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之余,再次温读路遥的《人生》,书中的只字片语,使我感慨良多、思绪万千。也许是因为随着年龄的渐长,时间的沉淀,再读《人生》,却是另一番的心境和叹息……
《人生》以上世纪80年代陕北一名农村青年的命运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高加林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高加林是一个年轻的农村人,他高考落榜后当上了一名民办教师,就在他以为自己的才能和抱负能得以实现的时候,命运第一次给他开了一个玩笑。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利用关系让自己儿子顶替了他的教师位置,而他也由一名民办教师变成了一名普通的农民。在这次人生的低谷中,他收获了一份美好的爱情,开始与农村姑娘刘巧珍谈起了恋爱,这使他的精神得到了慰藉,本来照着发展下去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命运又垂青了他。没过多久,因转业回乡的叔父的关系,高加林很快又回到了城市,并且成了一名县通讯干事。此时,加林重新遇到他高中心仪的同学黄亚萍。在黄亚萍猛烈的爱情攻势和有机会到大城市发展的机遇下,他艰难地舍弃了农村姑娘刘巧珍,开始了与黄亚萍“罗曼蒂克”般的热恋。然而,命运又一次捉弄了高加林,他通过关系在县城工作的事被检举揭发,他因此又一次回到了农村。而此时,已是物是人非,巧珍已嫁他人。
高加林的人生富有戏剧性,从民办教师—农民—县通讯干事—农民,苦苦追寻,终究是黄粱梦一场,一切如昙花一现似的回归原点。
人有时会在失去中得到,也会在得到中失去。正如路遥在书中所说:“生活啊,生活,有时候让梦想变成现实,有时候又让现实变为梦想。”
在面临抉择时,妥协不一定是坏事。当他的教师职位被大队长的儿子顶替时,他的天塌了,他不愿意走父辈的老路,当土地的主人。此刻他该何去何从?重新回归黄土地成为了他唯一的选择,他不甘心啊,他的才华岂能被覆没,迫于生活的穷困,父母的年迈,他不得不向高明楼低头哈腰,放弃“清高”,求得一份“掏粪工”的工作。面对现实,不得不卖白馍换钱买油盐。还要在清苦的生活中避免与同学相遇,满足自己所剩无几的虚荣心。只是他终究是有远大理想的人,不愿在此穷山僻壤的地方荒废一生。同时他向世人宣泄着自己的不满,将自己的无奈与愤怒劳作在已经布满血泡的双手上。
我很欣赏巧珍对加林的感情,敢爱真挚,不拘泥于世俗的眼光。她清楚自己没读过书,自卑,配不上加林,把对加林的爱藏在心里。直到加林回到农村的时候,才鼓起勇气向加林表白。因为加林心性高,他认定自己也要找一个同样的文化人才能般配自己,所以一开始加林是没有注意到巧珍的。如果不是在他人生最低落的时候,巧珍给予的关怀与温暖,那么加林和巧珍又会是怎样的人生呢?
再一次回到县城工作,对加林来说,是命运对他不公的反抗。和巧珍成家,成为地地道道的劳动人民,这不是他想要的。他热爱生活,有着远大理想和抱负,关心国际问题,爱好打篮球。已在工作上受到领导和同事们认可的加林,思想上开始飘飘然了,私欲也逐渐膨胀。这时,高中同学黄亚萍闯入了他的生活,这位现代知识女性,自身散发着独特的光芒,使本来就对她有好感的加林更是心猿意马。终于,加林在个人前途和情感诱惑下,狠心断绝了与巧珍的关系。
爱情这东西从来没有怪谁怨谁,正如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有一句:一定要和笑点一样的人结婚。我不痛恨加林,我只是惋惜像巧珍这样的女孩,惋惜一位本可大有作为的青年,惋惜一段美满的姻缘,惋惜一段本应更加绚烂多彩的人生。就像德顺爷爷所说:“娃娃呀,回来劳动这不怕,劳动不下贱!可你把一块金子丢了!巧珍,那可是一块金子啊!”
加林再后悔,再痛恨自己,也是于事无补了。巧珍已嫁他人,黄亚萍也将追寻自己的人生。《人生》就是圈,或者说人生就是个圈。高加林兜兜转转,终究还是回到了原点,他经历过一段风光的时光,也走过萧条寂寞时刻,经历过两个截然不同的女人给他的爱情,最后也输的一败涂地。
故事虽然结束了,可是引发的思考还在继续,人生还在继续。有时,我们需要剥开生活的表象,探索生活内在的复杂矛盾。诸如高加林是矛盾的,而我们也是高加林的矛盾体。
也许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沼泽遍布,荆棘丛生;也许我们追求的风景总是山重水复,不见柳暗花明;也许我们前行的步履总是徘徊不定;也许我们对于未来茫然若失,但只要我们坦然面对生活中的荆棘,我们才能体会人生的胜负得失,才能迎来人生的春华秋实。
最后,我想引用柳青写在《人生》扉页上的一段话作为结语。与君共勉。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