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这本书的第三章《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成精神财富》,发现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做法和作者介绍的不谋而合,因此肯定了自己,感觉自己棒棒的!
本章作者提到了他的读书方法有“寻读、跳读、泛读、速读、通读”等,但没有具体介绍,我只能顾名思义,猜测到几分。
一直以来,我在阅读时喜欢在书上个人喜欢或认为重要的内容画波浪线,往往每读完一本书,书已面目全非。再次翻阅,感觉很不爽。自己更是因为没笔而读不进书,从而失去了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和吸收知识的乐趣。
今天读完这章,作者提到读书过程中做记号的三个步骤,这是我读完本章的收获之一。
迫不及待地和大家分享,先看文字版介绍:
再来张图片版的:
通过“通读--重读--标记”这三个步骤,分别做不同的记号,可以分阶段慢慢地筛选出最重要的内容。像这样经过慎重思考后再在书上画线,可以避免书中出现各种无意义的线条,最后连原文都看不清。这个做法让我脑洞大开啊!
第二个收获是“利用书签边读边写”的阅读好方法。直接“摘录”:
亲,你有试过读一本书夹三枚书签吗?我从未试过,一直就是夹一枚书签,看到哪夹到哪而已。
为“通读-重读-标记”这三道程序准备三枚不同书签吧!这么做,我们不仅能区分毎道程序中断的位置,而且在阅读的同时就不再需要笔。当三枚书签都夹在书里以后,我们就可以准备写读书笔记了。
第三个收获是一种叫“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首先,要了解读书笔记的五要素:1.写读书笔记的日期。2.书名。3.作者名。4.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摘抄)。5.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最好摘抄和评论分别用不同符号表示,以此作为区分,并且交替标在每个段落前。
其次,要了解手写读书笔记的流程。
把“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落实到纸面上,就是如下格式:
“笔记中画圆圈标记后面是摘抄。摘抄时注意不要省略,一定要保持原汁原味。
笔记中画星号标记后面则是自己的评论。评论时可以写一些对摘抄内容的感想、思考或补充说明。(PS:用不同符号标记区分,重读时就不会分不清是摘抄还是评论了。)
摘抄和评论交替进行,是为了在摘抄以后,趁着印象还鲜明写下自己的感想。要是等摘抄完所有文章再去从头开始按顺序写评论,一定会忘记之前看文章时的感想。”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基本形式,目的是证明自己读过好书。但是这种方法太费时间,也费精力,我们不可能把自己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做成这种形式的读书笔记。如果觉得“这就是属于我的那本书”,就用“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来记录吧,这种细致的处理方式一定会让这次阅读成为难忘的体验。
除了 “葱鲔火锅式”这种“写出来”的读书笔记,还有“贴出来”的读书笔记,例如“剪报式”读书笔记、“复印式”读书笔记等。废话少说,直接上图:
这种“剪报式”读书笔记就是把下列“与书相关的东西”搜集起来,结合读后感等内容收藏起来的笔记方法。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挑选一两处内容复印并粘贴在笔记本,最后在旁边写上评论或做标记。
“复印式”读书笔记,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把书中的字体、排版和页面布局等元素都原封不动地留在笔记本里,更加深了我们对书的印象。当然,我们要严格筛选复印的这一页,这一页应当是最贴近这本书主旨的一页,也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页。
以后重读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一页连锁式地回想起这本书的其他内容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只需要读短短几行字就可以引发各种各样的思考,是不是很有效率呢?
哈哈,不再是“因为读了书而写读书笔记”,而是“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
坚持吧!一周读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