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读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铺》,读完一遍,感觉到的迷糊不是一星半点,书里的这些人物怎么就交集在一起了呢,这时间怎么一会前一会后呢,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啊!
于是,不间断有了第二遍第三遍,终于整理出来一个能安抚自己强迫症的时间轴。这一切原来是这么发生的啊!
将自己写的“事件草稿”整理完的那一刻,不说大话,仿似真的感觉到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着“爽”,是那种 把别人的知识悄悄变成自己的了那种窃喜。这一份平淡无奇的时间轴就这么悄悄的教会了我“书是该这么读的”。
通读
就像去买一件衣服时一样,总得摸一摸看一看,然后试一试,才能知道是不是合适,是不是喜欢。读书也是一样。
通常选读一本书,或者大众推荐,或者需要,或者随机,如果是因为内需,就更需要对书本先进行大致了解了。
一,书评,是最有效的了解方式,从书评中我们能立刻捕捉这本书是不是想读的,是不是“合身”。
二,目录,每本书的总领所在,作用不言而喻。
一旦确定,并开始读书之后,可以先不要多想,把文章完整的顺一遍,在有问题,或想深究的地方,做上标记,等待第二遍去解决。
读《优秀到不能被忽视》的第一遍时,有些头大,觉得这书有些晦涩难懂,但是硬着头皮读完了,却意外发现,虽然很多小点不能很明白,却大致理解了整本书想表达的观点和它的珍贵,引起我一定要深挖下去的强烈兴趣。
这就是书本的魔力,也许一开始觉得无聊、难懂,继续读下去,就会发现简直别有洞天啊。
好,《优秀》的第一遍,确定两条:
1,盲目追求激情,是个糟糕的建议;
2,在工作中,人们真正需要的是:控制力,胜任感和归属感。
重读
第二遍刷书,对于第一遍已经理解的部分,可以速读;将重点放在那些做了标记,想要弄懂或摘抄的部分。
《杂货铺》里,我着重记录所有事件的发生顺序,参与人物,以及主要事件。
《优秀》里,主要搞懂作者目录里专门分的三大块:控制力,胜任感和归属感各是什么。
第二遍的生涩度明显减少,读起会有一种痛快之感。如果遇到还是不能理解的地方,着重标注下来,或折好角,等待第三遍的解决。
在这期间,如果有所感,一定立刻写下来,想法都是转瞬即逝的,我们怎能错过这思如泉涌的瞬间呢?记录下页码,写下自己那一瞬的想法,等待最后的复盘。
好,《优秀》第二遍,确定三条:
1,通过刻意练习,持续积攒职场资本,主动打造工作激情;
2,所追求的自主力,应以过硬的职场资本为前提;
3,伴随激情,由不断实现的小突破中找到自己的职业使命感。
定位
通过第二遍的理解,或者各种拓展和查阅,于第三遍中专门去解决那些遗留下来的问题,并且对这三遍得到的关键点,进行简单的复盘。
所以第三遍读完,可以起草读书笔记了:
第一部分,书名、作者、日期;
第二部分,金句、金段摘抄;
第三部分,对第二部分或其他内容的延伸思考。
《优秀》的草稿读书笔记写完,其实能得到的最核心内容就十一个字:优秀的职场资本才是关键。
总结
将自己在书里划出来的,写下来的草稿,进行归类、凝练和总结。
其实归类也是一个很好的消化知识的途径。归类,必须认真的研究每一版块,达到心中有数,才能精准的“合并同类项”,真正吃透一本书。将几页纸认真浓缩精华到一张纸,也是令人兴奋的成果。
至于总结,因人而异咯,可以是草稿的升级版,可以是思维导图,可以是摘抄+感悟,等等等等。不拘字多字少,内化成自己的了,才是最重要的。
读书,一个人人都认为重要的事,一件能愉悦自己的美事,一项乐事。
泡一杯清茶,一缕阳光,一杆笔,一张纸,看书中“颜如玉”,享生活“黄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