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他的16鼎“巧生炉”在世博会中国馆展出,苏州寒山寺方丈秋爽大师,将巧生炉作为供佛礼器。台湾星云大师到访寒山寺时更是特别收藏了“巧生炉”。
▲“巧生炉”在世博会中国馆展出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见了“巧生炉”也不禁赞叹:“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然而,有人说他是一位仿宣德炉高手,他做的巧生炉可瞒天过海文物专家也难以辨别,也有人说,他是在创造一个新的铜炉时代,从仿炉高手到被人模仿的炉文化大师,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的炉究竟有何不同?
江南水乡苏州,手工艺兴盛,陈巧生出生在一个世代行船做流动买卖的铜匠家庭,当年陈巧生的爷爷奶奶来苏州讨生活,拆了被褥做成两幌帘开始了苏州乌篷船上的铜坊生意。
到了父亲一代两耳不闻世间事一心只铸铜香炉,慢慢地,陈氏铜坊从一条来苏州讨生活的乌篷船发展成苏州首屈一指的铜号。
几十年后社会变革经营45年的铜坊关闭,但也正是这一年陈巧生出生,“不知父亲是说我生得太巧不用做铜匠了,还是说铜坊关得太巧了,刚一关我就出世了!”没有了铜炉坊年幼的陈巧生仍旧延续铜匠手艺,挑着铁锤和风箱走村串巷给别人打铜器,打一件4斤重的铜器收客人4斤半铜多收的半斤就算我的人工但从不收手工费。
16岁开始,父亲就同意他“单飞”,从此他用一条小船、一副铜匠担和他爷爷一样差不多走遍了江南的大小县城,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大批台湾人寻找失散的宣德炉,让苏州这个造炉之地刮起了仿制的风气。
“那个时候我跟古玩界开古董店的有沟通,她们就说小铜匠你试试看这个东西(宣德炉)我们卖掉一个就少一个,因为不再有了你是一个铜匠嘛,你看看是不是能把它恢复起来打上那个大明宣德年制的款。”
这一句掺杂恳求与挑衅的邀约,正式开启了陈巧生的造炉之路。
自古以来,焚香、茗茶、插花、挂画被称为“人生四雅”,其中香炉文化源远流长,自汉代的博山炉开始到唐宋的陶炉再到明清被誉为,“明代文玩之首”的宣德炉。宣德三年(1428年)暹罗国使者为贫铜的大明送来了数万斤黄铜,当时皇帝明宣宗极为欣喜,命人将数万斤金灿灿的黄铜化为铜水,聚集天下能工巧匠协力打造了三千件香炉,这不仅促使明朝铜炉鼎盛,这些香炉还让后世收藏家心心念念。
▲明宣宗朱瞻基
在明宣宗的亲自参与设计下,宣德炉以其臻于完美的造型与皮色,成为一种足以垂范后世的铜炉,五百多年来引得匠人争相模仿,以至于“宣德炉”几乎成为铜炉的代名词不管哪个朝代制作的铜炉都愿意称自己为“宣德炉”,但由于历史原因,宣德炉的技艺一度失传。
“世界上原来还有这样别致的铜炉,当时少年气盛,说能仿,但是真正仔细研究下来我就没底气了。“陈巧生说起当年跟宣德炉的缘分,依然感慨不已。
然而,陈巧生并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从第一眼看到宣德炉画像开始,他就决心要仿制这种铜炉,为此,他潜心研究古籍在家建起小柴窑,几乎足不离炉地捣鼓了整整十年。想复原宣德炉,失蜡法是关键“我研究了几年古籍弄清了明清铜炉的铸造工艺,有陶范法和失蜡法两种,其中失蜡法难度更大,多用来制作复杂的器型。”
所谓的失蜡法,其原理是利用冷却蜂蜡做成模型,经过多次挂沙、加热烘烤后融化以铜模换蜡模原理简单,但实际上一个铜炉从制作模具到皮壳着色,短则三个月,长则一两年。
铜器的雕刻刻刀并非施在铜上而是蜡上,以蜂蜡塑成所需铸造器物的蜡模,一个蜡模成就一个铜炉蜡的形状代表了铜炉最后出炉的形状。
陈巧生的博山炉不仅是做一个形,更主要的它出烟的效果,要像云雾一样在山峰里面一点一点地展现出来,这是对陈巧生雕刻技术的挑战也考验着他对风力学的研究,“这个开出烟的洞口怎么进风怎么出去,这个都要考虑好”。
雕刻成型外面用耐火的泥沙包裹,加热烘烤至蜡模全部熔化流失,让坚硬的泥沙层形成一个中空的外壳。
往里浇注铜水冷却后将外模敲碎,便得到一个初步成型的铜器。
传统的铜器制作模具由两半拼合,连接线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在陈巧生的失蜡法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运用此法,再复杂的器形都有办法铸造出来,春秋战国时期那些精雕细刻的青铜器之所以可以惊艳后人就是因为采用了这种方法,陈巧生铸炉采用的也是失蜡法。
原理看似简单,但其中却包含着极为繁复的工序,陈巧生也是试验了多年,才把这种失传已久的铸造方法重新寻找了回来。
“我的雕刻的台子就在我床边上累了过后马上就睡觉,睡觉的时候看到这件作品,哪个地方不对起来还要挖一刀还要再看一看”
“宣炉最妙在色……正如女子肌肤,柔腻可掐”,金属的质感却泛出柔腻如肌肤的光泽,为了达到这种细腻程度,需要对铜进行反复冶炼。
据说,宣德炉在冶炼时明宣宗前去参观,工匠认为只要反复炼六次,铜器就自然会泛出宝光。但明宣宗还不满足,他让工匠炼十二次,加倍提纯如此得到的精铜只有冶炼前的四分之一,陈巧生恪守古法以十二炼提纯黄铜其纯度丝毫不亚于古代。
想要恪守古法,然而并不容易,在十年寒窗苦练中曾经有一次陈巧生做好十几个炉打磨的很漂亮。但正好那个时间是中午时间陈巧生妻子吃饭回来一看,十几个炉子都拼成铜水了“我一下子就瘫掉了,所以啊,我一路走过来碰到的事情啊,那是太多太多。”要对抗的除了失败,还有外界的不赞成。
▲陈巧生太太
陈巧生太太说:“八、九年,在家里不停的研究,家庭经济基本上靠我支撑外面的人都讲他做这个东西没出息的小铜匠做出这种香炉没人要。“第一个宣德炉复制品,历经八年时间在陈巧生手里诞生,当时的文物专家错将陈巧生的仿制品鉴定成了真文物,自那以后陈巧生便在文玩界声名大噪。
这之后,有位商人拿着宣德炉带着客户,来他这里鉴真这位商人甚至拿出5万块佣金只求陈巧生说一句话,他手上这个宣德炉是个真货好做成这笔买卖,结果陈巧生看了眼,说,这个铜炉是个仿品。更巧的是,这个仿品还是他20年之前的作品,结果,因为这事,黄掉了商人的生意,还常常被人埋怨不会做生意。
明明可以动动嘴巴可以挣钱的事情,陈巧生和他的妻子都相信铜匠人的德行更重要,为了防止被人拿去当古董骗人,生性厚道的陈巧生,将自己的名字打在炉底,落着“巧生款”的宣德炉因此被藏家称为“巧生炉。”
在仿制品泛滥的局势下他不着眼与现在的成就,因诚心的品质打破仿制格局,不经意间创造了“巧生炉”,2000年后陈巧生不再醉心于仿古,而是开始着力于设计新的器型,至今经他手雕刻出的香炉超过三千复原宣德炉体色十几种。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铜炉文化和香道文化,2013年陈巧生私人出资建造了巧生炉博物馆,这也是中国首家以铜炉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内的陈列品,从汉代博山炉到明代宣德炉的仿制品应有尽有每年自费200多万的资金,与大量时间的维护,每天来观炉闻香的人却没有几个。
有人问他值不值?陈巧生回答得干脆利落:“这不是值不值的问题,我不仅要建铜炉博物馆还原铜炉历史,还要拍电影把制炉人的苦乐辛酸展示给世人。”
一个人一个时代,他被誉为“中国铜炉第一人”穷其一花甲“圆了一个小铜匠的梦,也将他对炉与烟的感悟熔铸进每一只“巧生炉”中,十载的潜心钻研终于使古法技艺得以复原,并发展出令人瞩目的“巧生炉”以一家之力续写了中断多年的中国香炉史。
但现代技艺革新,3d打印时代来临复制一个宣德炉是件很简单的事情,穷其一辈子研究宣德炉的价值究竟有何意义?陈巧生,他是在一昧复原古代工艺还是在创造一个新的铜炉时代?他究竟是一位瞒过文物专家的仿炉高手?还是从仿炉高手到被人模仿的炉文化大师?
文章资料来源参考:《了不起的匠人》第二季第二集《一甲子的小铜匠》2015年第八期国家地理中文网《收藏:铜炉》《苏州巧生炉 续传中国铜炉史千年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