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每次听到这个词,脑海中冒出的一副很凄惨的画面,“一身破旧的僧服,一具瘦瘦的身体,一个灰暗的环境,毫无表情的脸庞,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苦行僧。”
不知道读者有没有和我一样的印象,我这种印象大多来自于电视剧、小说中的描述。不过这几天看了《观呼吸》这本书,让我对禅修产生了不一样的印象。
禅修中没有宗教,没有一定要把自己变成我刚才描述的那副画面,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可以禅修,都需要禅修。
禅修 只是为了更好的自己
- 禅修,令我们专注与思考的力量更加敏锐
- 禅修的目标:一种深刻、集中与和谐的觉知
- 禅修的基本观点:学习将每一秒钟都看成是宇宙中第一而且是唯一的一秒。
专注和思考是想更加优秀的我们必备的特质,或者称之为技能。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有太多的外在干扰,如果我们不能在内在做到专注,那么我们很难聚焦,更难在某一方面做出成绩。思考更不必说,动脑子思考都不一定能成功,不动脑子,呵呵了……
觉知,这个我们放一放,当我们明白了正念,或许我们就能理解觉知的概念。
学习将每一秒钟都看成是宇宙中第一而且是唯一的一秒,这句很容易理解,简单说就是活在当下。
从这些描述中,我们能看到,禅修是一种帮助我们修炼当今社会必要技能的方式,我们可以不怀着那么远大的目标,只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禅修都值得我们一试。
禅修应该也是分为很多种类的,《观呼吸》中介绍的禅修,被称为内观禅修。内观禅修有两个组成部分
内管禅修: 禅定 + 正念
所谓“禅定”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打坐,这个比较好理解。那么如何进行禅定呢?
在一个安静的环境坐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开始进行深呼吸,在吸气和呼气的时候,注意自己的鼻尖,会有一个明显的“感觉集中区”,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鼻尖的这个区域。可以通过数息的方式去帮助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这个过程就是禅定了。
在禅定的过程中分心,那是太正常的事情了,我们会受到身体和内心双重的考验,禅定的过程中,身体可能出现疲劳,疼痛,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客服的。内心的考验相对不容易察觉。禅定要求我们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呼吸上,但是更多的时候,在一段时间后,我们就会开始分心,会想到过去、未来等等各种事情。无论怎样,我们都是分心了。
无论是来自身体上,还是内心的干扰,都是需要我们通过练习去克服的。
身体的干扰相对容易克服,那么内心的干扰呢?该怎么办呢?这时就需要正念登场了。
第一次接触正念的概念,是从大学时《变态心理学》课程的老师那里听到的。当时老师提到正念疗法的表情充分说明了他对正念疗法的肯定。但是直到现在我也不能说清楚什么是正念。
《观呼吸》中并没有给出一个正念的概念,而是用了一段很有哲理的话,大意是:
正念是实像,文字只是在用来描述实像的符号,这种符号无法客观的描述实像。
简单说,正念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那么我们就来意会下,先来看看正念的特征:
- 是什么就是什么
- 不偏不倚的觉察
- 毫无遮蔽的注意力
- 当下的觉知,支队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观察
- 无我的警觉
- 觉知变化
接着是正念的基础活动:
- 正念提醒我们应该做什么
- 正念如实地观察事物
- 正念看见一切现象的真实本质
我的天,上面这些描述看了貌似也不能“意会”到什么?来举一个实际点的例子吧
无论它(内心的干扰)是什么,不要试图压抑它,不要强迫将它赶出心外,不需要那么做,只要以单纯的注意力小心的观察它,你将发现你的注意力,有毫不费劲的回到呼吸上
当你初次以正念观察“贪”时,并没有赋予它任何价值判断,我们只是站在一旁看它生起,从开始到结束,整个“贪”的动向应该只用这样的方式加以观察即可。我们丝毫不帮助它,不阻碍它,也不介入它。无论它停留多久,都随它去。我们利用它停留的时候充分学习,看看“贪”在做什么,看它如何困扰我们与他人。
如果我们按照上面的描述,做到了,就可以说我们在用正念的方式观察事物。其实我觉得正念可以说的再简单点,就是“做自己的旁观者”。
做自己的旁观者。
禅定帮助我们更专注,正念帮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禅修简直就是我们成功路上的外挂啊,怎么样?要不要一起试试。
认真的推荐给每一个想遇到更好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