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被父母带回去的孩子在家里大闹天宫,因为看电视被管制竟然抱着她的被子自己出走,嘴里还说,我不活了,我要去死……听到这些,我的反应竟然是哑然失笑。六岁半的孩子,是从哪里学到这些手段的呢?这个威慑力大到足够让父母慌乱。后来妈妈说,她急得光脚下楼去追,并且在楼道里摔了一跤,以为这样就能威慑孩子,可是没有用,只好一只手拽住孩子,哄着把她带回家。
父母说的管教理由足够充分,孩子回家以后,从早上开始看电视一直到午饭,然后,饭后。估计已经远远超过老爹的忍耐极限,甚至,这样的情绪在石家庄看孩子时就积蓄起来了。可是他们忍了又忍,妈妈说,也训了几句,那是怎样的训斥呢?可能比我小的时候要隐忍很多,那个怒火却有过而无不及吧,因为我小时犯的错,比这小多了,却遭来雷霆之怒。那真是吓得人心颤。打几下屁股,或者喊几声,其实都还好,怕的是那种声势,不知道这声势是不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呢?那种习惯性的全盘否定。其实,我写到这里,看到自己愤怒的小火苗也串出来来。一向被我“娇惯”的孩子哪里肯吃这一套?说起来这是权力之争,那种出现的形式,却是多种多样,孩子在此刻各种发挥,我给了她舞台,而父母,激发了她的创造力,终于,我小时候没有一次达成的心愿,竟然让孩子轻而易举的实现了。我是为这个窃喜吗?
这一次从父母到石家庄,我就开始观察她们的教养模式。并且深刻认识到,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哪怕是短暂的失败,也绝不重蹈覆辙。
孩子有孩子的问题,也看到我自己的问题,这些,其实还是源于我自己没有很好的解读孩子,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没有正确接纳孩子的状态,我感觉到任重道远。但是我也看到妈妈从小的模式,这些模式,被我看到,我发现我确实有轻松的感觉。
这些模式有,权力之争里失败后利用自己的家长优势,利用自己的心情崩溃,利用身体的状况(这一点妈妈使用最多,也是让我最痛心之处)。其实都是让孩子看到妈妈,而妈妈不会去看孩子。当然不可能会说,你实在很喜欢这个电视?你没办法做到放弃电视的精彩?你觉得我们没有很好的陪伴你?你觉得除了电视玩别的都没意思?这些话,如果我当着妈妈的面说出来,那一定是另一场教训。用孩子做这样的实验,我不后悔,孩子一时崩溃哭泣,我觉得她也可以学到一些别的东西,认识,都是成长。
昨天开始,我想到更多的居然是妈妈为了给我织毛衣一夜一夜的熬,妈妈为了思念我一天一天的哭,这两项,硬生生的把妈妈的眼睛毁了。每次回家那些可口的饭菜……这所有的一切,击溃了我的决心。我知道,今生,妈妈是我度不过的坎,我只好现在这样过度的关怀里失去自己。
但是,我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我做我自己努力可以做到的。同时,让孩子放飞,一定放飞。
《母爱的羁绊》语摘
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抚育我们并爱我们,我们就会在安全感中长大—我们的情感需要得到了满足。但如果女儿没有获得抚育,就会在情感信心和安全感的缺失中长大,而且不得不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获得这些东西—这对那些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感觉空虚的人而言,不是一个容易着手的任务。
但缺乏同情的母亲无法和女儿建立情感纽带,只给女儿提供母亲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女儿由此懂得:母亲是靠不住的。她在不安中长大,担心遭到遗弃,认为处处都有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