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睡前关闭了朋友圈,开始了睡前阅读,睡前不适合读太商业、太励志、太娱乐的,最适合找一些深奥的哲学、文学类书籍来看,滤过白天的浮躁,滤过皮囊,直达灵魂深处。
于是拿起了一本格外有深度的书——《与神对话》,其实这本书去年就读过一遍,书本身就挺惹争议的,作者是个前半生各种不顺的人,遭遇火灾、创业失败、离婚破产、流浪街头,怎么折腾想翻身却不得,于是开始咒骂神,开始一遍遍的在纸上写下那些困扰他许久的人生难题,为什么自己的人生变成了这样,为什么神从未出现帮助他。结果奇迹出现了,笔竟然自动在纸上开始回答他的问题,神出现了,于是这本书也诞生了。但这里面的神并不是西方宗教里所说的上帝,而是创造万物的神——人类的原型。简单说,这本书就是一个个关于人生的小问答,但是由于作者说这是神的回答以及书籍诞生的故事让挺多人质疑。
排开这些玄乎的背景故事,书本身还是不错的。形而上,但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印象最深的是作者问神为何生活这么惨、没有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反而越来越不幸,怪神未曾听到他的祷告,神的回答大概意思是,有悲惨你才知道什么是幸福,有对比才有概念,想要证明自己就需要创造出环境来使自己符合那个形象。有一团小火苗,一直向外界说“看啊,我最明亮”,但在一团火苗中无法凸显自己,于是神将它安排在黑暗中,起初非常孤独,它不断向神说,为何将它安排在这样的一个又黑又冷的地方,但正是在黑暗中才凸显了它的光亮,这团火苗就是后来的太阳。
这个小故事非常有意思,演绎一下就是“Life isn't about finding your self, it is about creating yourself”,这也是书中的神一直在提到的。如果你对幸福、圆满的生活、理想的自己、完美的家庭、成功的事业有自己的定义,那就在现实生活中去创造,而不是一再的寻找、等待,实现以上的条件都已存在,只是需要自己去充分调动创造。
放在生活中想了一下,不就是这样么?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如现在这样开放、资源充足,想要的资料动动指头就可以搜索到,现成的案例全部都有,只剩下去改造自己、创造新我。工作好或坏,最起码已经提供了一个平台,如果想象中的自己是个雷厉风行、有责任心、靠谱的人,那在工作中无论是遇到什么样的项目,都能按照想象中的那个形象去行动,然后新我也就被创造出来了。
VICE拍过一个关于新西兰宅男如何利用虚拟人生的游戏改编现实生活的纪录片,讲的是新西兰有一帮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处障碍的人群,他们有自闭症或长相丑陋、自卑等,在现实生活中与正常人群格格不入,个人生活也陷入了困境。然后这群人加入了一个在现实中虚拟人生的组织,每周末大家集体到郊区的一个森林中,每个人可以打扮成自己理想中的形象,按照心中的那个角色形象去生活、交流,每个人有一定的生命值,整体有游戏规则,这样生活两天,完全进入另一种生活情境中。男主角本身是个高度自闭的人,通过扮演角色——一个勇敢、有责任的战士,逐渐将角色本身的特质带入到现实生活中,从而改变了现实中的自己。
这个纪录片展现了另一种通过在生活中创造理想自己进而真切地改变了自己的可能性,人类天生拥有的一种能力就是创造,通过学习、行动去创造。
Life isn't about finding your self, it is about creating yourself。
VICE的那部纪录片可以在优酷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