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时间管理模型》第四部分《时间管理的支柱》之《计划审视》第7篇文章,敬请持续关注,谢谢!
一 什么是复盘
“复盘”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棋类术语,也称“复局”,就是每次博弈结束以后,双方棋手把刚才的对局再重复一遍,这样可以有效地加深对这盘对弈的印象,也可以找出双方攻守的漏洞,是提高自己水平的好方法。复盘被认为是围棋选手增长棋力的最重要方法,尤其是自己和高水平者对弈时,可以通过他人的视角看到自己思考不足的地方,从而将别人的经验化为己用。
从棋阵来看,复盘是攻守结合的切磋,从心理战来看,能更好地对比双方的心理思维,最终总结出所谓的套路。当套路熟捻于心,就自然能达到高手的境界了。
孟子说“仁者如射”,意思就是射箭的人摆好姿势把箭射出去,如果射不到,不要埋怨客观原因,而是要从中间总结经验。《荀子·劝学》中也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的就是要学会复盘,形成复盘的习惯。
下棋可以复盘,组织管理和个人管理亦如此。差别在于心态和眼界的不同。复盘作为一种常用的工具,几乎可以运用到任何人和事相关联的介质中。它区别于总结,需要去个人化,完全回归到实物原生状态,解剖所有与其相关联的环节,一件一件去回忆、分析,最终需要得到一个更好的可能性。总结起来,复盘的关键在于及时、迅速、有效与反复。
二 复盘的好处
1 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复犯错
虽然每次实践都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完美,但在复盘的时候,我们知道哪些地方做得不尽如人意,原因是客观还是主观。如果能找到一些之前没有注意的坑,对自己而言也是一个大收获。同样的错误不再犯,是复盘追求的第一层次的目标。
2 明确团队强弱项,合理分工
复盘,到底在复什么?其实就是人和事,两者缺一不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弱项,如果分工合理,长板效应会更突显。反之,短板效应的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复盘追求的第二层次的目标就在于了解团队中的每个人,实现合理分工、彼此融合和互相促进。
3 知己知彼,磨练内心
复盘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跟下一盘棋一样,都是彼此在斗智斗勇。过程中对自己心理上的成长和锤炼,是复盘第三层次的目标,也是个人和团队在这其中获得的最大收获。
4 知道如何能更好,胜在细节
在全盘当中,存在着各个细微的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最终导致了结果。所以复盘的过程,也是将细节重新梳理的过程。知道了哪些地方有可能更好,才能在下一次实践中迭代和升级。
三 复盘的方法
1 情境重现法
情境,包括三个场:信息场、思维场和情绪场。
信息场告诉我们,当时现场的外在环境“有什么”。比如当时是否有太阳,是否风和日丽,都谁参加了,谁在场,谁有什么语言动作,工具如何摆放。
思维场告诉我们,当时现场每个人自己“是什么”。大家是如何思考的,如社会对于此类场景下的“潜在的共识”(或者说潜规则)是什么?我当时是这样想的?
情绪场告诉我们,当时现场的人员之间“为什么”。他们处于什么样的相互关系之中,为什么会这样。
所谓情景重现,除了重现当时的行为外,重要的就是要重现当时的信息场、思维场和情绪场。情境重现可以按照直接叙述的方式进行。所谓直接叙述,就是从事件开始发生的时间说起,按照发展的自然流程,一部分一部分、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进行叙述。
2 关键点法
所谓关键点法则,是说在复盘的过程中,通过首先确定复盘事件的关键点,然后围绕关键点进行重现、思考和推演的复盘方法,包括正向关键点法则和逆向关键点法则:
正向关键点法则是说在复盘的过程中,一般对事件按照事件顺序或者事件内容进行考虑,以内容为节点(里程碑事件)为准。
逆向关键点法则是说在复盘的过程中,根据以前的经验,先确定事件成功必须满足的关键成功因素,然后围绕关键成功因素进行复盘,看看自己和他人所做的事情,哪些因素做得比较好,哪些因素做得不够好,究竟哪些因素最终导致了事情的成功或者失败。然后针对复盘得出的结论,进行弥补和强化,最终赢得下一次事件的成功。
四 复盘的步骤
可以参考联想公司提出四步骤法:
1 回顾目标:当初的目的或期望是什么
复盘开始的第一步,就是回顾复盘事件的目标。这让参与复盘的人心中有数,自己要讨论什么,如何评判。回顾目标的时候,有一个简单有效的技巧,那就是将目标清晰明确地在某一个地方写出来,可以写在白板上,可以投影在屏幕上,以防止参与复盘的人员中途偏离目标。
2 评估结果:和原定目标相比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目标是希望达成的,结果是实际做到的,将二者进行对比,找到实际结果和希望目标之间的差别。结果与目标的对比,有五种可能产生的情况:
A 结果和目标一致,完成情况达到了所设定的目标;
B 结果超越目标,完成情况比设定的目标还好;
C 结果不如目标,完成情况比设定的目标要差;
D 结果中出现了目标中没有的项目,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新添加进来的;
E 目标中有的项目,但是结果中却没有该项目的完成情况。这种结果与目标的差距是根本没有行动,与那种行动了却没有达到期望值还不一样,所以单列。
结果对比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差距,而是为了发现问题。重点不是关注差距有多大,而是要在出现差距的地方。试着去提出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结果对比也该像“回顾目标”那样展现出来,让复盘参与人员随时随意可见。
3 分析原因:事情成功和失败的根本原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
A 成功关键因素(外部因素与自身因素分开)
这部分的目的不仅是给成功者“表功”的机会,更是为了使成功者客观认识成功的原因,为了将成功者的个人经验沉淀为组织经验。
对于组织整体而言,如果是因偶然的好运气导致的成功,却助长了自满情绪,价值是负面的。分析成功因素就是为了搞清楚“到底为什么成功”,以保证未来的持续成功。
B 失败根本原因(外部原因与自身原因分开)
导致失败的自身原因分析,是复盘中最重要、也最难做到的部分,因为每个人的自我认知都存在盲区,所谓的“换位思考”“旁观者角度”,只有经过长期有意识的训练才能成为习惯。
因此建议每一位复盘者,在分析失败原因时多方征求意见,询问同事、上级、客户甚至是竞争对手:您看到的失败原因是什么?如果您来做这件事,会采取哪些不同的做法?这就是复盘形式中的“团队复盘”和“请人复盘”,自己复盘是基础,团队复盘扩思路,请人复盘见高度。
在形成结论时,也需经过“为什么”或“为什么不”的追问:为什么我认为是这个原因?为什么不是其他的原因?追问的过程,本质是结合多方观点修正自我认知的过程,认识改变了,行为才会改变,才有自我提升的方向和动力。
导致失败的外部原因分析,是组织战略管理以及流程和制度优化的重要依据。某项工作失败的根本原因,很有可能是战略判断的失误或流程制度的疏漏,这种情况下,失败就是最好的改进契机。复盘者首先要反映客观事实,然后给出理性的建议,而不是情绪化的抱怨和指责。
分析的过程也可分为以下几步:
A 叙述过程:
过程叙述的目的是让所有复盘参与人员都知道事件的过程,这样大家才有共同讨论的基础,不要浪费时间在信息层面。
B 自我剖析 :
自我剖析,就是自己对做过的事情进行反思和分析,看看有哪些问题,有哪些成绩,并试着去找出原因,发现规律。自我剖析是一个自我成长的机会,它能让你自己先给自己打个预防针,这样后面别人给你扎针的时候,你就有了准备,也能够对比。自我剖析的时候,要客观,要能够对自己不留情面。
C 众人设问:
众人设问可以让复盘突破事件本身的局限,突破个人见识的局限。设问的内容我们在上文已经提到。设问要多探索可能性,考察每一种可能性的条件,以及其边界。当这些被探讨清楚了以后,问题基本上就一清二楚了。
4 总结经验:需要实施哪些新举措,需要继续哪些措施,需要叫停哪些项目。
A 总结规律 :
复盘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必须在复盘的当时做出判断,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四原则来评判:
① 复盘结论的落脚点是否在偶发性的因素上?
当复盘的结论落脚在偶发性因素上,那一定是错误的。如果复盘没有进入到逻辑层面,没有经受住逻辑的验证,则这样的复盘结论,一定是不可信的。
② 复盘结论是指向人还是指向事?
复盘的结论如果是指向人,则很可能说明复盘没有真正到位。因为复盘得出的是规律性的认识,而人是具体的,各不相同。指向事,则复盘到规律的可能性更高。当然,这里的“事”不仅仅是指某件具体的事,而是人之外的事物。复盘的结论不是指向人,而是从事物的本质去理解分析,这是验证复盘结论是否可靠的标准之一。
③ 复盘结论的得出,是否有过3次以上连续的 why 或者 why not 的追问?
如果次数不够,也很可能意味着复盘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探寻问题背后的问题,找出答案之后的答案,这就是追问的目的。
④ 是否是经过交叉验证得出的结论?
“孤证不能定案”是法律上的术语,用来比喻复盘得出的结论通过其他事情交叉验证,也可以为结论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保障。
B 案例佐证 :
除了从因果关系上去验证规律外,为了验证规律的可信度,还应该用其他案例进行佐证。这是从规律的适用性出发的一次实验。案例佐证面临着案例选择则的问题,所选的案例应该是同类型的、同行业的,不能选取跟所复盘的事件无关的案例。
C 复盘归档:
经过了上述步骤的复盘得出的结论,应该来说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这个时候,它们就是得到了认可和值得传播的观念和规律。下一步就有必要对复盘进行归档,这其实也是知识管理的一种。归档将复盘得到的认识知识化,更加方便传播和查阅,这让没有参与复盘的人也能掌握复盘得出的规律和观念,让新人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进行学习和参考,少走弯路。
五 复盘的心态
每一个复盘参与者的自身状况(包括情绪、精神状态、动机、价值观与行为等),都会影响到复盘的质量,而且可能会相互影响。要想让复盘真正深入、到位,参与者需要秉持以下态度或精神:
1 开放的心态,全心投入
开放的心态是有效复盘的首要条件。所谓开放的心态,指的是不预设立场,愿意接纳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意见或信息,不认为自己的结论是不可挑战的,不会强烈地反击与自己不同的看法。
2 相互信任,视彼此为伙伴
只有彼此信任、感到心理安全,人们才愿意敞开心扉。大卫•波姆也将“视彼此为伙伴”列为深度汇谈的重要条件。在他看来,只有双方目标与利益一致,可以相互托付、值得信赖,才能坦诚地暴露自己的不足。
如果参与复盘的成员彼此不太熟悉,甚至在有些公司内存在相互竞争或“明争暗斗”的情况,想让大家畅所欲言,的确是一大挑战。为此,一方面要尽量确保参与复盘的是同一团队,大家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另一方面,引导者在复盘之前,要让大家明确复盘的目的、倡导的规则,并在复盘会议中,通过领导以身作则、适当的干预措施,让大家敞开心扉、坦诚表达、积极参与。
3 深度聆听有效主张与探询
按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威廉姆·伊萨克教授的观点,深度汇谈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聆听、主张与探询。聆听是基础;主张是提出自己的看法、观点、判断,或贡献信息。探询则是提问、探究,了解他人掌握的信息、观点及其背后的理由。
对于集体汇谈而言,缺少了哪一味元素,对话的质量都会大打折扣。如果缺乏聆听,每个人都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就只是“自说自话”或辩论;如果缺乏主张,只是探询,更像是一场审讯;如果缺乏探询,只是信息通报,没有双向的交流与多方位的探讨,也不是真正的对话。
因此,在复盘中,除了引导者积极运用提问技巧来驱动会谈的流程之外,每个参与者都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以开放的心态,认真聆听,同时高效地主张、贡献自己的观点与信息,并发自内心地真诚探询,挖掘他人的观点与智慧。只有这样,才能进行高质量的对话。
4 实事求是,坦诚表达
真实是学习的生命线。只有实事求是、坦诚地回顾事实,才有可能学习。如果隐瞒事实,无论是对结果的评估,还是差异的根本原因分析,以及经验教训,都无从谈起。
5 尊重与欣赏差异性
在复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差异、分歧甚至冲突的情况。这是因为在组织环境中,每个人的职责分工、站位不同,他获取的信息、看到的事实、知识基础以及对事实的解读等,与他人也存在差异。这使得每个人对于目标的理解、事实的观点以及差异的原因、学到的经验教训等,都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参与者不能尊重并欣赏差异性,每个人都坚持并不遗余力地捍卫自己的观点,那么不仅无从学习,也会使得团队无法深入地交流,矛盾重重,甚至最终四分五裂。因此,大家要愿意接受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拥抱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