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能会对这样的观点不服气,觉着有能力有魄力的人,总是能够具有发动力,带动团队奋发向上的。而有统治力的人,具备对团队彻底的掌控力,才能够引领团队走向正确的方向。这个观点对不对?应该说,正常情况下,当然这是一种很积极的观点。但是,物极必反。
《列子》当中有这样两句话,“周谚有言: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不能太过聪明,或者说不能表现得太过聪明,如果他人的所思所想完全被揭穿看透,一点个人私密的念想、空间都没有,这不单会让人不自在,甚至会让人恐惧。那么如果这种察察为明如果再落到利益层面,那更是四面树敌了。
这里老子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够聪明是好事,但是聪明过头,一则心神损耗过大,二则将他人统统逼到角落里,这就是给自己遭灾了。在《列子》那两句的前后,还有这么一段故事:晋国苦于强盗太多。有一个叫郄雍的人,能从一个人的眉目之间看出是不是带有强盗的煞气。晋侯叫他去查看强盗,一看一个准。晋侯大为高兴,告诉赵文子说:“我得到一个人,全国的强盗都会被一网打尽,今后可以高枕无忧了。”文子却说:“您依仗窥伺观察来消灭强盗,强盗不但清除不尽,而且郄雍一定不得好死。”不久一群强盗就商量说:“我们所以陷入穷途末路,就是因为这个郄雍。”于是他们共同出手,抓获并杀死了郄雍。晋侯听说后大为惊骇,立刻召见文子,告诉他:“事情果然像你所说的那样,郄雍死了。那现在该怎么对付强盗呢?”文子说:“周时有俗话说:‘眼睛能看到深渊中的游鱼的人不吉祥,心灵能估料到隐藏着的东西的人有灾殃。’您要想没有强盗,最好的办法是选拔贤能的人并重用他们,使政教清明,社会风气好转,老百姓有好日子过有羞耻之心,谁还会吃错药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做强盗这呢?” 晋侯恍然大悟,任用贤能的随会主持政事,很快,国事好转,所有的强盗都跑到秦国去了。
这段故事说明什么?说明的道理就是,与其凭着自己的小聪明来做事,不如用大格局大心胸来赢得大势,只要整个趋势是良性发展,团队上下自然干劲十足奋发有为,领导人当然也就不用再事必躬亲了。这也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真谛啊。
那么或许还有人非要钻牛角尖,是不是可以准确把握祸福的临界点,前头尽量多沾沾小聪明的便宜,而在情势即将逆转,临界点即将到来的时候再来个大转弯呢?老子的回答是:“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你怎么知道怎么把握这个极限在哪儿,临界点什么时候到来?祸福的转化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千百年来多少聪明人都把握不住这一点,比如前秦,比如曹操,往往就是一战而彻底失去了复盘的机会。另外,你又凭什么确定自己在一刹那的华丽转身,不会矫枉过正,不会闪了自己的腰?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所以呢,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不会在这些难以把握的事情上存着侥幸心理,还不如以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把握好大趋势大方向,品性方正而不清高孤立,有锋芒有能量却不伤及他人,保持率直的本性但不肆无忌惮,腹有良谋但不争风卖弄。堂堂正正而又留有余地,这就是老子眼中,为人处世最理想的状态和品行。而这样的行事风格,不但是个人修养的方向所在,同样也值得是企业文化中大力扶持倡导。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