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在武汉汉口千禧城做了一次《本领地图》分享,反响还不错。
会中,大家聚精会神,凝神屏气。会后,多位有缘人又和我分享了他们的困惑和惊喜。
最小的听众还在上小学,和妈妈一起过来,一鼓作气听到了结尾,改变了日常作息,但乐在其中。
有位朋友写小说遇到困境,他感到用导图画别人的文章容易,用导图构思文章还是有困难。
有位保险医生很想学会演讲,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还有很多朋友,加上了我的微信。
这是我演讲前完全没有想到的,超出了我的预期。
首先,这是一次很难准备的演讲。
第一次面向近百人演讲《本领恐慌》重点;
第一次演讲中运用杂耍球;
第一次大型会场,仅用一张PPT演讲;
第一次和多位重量嘉宾同台演讲;
第一次作为最后一位嘉宾,讲到九点多;
……
面对太多的第一次,准备变得非常空虚和无力。可以说,迎战这些第一次挑战,光靠一般的准备是不够的。
那么,什么样的准备才会更加有效?
上大学,很多次失败的演讲后,我都被朋友温馨提示:
1、 演讲要讲熟悉的内容;
2、 要写好演讲稿;
3、 运用记忆法记住要点,把稿子背熟;
4、 把生活当成演讲,把演讲当成生活;
5、 演讲就是一次分享,别太有压力;
……
听了太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总结了很多演讲经验,却还是一次次讲到“心都碎了”。
为什么学习演讲,“有备而来”会变得如此无力?
因为,演讲不同于写作,具有以下特点:
这两大特性对演讲者提出了一个关键要求:演讲者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不仅要有勇气站上讲台,还得在讲台上站得住。
我遇见过很多有备而来的演讲者,要么在演讲中忘词,要么演讲的很生硬,或者是因为说错话,不断地给现场听众道歉。
这些尴尬的场景,不知阻碍了多少有价值思想的分享,抹杀了多少本就热爱演讲的人的热情。
在演讲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的今天,在TED、《超级演说家》、一席等演讲平台纷纷崛起的今天,演讲已经不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本领,而是一种人人必备的基础能力。
我们很可能会在生活中面对以下场景:
1、工作实习结束,需要做一次实习总结;
2、成了某领域专家,被邀请参加分享会;
3、看完一本书或者电影,想推荐给家人;
4、新教师讲一节公开课,为评审做准备;
……
这几种场景我都遇见过,并且比较幸运的是,我都做了精彩分享,影响了周边人。
1、听完实习总结,同事对PPT中的某一观点非常感兴趣;
2、做完专业分享,听众掏心窝地将棘手问题发给我解决;
3、写完书评、影评,老妈跟随着建议,学习、成长;
4、新教师听完我的讲课思路,公开课在教师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今天,我就结合这些年的实践经验,以及近三个月带领50多位《金字塔原理》学习者的共修心得,分享“让表达逻辑清晰”的四大关键问题。
1、构思清晰再行动;
2、情报分析定主题;
3、故事冲突最优解;
4、多维展示耀舞台。
具体说来,演讲之前先构思框架,尤其是明确主题思想。主题就是整个演讲的焦点,就像激光的威力远胜于自然光,主题鲜明才能打动人心。
若是一开始无法快速明确主题,我们可以先去搜集情报,然后分析出一条主线。
在搜集情报时,特别要留意故事性强的,具有冲突感的主题。
当然,很多时候,当我们搜集不到精彩故事时,就需要我们自己创造故事。当我们进入创作故事的人生状态,发掘故事的能力也会随之变强。
当我们成为了有故事、会讲故事的人,再站上舞台,配合恰当的服饰、动作、声音、PPT、场景等,演讲就能更具影响力。
下面,我将更具体地阐述这四步的操作方法。
最佳的行动是果断的行动,果断的行动来自于清晰的思路。
思路清晰的人,最重要的特质是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
做一次演讲或者分享,最重要的事并非讲,而是清楚明白的知道:为何讲,讲什么,以及如何讲。
首先,从内容角度看,可以问问自己:
1、在这方面,我有长期积累和创作吗?
2、我是否从神秘的表象走到了背后?
3、我是否解决了这个领域的难题?
4、我是否真有能分享、该分享的内容,还是说仅仅拼凑了内容?
或者,再精简、直接的问:我是否真的对某个领域,有强大的自信心?
当我们能够果断的回答这些问题时,我们对专业的把握就是清晰的,自信心就会很不同。就算我们不是演讲大师,也可以保证演讲基本合格,内容具有专业意义。
很多人并没有任何专业积累,却急于演讲,最后讲出来的内容自然很肤浅,毫无说服力。
也有演讲高手,虽然演讲技术娴熟,但是对内容没有钻研精神,浅薄的内容终会沦为笑料。
在有一定专业度的基础上学习演讲,才会更有效果!
其次,从技巧方面讲,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开头有爆发力,引发共鸣与共情;
2、中间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地说服;
3、结尾意味深长,知行升华为心态。
就像这次演讲,作为最后一位演讲者,听众很可能疲劳了,或者停留在前面的话题中。
因此,我的策略如下:
首先,快速引入霍金去世时写下的WOW,同时,我也发出WOW的一声,并表演杂耍球,引导视线,启迪思维;
然后,从“有趣、乐趣、志趣”一步步导入到《本领恐慌》,并采用“志、道、谋、交、说”的模板,以及相关案例做解释说明;
结尾,用杂耍球表演放缓节奏,呼应开头,然后讲述李小龙《勇士的旅程》的故事,升华演讲主题——只有拼尽全力,才能趋近完美。
那么,正式的演讲会按照预期的计划进行吗?
实际上,正式的演讲很可能会有所变化。随着情绪的带动,思维和言行并非如机器般稳定,而是会波动的。这时,平时积累的故事素材,以及框架结构就能发挥用场了。
在我们有所遗忘时,用故事缓冲;在灵感爆发时,用框架叫停。这样,前后缝合的就会很自然,整体时间的掌控也会更精准。
明确的主题有聚焦的作用,能引爆强大的能量。
我这次演讲的主题是《终身学习者必备的本领地图》,这个主题非常明确,就是用《本领地图》解决当下知识付费者终身学习的焦虑。
那么,为什么这个主题会非常吸引人?
首先,这张地图我每天都看,可以说烂熟于心,对我本人的终身学习帮助很大。
其次,当下知识付费的最大问题就是碎片化。各种培训,鱼龙混杂。学习者不是无课可上的焦虑,而是挑花了眼,并且学无所获,或者收获太小。
让学习能力有限的消费者理性消费,本来就是伪命题。唯有自身能力起来了,才可能理性地知识付费。在自身能力不足时,寻求高手指导就是不二法则。
关注王小平久了,就发现,和其他讲师相比,她的能力、学识和修养是有目共睹的,中国教育界名家顾明远、孙云晓、于云才,共和国演讲家彭清一、李燕杰,哲学泰斗张岱年和任继愈,科学泰界斗王大珩都对她有很高评价。
如果这样一群最耐得住寂寞的人,最有学术专研精神的人,最令人敬仰的人,能够肯定她的成绩,那么,剩下的就是我们如何才能向她看齐了。
王小平在20岁初围绕大成教育写了五本书,其中《本领恐慌》最具学理性、系统性、实效性,也是她最用心写的一本。
这本书对于心浮气躁的人来讲,更像是天书。该书内容涉及哲学、教育学、经济学、政治学、博弈论、社会学、心理学、军事学、文学等等。
虽然这是一本知识容量极大的书,旁征博引、见解独到,但是初学者不难从其清晰的框架中,抓住一条主线——我们队伍中最大的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
这个时代,人们往往会在争权夺利的执象外求中迷失自我,忘记了“认识自我,打造自身本领”才是一切立足的根本!
具体说,知识付费也好,开课赚钱也好,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在大量消费中,人性越来越物质化,人与人之间的温度和信任感会越来越低。
按照未来学家的预测,最终人类会成为消费机器。就像《机器人总动员》描绘的未来场景那样,人不再具有情感和创造力,成为了机器人控制的流水线下的奴隶。
如果有这样一本极具说服力的书,帮助我们找寻本领提升的方向,回归高幸福感的生活,从物质化的生活中走出来,走到田园、大海、自然,走入丰富的内在情感活动,为何不推荐给大家,让大家早点熟识呢?
上文提到,《本领恐慌》这本书是大书、奇书,如果让初学者直接学习《本领恐慌》,难度会比较大。
从我本人的阅读体会来说,首先,阅读者要非常爱看书;其次,要对作者王小平有信任感;还得会读书,会思考,会破和立等。
这几年,我不仅看了这本书和相关的几本书,还在线下和她交流过,也多次受到过她的指导,然后我构建了一套符合思维导图规则,满足“整体主义”和“简化主义”的知识体系。简单说,就是制作了一张精要的本领地图,如下:
如果说这本书是对国人本领恐慌的最优解,那么这张图就是最优解中最优的入门资料。
我们不能停留于《本领恐慌》,还得看王小平看过的资料,修炼她练过的本领,比如最根本的就是自信心,逻辑化表达,快速记忆,创新思维,观察力,想象力等。
按照她的提示,我从最根本的本领开始修炼,把关键书籍分阶段,一一画成思维导图。按图索骥,抓住一切机会操练。
当阅读力、记忆力、思考力、创造力、写作力等提升了,自学能力和意识提升了,进步就会越来越快。
当展示出这幅图,以及相关的书籍和电影,想必就提供了一种非常可行的解决方案。
演讲展示的多种维度体现在服饰、动作、声音、PPT、场景等方面。
这次演讲最大的突破就是弱化了PPT,强化了动作和语气。
从动作讲,如果演讲者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姿势“讲、讲、讲”,那将多么乏味。
回顾看过的演讲,王德顺老人的演讲令我印象深刻,他将形体艺术和演讲结合,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享受。
受到他的启发,我联想到自身的杂耍球特长,并且在杂耍中,我感到了思维的活力,找到了杂耍球和思维导图之间的联系:
1、动态感;
2、系统性;
3、实操性;
4、直观感。
演讲者通常都是用PPT来调动听众视觉机能,如果有杂耍优势,何尝不能利用上?
另外,当我们放下了精美的PPT,将关注点更多放在身前的听众,而非身后文字,演讲的及时性效应才能最大发挥——及时的观察,及时的调整,及时的响应。
演讲者虽然站在舞台上,但是和听众的心灵之间却是零距离的。
讲者的心会问:
1、他们真的明白了吗?
2、他们真的感兴趣吗?
3、他们真的会行动吗?
……
听众的心会回答:
1、是的,很清楚。
2、很有兴趣。
3、我会尝试!
……
多维度考虑,是让演讲者和受众合二为一的秘诀。也是很容易利用的点。
有些人擅长唱歌,有些人擅长武术,有些人擅长魔术......
每一个都可以尝试将跨界的能力,整合到演讲中,为演讲带去一份新意,一点想象的空间。
我们大体可以将其称作:不按套路出牌的套路。
以上详细讲解了说服制胜的四大点和若干小点。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运用、评估和创作,我将以上重点,制作成为了一页纸,供大家参考和自检。
任何学习最终都应该输出一份《自检清单》。
在我们的演讲没有熟练化之前,这份清单可以很快暴露出我们的问题,对照改进,就可以快速提升。
在我们熟练演讲之后,这份清单也便于传递给更多需要的人!
小小善举,也许就能够解对方一时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