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三百年,作为宫女,在史书上留下姓名的只有十五人,她们被载入史册的原因是不堪忍受嘉靖皇帝的虐待与蹂躏,合谋要勒死嘉靖,当绳子拉到最后,却拉出一个死扣,嘉靖皇帝算是捡了一条命,而宫女们的下场便是被凌迟处死。
十五名宫女付出了生命,换来的只是在史册上留下她们的姓名,说来代价也是沉重的。
封建社会里,宫廷里的宫女,其实每个人的身世都可以写成或长或短的一本书,而大多数宫女的人生经历没有被记载并加以流传,是因为她们如草木一样卑微的身份,能够华丽变身的可谓凤毛麟角,但是,同样是宫女的纪氏、也就是明孝宗的生母,不但正史上有明确的记载,其存在诸多疑点的身份依旧被历代史学家探寻、考证,则完全得益于她当了皇帝的亲生儿子-------朱佑樘!
说起纪氏的人生经历,用传奇二字描述一点也不为过。
《明史列传一 后妃》,是这样记述纪氏的:
孝穆纪太后,孝宗生母也,贺县人。本蛮土官女。成化中征蛮,俘入掖庭,授女史,警敏通文字,命守内藏------------帝偶行内藏,应对称旨,悦,幸之,遂有身。--------
一、纪氏的出生地
一说纪淑妃本姓李,名唐妹,瑶族(一说壮族)。明景泰二年(1451年)出生于广东连山县永和镇竹园寨(一说贺州桂岭),自幼父母双亡。幼年被广西贺县桂岭一亲戚收养。成化二年(1466年)被明军“俘入掖庭”。
二、选入宫中,成为一名图书管理员
来到京城后,14岁的李唐妹因“李”、“纪”发音不清,在登记入册时被登记为纪氏。因此,历史上她一直被称为“纪娘娘”,李唐妹一名便被人所遗忘。
李唐妹先是在后宫养心殿、乐寿堂负责清理卫生,因为读过书,因其“警敏通文字”,钱太后便“授以女史”。
在明代,女史是负责管理文渊阁内藏书库的工作人员。
文渊阁收藏着中国历代数十万册书籍,是专供皇帝或内阁大学士查阅史籍、读书论史的地方。李唐妹每天的工作就是将内藏书库的各类书整理摆放好,并分类上架,或是根据皇室的需要拿书给他们看。
三、因为才智,令宪宗悦,并被宠幸
一日,明宪宗退朝后闲着无事,来到文渊阁,看到阁内窗明几净,闻到淡淡芬芳扑鼻,心情大悦。
明宪宗向李唐妹问及内藏之事,口齿伶俐的李唐妹不但应答详明,而且清纯俏丽的样貌更让宪宗着迷,当晚明宪宗对李唐妹宠幸有加,李唐妹也由此怀上龙种。
《孝穆纪太后传》载:……帝偶行内藏:应对称旨,悦,幸之,遂有身……
笔者几天前所发文《明宪宗宠妃万贞儿和她的皇后梦》以及《明宪宗何以钟情“姐弟恋”》中,详细介绍了万贞儿是如何独霸后宫,及宪宗如何迷恋万贞儿,可以说,宪宗朱见深在宠幸嫔妃方面还是有所忌惮的,或许是缘分使然,亦或是朱见深不该绝后,亦或是纪氏相貌气质有过人之处,让宪宗一见倾心,继尔悦之、幸之,纪氏没有辜负宪宗的龙御之恩,幸运地怀上龙种。
四、在太监及宫娥帮助下,生下龙子
当时的明朝后宫由万贵妃专权,侍宠横行后宫的万贵妃生过一子,但不足一月便夭折了,后不复娠,她因此心生妒忌,凡妃嫔宫女有受宪宗临幸而结珠胎者,必使人逼之堕胎,不从者即遭暗害。
李唐妹怀有龙种被万氏侦知后,令太监和宫娥逼之堕胎。太监张敏和宫娥同情李唐妹遭遇,便谎报李唐妹患病,将其转入宫女养病的“安乐堂”潜养,李唐妹因此逃过一劫。
在被打入冷宫的正宫娘娘吴氏帮助下,李唐妹于成化五年产下大明唯一的皇子朱祐樘,他就是后来开创了大明皇朝“中兴盛世”的开明皇帝明孝宗。
产子后,为免祸害,李唐妹母子二人仍然在偏僻的“安乐堂”藏匿了数年。
明孝宗朱祐樘长到五六岁的时候,还不敢剪胎发。当时吴皇后被废后居住在西内,离安乐堂很近,经常往来哺养小皇子。做为父亲的明宪宗对此事却一直不知道。
成化十一年的一天,宪宗召张敏栉发,对镜子叹气说:“我老了,还没有儿子。”张敏伏地说道:“臣死罪,万岁已经有了儿子。”宪宗愕然,问哪里有?
张敏详述事情经过,至此,六年后父子得以相见。
宪宗命令侍臣赴内阁向诸臣宣告这件事,并颁诏天下。随后,朱祐樘被立为太子,纪氏移居永寿宫,数度召见。
万贵妃得知此事后,日夜怨泣,“群小绐我。”
同年的六月,纪妃暴薨。有人说是贵妃迫害致死的,有人说是自缢。
宪宗上谥曰恭恪庄僖淑妃。张敏得知纪妃死后,惧怕,也吞金而死。
小皇子立为皇太子后,时宪宗生母周太后住在仁寿宫,出于对皇子的保护,让宪宗把太子交给她抚养。太子随后居住在仁寿宫,跟祖母一起。
1487年朱祐樘登基,庙号孝宗。即位后,孝宗追谥生母李唐妹为“孝穆慈慧恭恪庄僖祟天承圣皇太后”,并迁葬茂陵别祀奉慈殿。
孝宗怀念太后,遣太监蔡用寻访太后家人,先后三次派出官吏秘密进入连、贺瑶僮(壮)中寻查,三次均无功而返。
在礼部尚书耿裕的奏请下,明孝宗请礼部在桂林府建造了纪念母亲及家族的圣母庙和圣母池,每有司岁时祀,都请桂林番王靖江王府的皇亲们前往祭拜。
虽说活着的纪氏隐忍、受苦大于快乐,但是,再想想她的“同事”万贵妃死后,依旧受到历代人的非议,再想想自己老家圣母庙里缭绕的香火,泉下有知的纪姑娘也该知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