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学校里举办了一场公益讲座,关于防震减灾。主讲人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伯,资历颇深。组织了300多个学生坐在阶梯教室里听讲座。
老先生轻车熟路的开始讲座,从地震灾害带来的危害开始说起,由浅入深。老先生兴致勃勃,学生在下面刷着手机,不以为然。老先生抖包袱,学生木木然。后来,一波学生借口后两节有课起身离开,紧跟着又一波,阶梯教室里所剩无几。老先生带着尴尬的神色,坚持讲完。
或许这一所学校的学生有特殊性,艺术类三本院校嘛,不就是来混个文凭的么?又或许老先生的讲课风格不讨喜,一副老学究的派头,让人昏昏欲睡。可是,有什么样的知识能够笑着就说下去,一个半小时欢声笑语不断的那是脱口秀。小学生学习加减乘除需要记忆背诵,需要动脑筋思考;中学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皱着眉算满一张稿纸;高中生学习立体几何近代历史一脸正义苦大仇深;怎么到了大学反倒是喜欢轻松的话题,喜欢玩笑的语言,仿佛过了高考,一切严肃的学术都与自己无关了?
上了若干门课,好像风评最好的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容轻松,风趣幽默的讲讲就业形势的紧迫,语重心长的让他们开始早做打算,讲一讲简历的几大误区,面试的注意事项,然后一个学期就结束了。我上得轻轻松松,学生学的欢欢喜喜,毕竟这一门课实质性的内容不多,无需死记硬背,也不需要繁复的公式推导,只需要有一个就业意识就好。等到上美术史文化史下面昏昏沉沉,让人挫败感重生。
于是开始思考,大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课堂。尤其是这样史论类的通识课程到底怎么样调动学生的兴趣很重要。旁征博引,纵横捭阖是基础的素养。可是,这些是不是要先建立在学生想学的状态下呢?强扭的瓜不甜,学生的兴趣在手机里的lol,如何让他们的视线离开手机,回归到课堂上呢?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