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白热化的社会,社交多如牛毛,社交网络中最具影响力的当然是微信,月活跃人数约在7亿(对,参考易观数据,我没有算错,你也没有看错),并且一直处于增长趋势。其中也不乏大量用户的比如QQ,微博,知乎,探探,她社区,豆瓣等等。
但是几千个社交平台,我们常用的且习惯的也就那么几个。也许也装过,与自己的需求不符合,或者上面没有其他用户,或者用户质量较差,或者操作体验、UI交互等都可以让人一言不合就卸载。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用户需求,也可以说是用户自己的定位。而每个平台也都有自己的定位。微信的最初定位是即时通讯和熟人社交。只是后来,随着微信的普及,大家一见面不管熟不熟都加微信,还不好意思堂而皇之屏蔽朋友圈,于是后来,发朋友圈我们多了层层顾虑,有领导,有客户,有见过一面的陌生人,有天天见面的同事,也有几年未见的同学……好在朋友圈还有分组功能,好让我们有针对性的发一些东西,但总归是不方便,有隔膜似的。
QQ对于我们来说是过去的东西,那里有很多青春记忆,但是都过去了。也不再发空间动态,现在主要拿来加一些同事,然后工作群接收消息。QQ本身和QQ空间是两个平台,所以加人的时候设置不让看空间也是顺手的事情,不会像微信一样有太多顾虑。
有些人转战微博,知乎,豆瓣,片刻等平台。由于每个平台都给了我们明确的定位,我们在上面所做的内容也仅仅是自己生活中的一面,或者有时候是刻意的一面,毕竟,谁知道谁是你的观众呢,所以单看一个平台的信息,怎么都有种管中窥豹的感觉。
微博主要说的是新浪微博,依托名人的社交,也偏于个性化资讯定制服务。每个人习惯不一样,我还是习惯微博,关注几个想关注的人,每天看看动态,自己想发什么发什么。虽然没有什么点赞量和评论量,但至少可以相对的畅所欲言。
像豆瓣,偏重于文艺和兴趣。每个人在上面怎么都像是个文艺青年。每天广播一些感想,上传一些照片(个人对于豆瓣相册的感觉就像是QQ空间的相册一样,只是一个存储作用)。然后加一些同好,也算是满足了一颗文艺心。
知乎里面大咖云集,有文化的太多,所思所想的疑问可以在上面搜索,当然没有答案的时候提问也要注意下自己的方式。虽说知乎开放注册后质量有所下降,但总体知乎就是知识,经验的集合。
说了那么多社交网络,其实一圈玩下来颈椎估计都坏了。渐渐地,我想远离这些东西了,没什么好发的,毕竟生活那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