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春走过,在书本里夹花瓣和叶子,读爱情诗,做梦,幻想爱情。青春真是美好。打动人的何止是岁月,而是岁月里溢出的馨香。
年轻时候喜欢读三毛的作品,以至成了生命中的烙印,多年以后,三毛的名字像一个暗号,帮我找到知己。也像三毛一样留一头长发,当人们说我像三毛的时候,沾沾自喜。
把三毛的书夹在课本里,宁可荒废了功课,也要跟着三毛哭,跟着三毛笑。那片遥远的撒哈拉沙漠成了我们这些生活在狭小的区域的女孩的圣地。如果有可能,我们愿集体奔逃到撒哈拉。
三毛以她奔放的个性和童话式的爱情,在紧靠着海边的沙漠,给我们搭了一座梦中城堡,我们都在城堡里找到了自己的房间和位置,舒适、享受,情思飞扬。这就是读书的魅力吧,作者把自己的世界呈现给了大家,在某一点上抓住了读者的命门,读者就像接通了电源一样,激动,战栗,内心明亮,眼神痴迷,一幕幕情节在脑子里幻化成电影大片。我们没有去过撒哈拉,但我们跟三毛生活在撒哈拉。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美好的旋律中总是回荡着悲伤。
少年失学,自闭,后自投门户,做文化学院的旁听生,在德国艰苦求学的青春女子,西班牙雪夜里挥帽远去的少年荷西,大胡子男人的沙漠痴恋,永远睡去不再醒来的爱人,以及后来的万水千山走遍,一幕幕,耳熟能详,甚至过目成诵。
三毛真挚,爱了,就是滚烫的。对大学时崇拜的同学,后来的网球教练,都曾全情投入,一旦失去,就痛彻心扉,这也是她两次出国疗伤的原因。
她善良,对当地妇女和老人竭尽所能进行帮助。这是我们所想的,却没有做到的。
她热情,哪里都有忠诚于她的朋友。
她勇敢,独身一人行走于世界的喧哗和冷寂处,走进一个个故事中。
她对世界充满好奇,这也是成人世界里所稀缺的。笔下充满了异域风情,巫蛊,早婚,心湖,沙漠战事,荒山之夜,叫做脸狺的鬼魅,玛丘比丘的神秘谜城,只有走进了生活,才发现世界的斑斓。一个过客,难有真切的感受。
在她身上呈现着我们所羡慕的东西,我们纵然有时间,有金钱,甚至四处去旅行,但是没有收获,没有故事。我们有足够的人生长度,却没有足够的人生宽度。做一个有故事的人首先要有听故事的耐心。故事里永远有一个自己。
羡慕有一个和她情投意合的丈夫,送骆驼头骨做结婚礼物,一起去窥探当地人洗浴,关注沙哈拉威人的命运,帮助闭塞落后的原住民。一起疯,一起唱,一起在星空下许愿,一起在深夜里喃喃低语:我爱你,我的撒哈拉之心。
其实只要有一个爱人相伴,我们愿把千山万水走遍。何必每天铜墙铁壁,刀剑相向,发掘生活中的点滴乐趣,像三毛一样“驯夫”有术,即使日子艰难,只要他用一块绵软的旧布给她扎成漂亮的头巾或是替她擦泪,她可以不要LV和爱马仕的,
几十年过去,《橄榄树》的节奏依然回响,泛黄的《三毛传》依然在翻。“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流浪,流浪远方。”不再是幻想一头长发,一袭白裙,去山清水秀大漠孤烟处流浪的年纪了,但千万不能活成无趣无味的心灵乞丐。
读一本书,寻找一种情怀。
三毛,当长活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