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有了孩子后,一定会面临一个问题,带孩子去超市,孩子想要买各种东西,我们是否应该满足他。现在的孩子很幸福,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其丰富的年代,作为家长我们可以轻易的满足孩子在超市里的种种愿望,可是我们心里总有一种担心,这样做是否会宠坏孩子。
让我们把问题推得深入些,我们会发现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实现愿望的问题,孩子的愿望是希望买到各种好吃的好玩的东西,此时孩子还小,还没有能力实现这些愿望,他们的愿望需要家长帮助他们实现,但是家长思考的问题是:无节制的满足孩子的愿望是否合适,成全孩子,孩子自然高兴,用很少的价钱换来孩子的高兴从经济上来说是很划算的,但是,孩子以后的人生愿望是要靠他自己的,而且实现愿望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所以,我们常常很困惑,到底是买还是不买,我的答案是:只要是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的可以买,但是要科学合理的帮助孩子实现愿望。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科学的帮助孩子实现愿望,促使孩子实现愿望的因素有哪些?
先让我们来看下那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1968年,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做了一个叫“棉花糖”的实验。在成功参加实验的32名孩子中,最小的3岁6个月,最大的5岁8个月。实验开始时,每个孩子面前都摆着一块棉花糖。孩子们被告知,他们可以马上吃掉这块棉花糖,但是假如能等待一会儿再吃,那么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在那之后,先后600多名孩子参与了这项实验。18年之后,1988年的跟踪调查却意外发现:当年那些等待时间更长,吃到第二块棉花糖的孩子他们在青春期的表现更出现,更容易成功。
根据这个实验我们会发现,那些等待时间长的孩子他们的自控力都非常的好。这些孩子是怎么做到的?没有做到的孩子可否通过帮助他们提高自控力呢?
在随后的实验里沃尔特.米歇尔发现那些等待时间长的孩子都使用一些技巧,例如:他们会自言自语,唱歌或是睡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以达到延长时间的目的,从而获得第二块棉花糖。但是同时沃尔特试着给那些不能坚持到最后孩子一些训练,例如:他告诉孩子把棉花糖想成一朵白云,或是看一幅棉花糖的图片,或是告诉孩子相像棉花外面有个框,必需到时间才能打开,最后发现这些受过训练的孩子都能有效的延长等待的时间,以获得更多的棉花糖。
那么这个心理学实验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
孩子的愿望是需要被鼓励的,但是我们可以设置一些障碍让孩子的愿望得以实现。我们不也正是喜欢一个有理想的孩子吗?但是实现理想的道路并不轻松,需要跨越无数的障碍,孩子需要努力跨越这些障碍。
回到我们文章开头提到的问题来,孩子在超市里看什么就要买什么,我们怎么办?
一、设置障碍;
曾经认识这样一位妈妈,她的孩子每次去超市看什么要什么,不给就哭,后来她想了一个办法,给孩子设置了一些障碍,她跟孩子说,如果你能认识商品上的字,我就给你买。于是,每次去超市当孩子有想要的东西而不认识上面的字的时候就会询问妈妈这个字是怎么念,孩子努力的记住,下次去超市的时候就会告诉妈妈这个字怎么读,妈妈很愉快的给孩子买了,皆大欢喜。
有的家长看到这里可能会想,当下次孩子想要什么的时候,我就可以跟他说,如果你不考100分我就不给你买。但事实上你会发现这个障碍很可能会无效。
二、当障碍不再有效时;
一般的孩子都会配合家长完成障碍,但总有一部分的孩子并不能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正如实验中有的孩子没有得到第二块糖,他会早早的放弃。当障碍不再有效时,我们要就要检查障碍无效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因为障碍无法执行或是设置过高?
正如我在之前提到的,给孩子设置考100分的目标不可执行。首先孩子很难考100分;第二,当你设置100分的时候你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可以学会他应该学会的东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把目标定得深入一些,定出一个具体的内容,例如:学会100以内的加减法,这样孩子的注意力会是想要得到他所希望的东西,努力的学会100以内的加减法,而不是努力考100分,学会100以内的加减法可以执行,但是考100分是很难执行的。
当然,你如果把障碍设置成让一个4岁的小孩子学会100以内的加减法,那么这个障碍对一个4岁的孩子来说而是过高,不符合孩子当前发展的特点。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这个障碍是否需要符合孩子的兴趣,我认为是不需要的,因为孩子需要为实现愿望付出各种各样的努力,包括不喜欢做的事情。
看到这里,我相信我们就可以回答我们开头的问题了,当孩子看到什么想要什么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不再是到底应不应该给他买,而是如何设置障碍满足孩子的需求。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慢慢的学会如果为了实现愿望而努力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