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内蒙古教育厅下达通知:规定全区中小学生到校时间调整为小学不得早于8点,初中不得早于7点50,高中不得早于7点半,要保证学生充足睡眠,并对在校时间做出具体的规定。
——“减负”新规
笠日,各大新闻媒介报道了各学校的执行情况,采访的结果相当乐观,各方一片叫好之声;各校门口未到规定开门时间学生早已拥堵不堪、家长因时间冲突焦头烂额、各毕业班教师教学计划全部打乱、学生独自在家自主复习或投入到补习机构的怀抱……
我们应客观理解“解负”的初衷,我们的教育体制之下,过于注重学生的分数,导致学生发展不全面、课业负担过重等弊端尽显。
所以从1951年到2018年,国家围绕中小学学生的减负出台过几十份文件,近些年减负措施更加密集,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小学生的放学时间在下午3点到4点。
但是现实情况呢?
一、放学时间提早,家中无专职人员的家庭无力应对,所以导致小饭桌火爆异常。而今上学的时间又与家长上班时间冲突,难道还要催生一个送孩子上学的机构?
二、过早回家,校内课程削减,把本应属于学校的职责推向家庭,家长只能让孩子奔波于各类补习机构之间。
对于家境富裕的家庭尚可应对,而哪些贫弱而又没有辅导能力的家长,又该如何是好?
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无论阶级固化如何难以突破,选拔考试的确是我们普通人改变命运的一条康庄大道,而不断的减负对于寒门来说的确是马拉松中的无形障碍。
三、实际负担是否真正减轻?答案不言而喻。看看小学生的书包便已明了。而学生睡眠时间不足,到底大部分来源于课业负担重,还是不良的习惯?
四、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我们没有郑源杰的能力,让孩子暂时脱离学校教育。张三李四的我们,把孩子的命运拴在家庭和学校的裤腰带上,不敢松懈。
作为家长的我们有没有过错?孩子课业负担重,去告!孩子睡眠时间不足,去告!孩子受到老师的一点惩戒,去告!
学校成了标靶!稍有风吹草动便万箭穿心。高压之下,老师放下戒尺、拿起盾牌、丢掉尊严!而这恶果最终谁来背负?是孩子!是家庭!是整个社会!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乎!”
试看哪个有成就的人不是付出无比的艰辛?又想展翅高飞,又不想受搏击之痛!鱼和熊掌岂可皆得?
乐于学习的孩子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痛苦,只是我们都带上了一副放大镜,总习惯去搜罗别人的不幸。不乐于则可寻找他路,何必吊死?
追根溯源,一切都源于我们的选拔体制。选拔方式不变,却不停减少备战时间与资源,本身相互矛盾!只要仍然以“成绩”论英雄,“减负”就会变成重负,而这个包袱不仅是家庭也是社会之痛。
教育是家庭的根基,是民族的希望!而面对如今的状况,反思的不仅是教育本身,还有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