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这周要请假回家吗?
柚子学姐:请假干嘛?学校离家那么远,回到家都天黑了
妈:你堂姐结婚~
柚子学姐:这么突然!我怎么没听谁说她交了男朋友?
妈:我也是最近才听说的,还未婚先孕,嫁的人家也离过婚……
柚子学姐老妈口中的堂姐是学姐三叔的大女儿,她身材娇小,五官端正,长得很是清秀,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是典型的“才华与美貌并存”。她的弟弟跟柚子学姐同班,长得人高马大,而学习稍逊一筹,无论在哪方面,他都与堂姐形成鲜明的对比。
上小学那会儿,学校每学期末举行散学礼,领奖台上总是少不了堂姐的身影。坐在台下的柚子打从心底崇拜她,也是从那时起,柚子立誓:我要追随她的影子,总有一天我会与她齐名。
终于,我抓住了小学的尾巴,在最后一个学期末考了年级第一。可惜,领奖台上再也见不到堂姐的影子----她已经退学了。问起原因,我妈说是因为她家里经济负担重才做的决定。那时她才读到初三。
柚子学姐不禁替她感到惋惜,随着时间的沉淀,这种感触越发沉重。
中考过后,她弟弟的读书生涯也止步于此,而彼时更多的原因是他原本就不爱读书。能读书的没机会读书,有机会读书的不好好读书,可怜一个毫无一丝决定权的少女要为一句“负担重”买单,像一个被绑架的提线木偶,命运任人摆布。
再次听到堂姐的消息是在柚子读高中的某个周末,放学回到家的我刚好逢上亲戚的酒宴,在亲戚们拉闲散闷中,我得知堂姐现在在村子外头的一家公司上班,还交了个男友,是本地人,但不久后又分了,因为对方有毒瘾遭到三叔三婶的强烈反对。最近一次了解堂姐的状况便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次。
堂姐的一生已经画上了大半个句号,关于她的流言蜚语却永远没有句号,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未婚先孕是大忌,嫁给一个离过婚年龄又偏大的人是命不好。堂姐从小到大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就固定在我们那个小村庄,她的视线似乎也被这个小地方阻隔了。一个人的思维决定着一个人的格局,而环境和阅历是影响人思维的重要因素。如何去跟她讲山的另一边是海?又如何跟她讲是上大学让柚子领悟到这一切的呢?
中学跟大学不同,中学培养的是“考”生,为考高分而读书;而大学培养的是“学”生,为学会学习、做人、进入社会奠基。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还是应试教育,一种以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为主要目的且十分看重考试成绩、背诵与解题的教育制度。
回顾柚子上大学前的学习生涯,除了小学无忧无虑的度过之外,初中和高中都是高度密集的学习状态:晨读、一天课程排满、晚修前默写、默写完一堆作业、睡觉前背书、、、、、、日复一日,无线循环。在学校严格的管束下,我只能配合,在当时来看是听话,现在回过头来看实则是麻木。试问我们每天不停地背书背书背书,我们到现在记住了多少?老师每天让我们不停地做题做题做题,我们练了一百道算术题,确实会做一千道,但那只是“熟能生巧”、“惯性”思维。每个人都知道1加1等于2,又有多少人思考过1加1为什么等于2?
曾经看到过一个关于高考状元的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考高分的秘诀时,他们脱口而出的方法如出一辙----答题模板,几乎所有科目他们都有自己的答题模板,换句话说,他们就是将所有题目归类,然后对号入座。在某种程度上讲,这叫投机取巧,为应试教育制定考试“答案”模板。一旦考试题目超纲,他们还能在脑海里搜出模板吗?
而大学,随着我们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一个独立而个性化的思想库。老师们的职责不再是以“传授”为主,而是以“研讨”为主,让我们的想法得到充分的发表和碰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思想又再一次的得到修补与完善。柚子学姐那时候的考试几乎每一门都有开放题,没有标准答案,这就意味着“模板”在这里的作用微乎其微。
当然,还是会有很多人以“过来人”的身份跟你说读书没用,考研读博又怎么样,还不是照样给我打工。是的,没读过书的人照样坐飞机,读过书的人也有人挤火车。但是,在挤大巴车的人流中,名校的博士不会太多,在高铁和飞机的座舱里,文盲也不会太多。多读书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不读书你连改变命运的机会都没有!
编辑 / 柚子学姐
图 / 网络+修改
关注公众号:学姐YOU话说
更多知识与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