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岗,我其实遇到一个问题。
渝黔盐茶古道到了这里,然后就没有了踪迹。接下来,它是走的南龙乡到綦江新盛镇?还是直接走的分水岭,然后到綦江新盛镇?
我一直没有查到资料。
我决定先在龙岗住宿一晚,顺便再做些功课。
刚才在龙岗老街听陈婆婆说到树屋的事。
我觉得很是好奇,决定利用下午的时间去一探究竟。
几经打听,得知树屋在龙岗场顶山村那里,那里叫大来山,地势比龙岗山更高。但没有公交去那里,离龙岗乡还有十几里路。
只能乘坐摩的前往。
于是,我在龙岗乡一通寻找,最终在车站附近搭上了一辆摩的。
踏上了前往大来山树屋的行程。
(一)
这位摩的师傅姓徐,约40岁,戴个红色的摩托头盔。
我提醒他要注意安全,并说我的命很管钱哦!(开玩笑)
他说放心,他开摩的都十几年了,山径小道在他眼里就跟高速公路一样……
难道是传说中的老司机?
我跟他讲好到树屋的价格是25元。
在山间公路的行驶过程中,他说树屋那里没什么意思,听说还很贵,要500多元一天。我说就去看看,然后问他关于渝黔盐茶古道的事,他说,到贵州的马帮道是经过了龙岗。但现在都修了路,早就变成水泥路了。
“对了,我知道一段老路,还是青石板。但有点偏,你要不要去看看?”
我一听,既然来了,那就顺便去看看吧。
于是,他的摩托车拐进了一条小路,大约开了几里路,看见了渝黔高速公路,然后我们又沿着渝黔高速公路旁的乡村小路行驶。小路很窄,仅容2人并行,荒草丛生,长了很多芦苇。
我忽然想起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问他到:“那这样跑,价格怎么算?”
“这个,肯定要重新计算噻,我也不乱说,我专门为你跑半天,就按80元算好了。”
“这个……”我有点上当受骗的感觉,几乎想马下脸来。
但转念一想,这本身也是我需要的线索,还是认“宰”吧!
嗯,摩的司机的小伎俩~~
此刻,阳光灿烂,两边山坡上大片的白色芦苇穗,在微风中起起伏伏。在阳光的照射下,仿佛一片镶了金边的麦田,如在梵高的画中,看得我有点呆了。
我问他这个地方叫什么?
他说这里当地人叫双墓地(好象是这个名字,不太确定,当时没有记录下来)。曾经出土了两座古墓。据说棺材挖出来时,墓主尸身还完好无损的,怪吓人的。但具体情况他也不太清楚,只是听当地人说的。
我一下子想到南山三百梯那个清朝女尸的传说(见前文记载)。
嗯,难道这方的水土都养人?导致尸身不腐?
大约一里路后,徐师傅把摩托车停在高速公路边的小路上,然后带我穿过高速公路的一个下穿洞。
来到了一片农田旁。
“你看,这里有一段青石板路,应该是以前的老路了。”徐师傅说。
我打量了一下,这的确是一段青石板路,路基很窄,仅容两人通行。从一片树林中延伸出去,然后是农田,大约有七八十米长,远处是一片田原风光。石板的年代不太清楚,但从磨损的程度来看,至少也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了。
这里是渝黔盐茶古道的痕迹吗?
还是徐师傅在忽悠我?
我不太确定。
管他的,既然来了,先拍几张相片再说,以后再来慢慢考证。
然后,我们又骑上摩托,穿小路往大来山方向而去。
车子在林间小径穿梭,忽上忽下,有时还要爬40度左右的陡坡,有时又要俯冲下去。但徐师傅的车速一直很快,他虽然戴着头盔,但却并未将面罩放下来。
我经常头都要埋下来,以免上面的树枝刺到头或旁边的野草扑到脸上。
他就不怕这些杂草刺脸吗?
我有点相信他吹的牛了:林间小路在他眼里就像高速公路一样。
徐师傅忽然说:“你胆子算大的,别人坐我的摩托车经常吓得叫!”
嘿嘿!
是在表扬我吗?
(二)
大约经过近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大来山树屋。
这片树屋位于大来山的顶部,周围松林密布,是一个农家乐似的度假村。
大约有十几幢树屋分布在松林中。
徐师傅说反正没事,就跟我一起进去参观。
所谓树屋,就是在树上建造的房子。世界上最大的树屋,它由贺瑞斯(Horace Burgess)设计,主要结构依靠在6棵橡树身上,长度高达到30米,共分5层80个房间,曾入选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而大来山的树屋,更像是一个山寨版的树屋。这些房子并不是修在树上的,而是修在松林中的,房子的底部用木桩支撑着,有点象重庆的吊脚楼。一幢树屋相当于一个标间,1.5米的床可以住两个人。据说房间里面有空调,有的还有地暖。冬天都可以住。
住在这里,景色还是不错。周围很安静,除了鸟声,估计也听不到什么声音了。
不过,价格有点贵。
这里最好的一套树屋,修在松林边,可以远眺山下,几十里路外的景色都看得清楚。价格嘛,周末最高房价798元一天。
土豪可以一试。
但前题是自己开车来,因为这里不通公交。
现在这里显然是淡季,整个树屋林区显得有点萧条,基本就看不到游人。一位戴眼镜的年轻管理人员对我们说,可以在微信上订房,价格还有优惠。
徐师傅撇了撇嘴,表示他才不会花这个钱。
然后,我在里面拍了一些相片就退出来了。
出来后,徐师傅骂骂咧咧地说:“老子原来还以为是500多元一天,没想到还要高。”
我暗笑,有钱人的世界,你不懂。
这个价格,放在大城市里就不突兀了,也就一般五星级酒店的优惠价。但在这个偏僻的乡镇,对当地的村民来说。
无疑就是天价了!
(三)
树屋景区旁边有一座石塔。
我们顺路去看了一下。
这是一座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石塔,名叫宝峰塔,也叫文星字塔。塔身的石头已经开始驳落,站在那里,一副历尽沧桑的模样。
据旁边一位居民,80多岁的黄婆婆介绍,这座塔是为旁边的宝峰寺配套用的,是专门用来烧纸钱的,塔身中空,但没有门,只在第二层有一个专门的洞口,用来投纸钱进去的,以前有专门的梯子放在那里,以便烧香人爬上去,现在早就废弃了,梯子也不见了踪影。
“我小时候,还看到这座塔使用的,那时候香火还很旺。塔里面的纸灰从来没有清理过,估计都有好多米厚了。”
我看了看,这座塔像一个放大版的香炉塔,就是一般寺庙前用来烧纸的香炉。但那些塔一般都很小,也就比人高点。但这座香炉塔却高达几十米。想像一下,当初香火旺时,整座塔浓烟滚滚,仿佛一座巨大烽火塔的模样。
应该非常壮观。
徐师傅则在跟旁边一位农民模样的中年男子聊了起来,男子告诉他,附近有一处船槽,是很多很多年前的遗迹,插船杆的洞洞都还看得到。
徐师傅默默记在心里。
离塔大约二百米远的地方就是宝峰寺。
徐师傅把摩托车停在寺前时,轰隆隆的机械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这是一座重新修过的寺庙,全部材料均崭新。寺前一侧还堆着水泥,可见还没有完工。
一位守庙的婆婆出来看情况。
见我们来到,就说这里的观音菩萨非常灵验,让我们烧点香。
徐师傅二话不说,走进大殿咣咣磕了几个头。然后就出来了,那位守庙婆婆说,还是要烧香才灵(要花钱买香)。徐师傅却并不理睬她……
呵呵!
我则干脆没有进去,只在外面拍了几张照。
对于寺庙,我一般也只是参观,并不烧香。
我的信仰并不是这个(这个以后会交待)。
(四)
回到龙岗车站时。
我付了徐师傅的车费,共85元(相当于包车2小时多去转山),多给了5元的小费,并谢过他。
他说:“下次到龙岗,再来找我,我带你去找那个有很多年历史的船槽……”
末了,他调转车头,往龙岗场上而去。
旁边一位老摩的司机过来搭讪,问我去了哪儿,我回答后,老司机觉得徐师傅找了一笔大生意,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我顺便问了一下这位老摩的司机,盐茶古道(中大路)从龙岗经过后,是往哪个方向走的?是不是经过了南龙场?
他说:中大路经过龙岗后,就往綦江方向去了,没有走南龙。至于到的綦江哪个镇,他也不清楚。
好嘛!我至少知道了下一站是往哪个方向走了。
当天晚上,在旅馆休息时,我终于在网上查到了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据民国《巴县志》记载,清代巴县驿路,分为东路次冲、南路次冲、西路次冲、西北路次冲、东南僻路等线路,其中南路次冲由县城底铺起,经黄桷垭、苦竹坪、大窝、百节、三口滩(今一品)入綦江,此路在嘉庆后改为由海棠溪、黄桷垭、老厂、三百梯、鹿角场、界石、公平、烟波(今安澜)、龙岗、分水岭入綦江。
这正是我一直在走的盐茶古道路线。
看来,直接到分水岭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