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刚刚度过了自己的30岁生日。我清楚的记得,25岁时我刚毕业,开始实习。那时我骄傲的告诉一起实习的小伙伴,说:“我才不想当30岁的老女人呢”。
呵呵,此时啪啪打脸的感觉。那时我觉得5年好长呀,自己离30岁老远了。可转眼间,自己就加入了30的队伍。时间的流逝总是比感觉中快很多。
相比5年前,我的身份有了很大的不同。先是结婚,从妙龄少女变成了家庭主妇。再是离职,从循规蹈矩的上班族变成了自主创业的探索者。然后是怀孕生娃,从潇洒独立的自由人变成了手忙脚乱的新妈妈。
年岁的增长,身份的转变,让我对自己,对人生都有了新的思考,我梳理了30年的心路历程,总结出了以下5条最实用的生活感悟,想提醒大家,也想警示自己,以便让以后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一、年轻时,最重要的是,修炼独特的生存技能,时间越早越好。
我知道,大部分人都是按部就班的从小学,上到高中,再到大学,然后毕业工作。看似一直在学习,但真的只有少部分人,能拿的出具有绝对优势的技能。不用说做到独一无二,一个人即便在某一项技能上能胜过70%的人,都会过得很不错。
大多数人的生存技能都是普普通通,和别人差不多,当然也就随随便便可以被别人替代,在不久的将来,势必被各种机器所替代。
想要独特,想要不普通,就得付出比普通人更多的努力。
我为什么说要尽量早的习得技能呢?
因为,年龄越大,事情越多,可利用的时间和精力越少。
我在单身时,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没有负担,满身鸡血,所有的时间都可以自己把控,真的是想干啥就干啥。
结婚后,除了自己,还要照顾老公,经营婚姻,也少不了对双方父母的关怀,工作上的事情也多了起来。我明显感觉要操的心日益增多。可精力却大不如前,稍微熬个夜,要好几天才能缓过来。
如今我的宝宝7个月,正是磨人的时候,晚上根本没有整觉睡,白天也各种忙乱,时间被切割的支离破碎,每天能有1个小时的自由时光, 我就暗自开心了。
所以说,年龄越大,我们承担的角色越多,要做的事情越复杂。很难有空余的时间专门打磨技能,即便能找到,也一定要在其他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挤出时间来。
而年轻时,负担较少,做起事来,相当于轻装上阵,效率会更高。越早开始积累,所带来的收益越显著。当然,每一个今天都是我们后半辈子最年轻的一天,现在开始都不算晚。
二、当前怕麻烦,以后一定会更麻烦,别让小麻烦演变为大麻烦。
我以前是一个贼怕麻烦的人,任何事情都力争在最短时间,以最简单的方式解决,管他三七二十一,先马虎了事要紧。
比如收拾屋子,我会非常麻溜的把眼前的杂物,一股脑塞到柜子里,眼不见为净。我懒的把东西分类,放在固定的地方,我嫌麻烦。
于是,表面看我把屋子收拾干净了,省了规整的麻烦。而一旦我需要某样东西时,因为根本不记得塞哪里,于是满屋子,满柜子的翻腾,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又把房间弄的乱七八糟,于是又得重新整理,一遍遍的处理相同的麻烦。
在忍无可忍之下,我终于下定决心改掉了这个陋习,做任何事情都踏踏实实,不留隐患,力争一次性搞定,不做重复劳动。实践了一段时间后,生活效率不知提高了多少倍。
生活的本质,就是不断的做事情,不断的处理麻烦。
大部分事情根本没有捷径可走,麻烦的事就得走麻烦的手续,当前偷懒耍奸,以后必定出现更多,更复杂的麻烦。
在自我管理的经典书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作者斯蒂芬·柯维,把事情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划分四类事情,重要,非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非重要,紧急。
我们的重心应该放在重要而非紧急的事情上,也就是说要集中精力解决当前的小麻烦,即潜在的“大麻烦”,这样才不会手忙脚乱的去处理重要和紧急的事情。要知道,人在情急之下很难做出明智的决策。
三、凡事要有计划,以新计划应对新变化。
关于人生哲学,很多人信奉:顺其自然,我曾经也是。既然计划赶不上变化,又何必多此一举?
可经过反复试验,我发现有计划的生活,远比无计划的生活更美好,更高效。每天在纸面上列出待办事项,会给我一种紧迫感,会随时提醒自己不能浪费时间,否则就做不完事情。
如果顺其自然,大脑更倾向偷懒,总是忘掉该做的事情,久而久之,一些根本不着急的事情,演变为紧急的事情,感觉自己处处在救火,既忙乱又无效。有了计划才会有章可依,做到心中有数。
列出年度计划,季度计划,再分解到月计划,日计划,想法设法去完成。当所有计划都如期完成时,看着列表上的一个个对勾,仿佛在巡视自己打下的江山,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言语不能形容万一。
很多人的计划最终沦为空谈,很大原因是计划太不切实际。比如,明明每天连30分钟的读书时间都保证不了,却要列一个每年读365本书的计划,不是明摆着等着报废嘛。列计划一定要参考自己过去的执行力度,最初以培养习惯为主,渐渐增加难度。
四、努力变得富有,有钱后,你才有资格评论钱好不好,贫穷真的会限制你的想象。
不管社会上有多少关于财富的负面评论,比如“穷的就剩下钱”,比如“有钱了不起啊”,可实际上穷人所要面对的生活烦恼就是比富人多。从获取资源的角度看,富人就是比穷人能享有更多的资源。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现实里,“资源”可能直接决定了输赢。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家里很穷,吃的,用的,都要比同龄人差,穿的衣服基本都是亲戚家不要的,即便是人家给的衣服,也是哥哥穿完,我再穿,我穿完再给弟弟穿。除了物质上的匮乏,心理上也很是受挫,常常不够自信,本是天真无邪的年纪,内心里却经常敏感,多疑,害怕别人瞧不起,这种影响,直到成年都伴随了我好长时间。于是,我从小到大对钱的体会只有一条:要是有钱该有多好。
成年,成家后,经济上虽然没有暴富,可相比小时候,那是好太多了。这时候,我对钱的看法,依然没有变:有钱就是比没钱好。钱,虽然不能解决所有事情,但它可以解决大部分事情。钱,还是一个极其公正的度量器,某种程度上,你的赚钱能力就是能够代表你的个人价值。会赚钱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技能。
仔细想想,你会发现,社会上痛恨钱的人,都是没有钱的人,真的有种吃不着葡萄说葡挞酸的感觉。你只有拥有了一件东西时,才有资格评论它的好坏。
五、读书多少和生活质量并不能成正比,知识只有被应用后,才会产生真正的价值。
我经常想,假如我把读过的任一一本好书的要点,全部坚持不懈的应用到生活里,哪怕只一本,现在的生活绝对是另一番样子。这当然不现实。可实际上,一本书里如果我们可以有效利用一个点,长期累积下来,都会威力无穷。
那为什么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读书并没有很有效的提高我的生活质量?
我分析了下有2个原因,
1.致用类书籍比例太少。
虚构类的书籍,重点在休闲,所以看的时候确实很爽。各类刀光剑影,各种你情我爱,会让人深陷其中,满足了感官需要。可真正能帮助人的信息,有价值,可复制使用的信息实在太少。如果你并不准备以写小说为发展方向,还是少看为好,偶尔娱乐放松下即可。
而致用类的书籍,重点在效用,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看的时候也许枯燥,但真的很有用。这些书籍,才应该成为开拓思维,学习技能,提升生活品质的主要信息来源。
2.不知道怎么用看书所得,或者生搬硬套,与实际不符。
我们读书时,很容易因别人的文字而鸡血满满,好像看完整本书后,自己的生活“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别人说的方法,只实践了几天就半途而废,生活依旧不变。更多时候,这个“即将”永远定格在了“即将”,没有落在实地上。放下书后,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
我们必须首先认清,变化从来不是容易的。
人类的本性就是讨厌变化,我们的本能就喜欢呆在熟悉,安全的舒适区。
无论哪一本书不可能一下子解决你所有的问题。调低预期,一点一点改变。
另外,对别人来说再好的方法,对你来说也可能是垃圾。人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每天5点起床,于是你也跟着5点起床,可也许那时的你脑袋跟浆糊一样,连带一整天都昏昏沉沉,做事毫无效率可言。别人的秘诀并一定适合你。任何人的锦囊妙计都不一定适合你,你只能参考,调整,测试,然后做出自己的决策,形成自己的套路,并且不断优化。
我们永远不可能按照一本书的内容,只字不差的执行。我们不是作者,不是任何别人,我门只是我们自己。
今年我30岁,是个不大也不小的年纪了。但我还不想随随便便的混日子,等着身体发福,脑袋变僵,我还想尽量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成长,让别人受益。
然而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我希望能与更多的人同行,我们联机操作,一起进化!欢迎留言,欢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