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母亲,我一直很喜欢研究育儿的问题,但是在查看相关儿童的发展理论的时候,时常会有更多超越育儿本身的乐趣。因为在深入探讨儿童发展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在探究人类行为的起源,因为我们曾经都是儿童,成人就是从儿童一步一步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的,我想这真的是一个奇妙的过程。
说到认识世界,其实是人类智力发展的一项重要行为,这伴随了整个认知模式的发展,这让我想起罗振宇经常在节目中反复强调要提升认知模式,想来这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
1、认知发展理论的重量级人物——皮亚杰
认识世界,具体来说,就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身认知能力的发展。关于这个过程的研究,该领域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当属来自瑞士的心理学专家——皮亚杰(1896-1980)。他通过大量细致的实证观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论观点,并在20世纪改变我们对儿童智力发展的思考方式,几乎主导了大半个世纪。
说来真是缘分,皮亚杰刚开始并不是学心理的,他是研究生物的,11岁便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对一只白化鸟的观察》。但是,他很早开始就对“认识”这个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了解“认识”能力是如何起源的。伴随着这样的想法,皮亚杰终身致力于这个领域的研究,他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追踪儿童在各个年龄段的发展历程,分析儿童获取知识的思维模式,以及他们是如何与环境互动的,又如何发展出后来如此复杂的行为模式。
皮亚杰一生当中出版了五十余本书,在认知理论的领域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后续也激发大家在他的理论基础上不断进行检查、扩展和批判。其实,我们所熟悉的蒙氏教育的“敏感期”论述,皮亚杰认知理论就是其最初的理论基础,只不过敏感期理论更多只是阐述一个结果,告诉我们“嗯,这个就是敏感期,每个孩子都有”,我们要做的是坦然接受,给予充分的爱和自由,等待这个过程的自然结束。
2、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人类与环境的适应过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最核心一点就是,智力是对环境的适应。而他所做的追踪研究最终的目的就是探索儿童是如何实现“适应”的。他关注的是发展,不是个体差异,而是智力发展的一般过程。
新生儿的心理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那他们又是如何从如此稚嫩的心理能力发展到成为一个有着复杂思想的成熟个体呢?
皮亚杰不赞成这个发展过程就是知识的积累和堆砌,人类并不是一个被动的学习者,这一观点我相信很多人都早已接受。皮亚杰给儿童取了一个十分贴切的名字,叫做“小小科学家”,他们总是通过自己有限的知识和经验,不断迭代进新的知识,而这种迭代的发生就出现在每个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中。
因此,“好奇心”是人类进步的原始动力。这和我们今天倡导的“创新”如出一辙,但是很多人在思维定式的指导下,不愿意跳出原来的舒适区,失去“好奇心”的我们,认知模式和认知能力就永远停留在舒适区的原有水平上了。
3、认知必须经历四个既定的发展阶段
皮亚杰通过大量的观察,他确信,理解事物的发展有一系列不可逾越的顺序,而且是一系列的阶段组成的。
感觉运动阶段:依靠感官和动作来学习理解所处的环境。
在这个阶段中,皮亚杰觉得,其中最需要特别强调的一个发展里程碑就是——儿童能够理解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其实这个概念,我们早就接触过,即“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随人的意志而转移”。但是儿童理解这个过程是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小小的他们眼中的世界,只是眼前闪过的一幅幅图片,并没有任何联系,所以他们觉得只要不被感官感受到的东西就是不存在的。
这就是为什么在早期,我们建立依恋关系的根本是一定要第一时间满足儿童的需求。首先不懂得表达的他们只能通过哭来发出信号,另外他们根本无法理解妈妈暂时不能来迎合这种需求是因为妈妈在另一件事情上忙碌,他们只会认为妈妈不在自己的世界中了,这是一种极大的不安全感。
感受这个世界只能通过实实在在的感官刺激,而观察、吮吸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在蒙氏教育中提出一系列接二连三来自感官的敏感期。视觉敏感期:对明暗相间的地方感兴趣;口的敏感期:用口来感受事物、认识事物;手的敏感期:喜欢抓东西、用手来探索世界;走的敏感期:反复上下楼梯......这些敏感期统统都是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的发展。而皮亚杰认为,思维活动的发展,正是从行动开始,不断从外在延升到内在。
儿童起初是用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射来探索这个世界的,然后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经验,再不断使用这些经验作用于新的事物。也许刚开始只是因为一次偶然的触摸,但是接着他们会像个科学家一样寻根究底,并试图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探究这个新事物,仔细地注意着每次行动带来的后果。如此一来,他们的知识边界便得到不断的扩展和延升。
前运算阶段:使用符号(词语、脑中的形象)来理解世界。
皮亚杰用“运算”来定义这个阶段的特点,因为这个阶段已经出现了内在化的思维模式,而不是完全只是通过行为来取得认知。尽管如此,这种“运算”能力依然是较为低级的,与成人还是很不一样的,它会出现很多思维方面的局限。
皮亚杰认为,此时的思维局限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自我中心,也就是此阶段的儿童无法理解别人的观点,他们只是通过自己的感受来阐述自己认为的事实;二是万物有灵,他们认为所有事物都是有生命的,目前我家可可就坚持认为太阳下山就是回家找妈妈,最喜欢的游戏就是“过家家”;三是刻板思维,即考虑事物的时候一定要以最初经历的认识为准,这里我想到了每个儿童必将出现让人头疼的“秩序敏感期”;四是前逻辑推理,此时的儿童还没办法进行所谓的归纳和演绎推理,他们并不能得出正确的因果关系,但是他们已经在思考了,虽然在我们听来还毫无逻辑。
具体运算阶段:获得大量心理操作能力,逻辑思维的雏形出现,但依然建立在具体的事物上。
来到这个阶段,皮亚杰觉得,儿童智力发展已经出现了一个质的变化,也就是说他们有能力进行心理运算了。这种思考将变得更为灵活和有效,即使逆转想法、颠倒次序,也毫不影响他们的理解,比如排序、归类和理解数字的概念。当然,在这个阶段初期,能力的体现也并没有那么美好。他们仍旧需要具体的事物来支持这种运算,纯粹的想象和一大摞的抽象概念,他们没办法消化。
在这个阶段中,皮亚杰最关注的一个发展变化就是理解守恒概念。没错,就是我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各种守恒定理,什么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当然,远没有那么复杂。都是一些简单的守恒关系,比如拉长一个橡皮泥,他们会理解橡皮泥只是形状变了,虽然长了但是细了,实际是橡皮泥的多少是没变化的。对于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会通过感知变化来推断它长了,所以橡皮泥多了,但是对于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他会通过逻辑推算,告诉你其实它没什么变化,并没有变多。
形式运算阶段:能进行抽象和逻辑推理在内的智力活动,思考建立在想法而不是具体事物上,可以通过想象来完成假定情境中的问题解决。
这阶段是思维的高级阶段,我想我们穷极一生或许都难以达到这个阶段的顶点,因此每个个体的差异也是非常大的。而且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们运用的思维模式也不尽相同。我们在这个阶段里可以对抽象的事物进行推理,也就是从未亲身经历的事物也可以进行推理;可以进行应用逻辑的推理,即进行归纳和推演;拥有高级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按照步骤系统地变化因素,最终找到最适宜的解决方案。
4、理解个体的差异和进步的渐进
对于皮亚杰的阶段性认知理论,学术界也出现了一些争议,当然大体的框架还是认可的。主要的争议就集中在发展阶段的年龄和皮亚杰所认为的认知阶段的突变。
因此,我在撰写本文,引用材料的时候,刻意隐去了每个阶段出现的年龄,以免各位妈妈们盲目对照每个阶段的年龄来比对自己的孩子,其实完全没必要。
首先个体是有差异的,其次很多研究也发现文化对个体取得各个阶段成就的速度有很大影响。但是,不可否认,就是这个发展顺序是无法颠倒的,学界最后基本都一致承认了这个认知模式的出现顺序,所以儿童敏感期出现的顺序大体也是相同的。
另外对于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性质,也就是皮亚杰认为的,发展是突然发生的,从一个阶段突然跃升到另一个阶段,类似于一种顿悟。后来更多的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观察发现并认为,人类从简单的认知模式往上发展,更多的是呈现一种十分复杂和不均衡的形态,并不会一夜之间得到改变,阶段的边界远没有皮亚杰所认为的那么清晰。
5、了解这些有什么用呢
对于实用主义的人来说,会质疑了解认知发展规律有什么用呢?其实我也同样认为,融会贯通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成人来说,理解到认知的迭代效应,那我们就可以解释很多看到的认知现象了。
为什么有的人读书速度那么快,有的人理解能力那么强?
很多时候方法起了一点作用,绝不是关键性的因素!
简单说来,是因为他们的知识长期积累的结果,从深处来说,其实就是他们的知识体系已经迭代到了你现在短期内无法企及的高度。他们在阅读的时候,大多数知识都是熟悉的,出现的那些新颖的的论点或者说小小的知识盲点,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已有的知识结构将它们迅速同化,轻松转变为自己理解的东西,继续完成一次新的迭代。
而对于那些整个知识体系都七零八落的人,只不过重新看到了一大堆七零八落的知识,无法转换到自己的知识大厦中。
那此时我们怎么办?我想按照认知发展的的规律,先老老实实不要追求什么速读了,把自己在某个领域的基础认知框架搭起来再说,就像重新过一遍所谓的敏感期一样。敏感期的实质不就是反复研究一样事物,将其内化于心吗?我想这比一味追求打着扩展知识面的旗子粗读一百本书都要管用得多。
那对于育儿又有怎样的启示呢?
首先我想就是要享受教育大师孙瑞雪所强调的“爱和自由”的态度。因为儿童的认知都是从体验开始的,我们可以提供环境,却丝毫无法强行推进他们的速度。他们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来完成这些体验,将这种体验获得的认知内化于心,然后推进更高级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其次,在提供认知环境方面,也是有点讲究的。我们从上面的论述应该也看到了,认知的发展是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因此,在熟悉的环境中夹杂着一些不熟悉的地方是学习的最好环境。
其实这里与大家所说的“学习区”的设定异曲同工。全部都熟悉的区域叫做舒适区,那都不熟悉的区域叫做恐慌区,适合我们学习的区域自然是在熟悉的区域内撒进一点不熟悉的知识点。
我在给可可讲绘本故事的时候,总是用她熟悉的语言表达绘本的内容,但同时又会夹杂一些她不知道的词语概念,她一旦问起来,我就用她理解的语言去解释一下,最重要的是往后我会抓住机会去重复这个概念,当这个概念成熟理解时,再用它去解释别的新的概念,我想这也是一次语言知识体系的迭代吧。当然,我更多的是放手让她自己去探索,但是会不断为她搜罗适合她阅读的绘本和玩具。
最后就是关于认知模式的理解,这能给我们在如何将孩子带入高级思维模式上提取到一点小技巧。我们从认知模式的发展阶段也得知,针对抽象概念的形式运算阶段是思维模式的高级模式,而越是低级的思维模式便越是建立在具体事物的基础上。所以在带领孩子理解抽象思维概念的时候,一定不能以概念论概念。比如数学计算,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提到用当“小小购物家”的方式来理解数字和运算的概念,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抽象转变为形象的例子。用低等的思维模式带动高等思维模式的发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个儿童都是天生的科学家,而我们,若在逐渐机械麻木的生活中依然保持那颗“科学家”的心,想必就能时刻享受到那个孩童般五彩斑斓的世界了!
嗨,让我们和亲爱的孩子们一起成长吧!
如果您觉得不错,点个喜欢告诉我这里有您的足迹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