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昨晚12点入睡,今早6点多就忽然醒来,反复想起领导吩咐的一件工作我已经安排人做完,而我忘记了领导反馈已事毕。越想越睡不着,马上起床打开手机发送了一条反馈信息。最后的结果:领导一整天没有任何反馈。在这件事情中,反馈是一种责任感,但为什么我要急于反馈,并且这种情绪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本来生活节奏,甚至产生了一种焦虑。经过觉察分析,主要还是以下因素使然:
(1)我认为如果我没有及时反馈,或者说没有在领导反追我要结果之前进行反馈,我就是一个不够负责任的人。而事实上,“负责任”这个评价标准更多地应该来自于对工作本身结果的评价,比如这件事情我是否按时按质完成,而不是仅限制于我有没有及时反馈。换言之,要是我没有及时反馈,但是我已然按时按质完成的工作并确保了良好的结果,我仍然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人。
(2)我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而这种“认可”在某种程度上与不被认可成“非此即彼”的关系,要么我是被认可的,要么我是不被认可的。我想反问自己,是否存在一种认可与不认可的中间状态,而且很可能这种“中间状态”就是一种常态,这种常态我自定义为“坚定的自我”。有了“坚定的自我”,我自信自己的优秀,“认可我”可以景上添花,“不认可”可以促进我进一步完善。
2、一个“不合适”的本已确定主动离职的下属,折腾半天说自己不离职了,而我已经招纳了新人。这种情况使我非常被动,由于缺少必要的“过程记录”,让我有些“没辙”,一整晚都在埋怨自己“太善良”。
如果从技术手段来说,值得我改善的地方可以总结如下:
(1)五月底之前完成公司人力资源风险控制梳理,重新整理、告知、发布公司各类管理制度,借助法律顾问力量全面完成劳动合同、竞业限制、规章制度的规范与效力普及。
(2)对于这位下属,协商经济补偿,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让她尽快走人。这件事情告诉我,一切协商都要录音记录,离职事项一定要尽快落成书面申请,善良与原则不违背。
(3)重新梳理自己的用人标准,不凑合不勉强,自己的团队先搞清楚标准,减少以后的“幺蛾子”时间。记住“农夫与蛇”的故事,慈不掌兵。
回到心理层面,觉察到太多的自我责怪及想找责任推卸的出口,这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在这里想要与自己分享的是:
(1)回归很多事情的本身,一定有自己不可控的因素。无须责怪自己,不完美是常态;也无须找借口或牵扯相关方,就事论事,着眼于“发生了什么,该如何解决”,是非评判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评论权留给他人。
(2)不要把人想得太坏,让自己过于焦虑,总觉“人世险恶,人心黑暗”,所以不断用攻击性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需求合理吗?是否可以协商满足”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态度,保持头脑和行为的开放性,放下自我攻击,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境界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