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言 #20210128#Day45/100)
我自己是一个在条条框框中长大的人。从入学到就业都是顺应大潮往前走,很少会去质疑,思考自己喜欢的是什么?可能这一切要归功于应试教育,只求和答案一致,便万事大吉。像我这类的,很善于用线性思维去思考问题。
什么是线性思维呢?就是套用公式,就一定会得到正确答案的直线式思维方法。而它的另一面非线性思维,就是在复杂系理论的世界里,只要初期条件有些许不同,结果就会变得无法预测。
那我们举个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的例子,来更直观的了解两者的区别。
如果有人问你,天空是什么颜色?大多数人的答案是蓝色的。再往细处问,为什么是蓝色的?这时你会觉得我很神经,问题太low,没好气的说,大家都知道天空是蓝色的,还需要问为什么嘛?可见你的思维模式就是线性思维,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
非线性思维的人会接着寻找问题的本真,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那是因为太阳光进入大气后,红色波长较长,透射性大,直接透过大气射向地面。而蓝色的波长较短,被大气层散射,因此我们看到的天空呈现出蔚蓝色。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你会觉得这个问题稀疏平常,甚至有些小儿科。但你家孩子在小时候是否会经常问些很无趣,甚至是你一时无法给出答案的问题呢?恰恰是这些问题,会帮助他不断去逼近事实的真相。而成年后的你,被这个世界打造成满足于得到表面答案的线性思维人。
如果你对问题的思考只停留在表面,那你就是线性思维的人;如果你不断深挖问题,去寻找问题的本真,那你就是非线性思维的人。
了解了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这两者的区别后,有没有改变的方法呢?我们先做个测试题,从测试题中找到答案。
在麦肯锡面试员工时有道测试题,现在你来试着回答一下,如果公司突然派你明天去坦桑尼亚出差半年,你只能携带一个背包,那你会装些什么东西?
这种面试的问题是没有答案的,面对没有答案时,大部分应试教育的优等生会陷入恐慌,会胡乱地说。而通过面试的人则会在瞬间回答,“抱歉我并不知道坦桑尼亚在哪里,如果以它位于一个炎热的地方为前提来回答这个这个问题。。。”这些具备“有前提就有结论”的思维模式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陷入恐慌。
这也给我们一个提示,遇到问题,不要急于去找答案,因为这时你看到的往往只是现象,能解决的也只是表面问题,核心问题却被忽略。多问几个为什么,不断逼近事物的真相,你的解决方案才能真正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