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系统推进人才“引育用”各环节,在人才“聚力、聚心、聚能”上下功夫,才能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活水”。
在人才引进上聚力,精细构建引才“强磁场”。人才引进是实现人才集聚的首要环节和开篇之举,需要围绕“全”字下足功夫,才能让人才来得了、留得住、用得好、流得通。要适当打破引才的“刚性制约”,拓展柔性化人才引进方式,探索项目+引才、招商引资+引才,推动人才链同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互促互进。要“全领域”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挖掘储备本土人才,最大程度地打好本土人才感情牌,通过出台优惠人才政策,吸引一批懂专业技术、知本地情况的人才,打造本地人才聚集的“生态圈”,促进人才优势加快转变为发展优势。
在人才培养上聚心,精心创设育才“大课堂”。人才培育是发挥人才集聚优势的重要保障,做好人才培育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好人才资源的价值。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擦亮人才培育的政治底色,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积极引导人才向党看齐靠拢,增强育才工作的政治凝聚力。要不断创新人才交流培养模式,搭建新型人才流动平台,畅通拓宽人才联合培养渠道,实现人才的流动锻炼、协同培育。要实行分类分级的差异化培养,不搞人才培养“一锅端”“一把抓”,而是要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才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才能有效挖掘激发不同种类人才的价值,实现人才培养效果的“最大公约数”。
在人才使用上聚能,精准打造用才“新舞台”。人才不仅要引得进,更要用得好,才能汇聚起做好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要用好人才考核评价的“指挥棒”,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完善人才评价体系,针对当地发展急需紧缺的关键技术问题,采取“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充分发挥智力资源的集聚效应。要解决好人才的后顾之忧,才能让人才放开手脚“攻坚克难”,要敢于拿出真金白银,解决人才生活、安家等后勤保障难题,为人才提供全方位、全流程、高品质服务,真正实现从“留人”到“留心”。要开展人才和项目之间“一对一”精准对接匹配,努力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破除人岗不匹配、人才闲置、人才边缘化等难题,让人才真正能够有位能为、有位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