文|花姐姐
现在的父母,普遍都会焦虑,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心理学家认为,焦虑来源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在育儿过程中,则是父母对孩子成长不确定性的担忧。
除此之外,还会把自己的一些期望投射到孩子身上,当理想中的孩子与现实的孩子之间有差距的时候,父母就会忍不住吼孩子,或者打孩子。
有一个妈妈,从小就喜欢跳舞,还喜欢唱歌,但是因为小时候家里比较贫穷,这些愿望都被隐藏起来,后来,长大后,她就把这种没有完成的愿望全部寄希望于孩子身上。
于是,她疯狂的给女儿报各种兴趣班,据她说,最疯狂的时候一天要上6个兴趣班,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带着女儿不停的穿梭在不同的兴趣班之间。
因为女儿太累了,不想去,这位妈妈就会打女儿,逼迫女儿去。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女儿看到妈妈就会躲起来,母女关系到了冰点。
在这个妈妈心中,理想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童年时的愿望,多才多艺,而现实中的女儿,却有着自己的愿望。
所以,这种理想与现实差距导致这位妈妈非常的焦虑,当焦虑无处发泄的时候,就会引发愤怒的情绪,最后,将愤怒的情绪全部发泻到女儿身上。
每一个人都有理想,每一个人都有现实,现实与理想之间一定是有距离的,这种差距也是我们动力的源泉。
假如我们不善于处理这种差距,并且当这种差距久久不能实现的时候,就会慢慢的变成为一种执念,变成一种愤怒,责怪自己无能。
而另外一种处理的方式,就是把这种愿望投射到我们最亲近的人身上,如爱人,孩子。
所以, 我们常说,爱人和孩子实际上我们的一面镜子,当我们亲密关系或是亲子关系不和谐的时候,本质上是当下的我与理想中的我出现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多反思自己的问题,自己的执念。
那如何处理这种矛盾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焦虑是成长的动力,是现实中的我与理想中的我有差距,我们需要通过努力化解掉这些差距。
例如,我理想中的我希望一个精致的人,而现实生活中的我却是一个邋遢的人。
那如何从邋遢变成精致呢?
这就需要我们来改变一些认知,改变一些习惯。
所以,第二点就是我们要改变我们的认知和一些习惯;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这种认识,这种习惯来自于哪里。
并且每一种习惯的养成都有它积极的意义。
例如,我曾经分享过我为什么乐观。
我曾经是一个留守孩子,长期不稳定的生活让我感到很痛苦,超出了我的承受范围,于是,我渐渐学会了忽视这种痛苦,假装自己看不见这种痛苦,但是它帮助我抵制了与父母的分离的焦虑。
但是,在真实的生活中,这种痛苦是存在的,也的的确确让我感到痛苦,所以,等到长大后,当我痛苦的时候,我也采取同样的方式,假装乐观来抵御,这样就让我抵制周边所有的一切,让我的人际交往,亲密关系都出现了问题。
所以,每一种习惯他都有他积极的意义,并且都是在曾经的某个阶段帮助我们去战胜生活中的不如意。
只是,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每一个阶段的任务,生活的环境模式不同,可能之前的这种认知并不能成为了阻碍自己成长的因素,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改变自己的认知与习惯。
但是改变认知容易,改变习惯却很难。
心理学家发现,每一个积习在大脑都对应着一个神经回路。轻微的习惯,相对应的神经回路的“刻痕”比较轻,持久的习惯,相对应的神经回路的“刻痕 ”也比较重。
并且,那些“刻痕”比较重的神经回路可以说有了独立的生命力,它们自己启动后,我我们就忍不住重复相关的行为。
首先肯定自己,不要抵制自己,接纳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肯定自己的每一个需求都是值得被肯定的。
然后再通过具体的行动慢慢的改变自己。
让现实的我与理想中的我更接近。
那如何改变我们的习惯呢?
首先,兑现承诺,从小处做起。
从最容易做的事情开始,一开始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只规定一些小的任务。
因为我们前面说,每一个习惯都是在大脑里形成神经回路刻痕,这些神经刻痕是无法消失的,想要养成亲的习惯必须靠打造更大的新神经回路,用新的神经回路去战胜旧的神经回路,而一开始的时候神经回路必然是脆弱的,要战胜就只能从最容易的事情开始。
一开始的时候不要急着做大的决定,要慢慢开始,在一些小的方面向自己作出承诺,让你的内心引导你作出承诺,承诺一旦作出了,无论怎么微不足道,都要遵守下去。
比如,我们在开头提到的案例中,那个妈妈执着于让女儿学各种兴趣班,那么不要一开始就告诉自己,以后不让女儿上兴趣班了,可以从减少一个兴趣班开始。
然后慢慢的减,我们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接纳自己,慢慢改。
第二,每天围绕理想中的我做一件小事;
很多人都会发现,知识道理学了一堆,可是我依然是原来的我,理想中的我还是理想中的我。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原因呢?
答案是我们总是期望自己一天就能实现所有的愿望。
真正的改变应该是从一件小事开始的,每天围绕自己的目标做一件小事。
例如,当我决定做家庭教育指导师来,我每天都会反思孩子今天有哪些方面是我应该肯定的,老公有哪些好的地方是我应该肯定的,我自己有哪些方面应该是值得被肯定的。
我今天把椅子放回了原位,我今天又完成了写作任务,完成了分享,今天又学习了关于自我成长的问题,这些我都给自己一些肯定,那么随着这种肯定,我对自己越来越满足了,心情自然就变得开朗了,我的情绪也会变得比较平和,这种平和一定会感染到爱人和孩子,那么,他们也会变得更好。
这些都是围绕着家庭教育指导师来做的。
每天不做一件事。
坏习惯的形成经过日积月累形成的,想要一下子不做肯定也是非常难的,所以,假如你想改变某种坏习惯,可以每天不做这件事情。
例如,吸烟的人,以前每天吸4根,想要戒烟的话可以从每天减少一根烟开始。
从而慢慢的让现实中的我与理想中的我更接近,从而让我们变得更平静,成为更好的自己,最后,那个对自我肯定的我又会把这种肯定投射到孩子身上。
这样孩子也会成为他更好的自己,慢慢现实中的孩子也会离理想中的孩子越来越近。
所以,焦虑应该成为我们陪伴孩子的动力,而不是变成我们急躁的动因,对孩子实施打骂教育的理由。
最后,花姐姐想说的,焦虑每一个人都有,这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生理上的反应,当我们焦虑了,一定要记得停下来,先是肯定自己,找出现实中的我与理想中的我的差距,最后,找到一条从现实中的我走向理想中的我的路径,一步一个脚印走过去,这才是我们面对焦虑最好的办法。
我是花姐姐,专注于家庭教育,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帮助点赞转发,关注我,希望我们能够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