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全篇都是“我”和N先生关于辫子的议论,鲁迅没有用直接叙述的方式,而是采取了曲折迂回的手法。从一开始满大街被迫挂起的五色国旗,说明了一个政权和另一个政权的标识。
其实服饰、头发,往小了说是一个人的喜好,但在那个年代却同旗帜一样,成为了一种革命的形态。旗帜肯定会且有标识性的意义,但头发也被赋予了这样的形式,对不论是鲁迅那个时代,还是现代社会,都是非常荒谬的,可它却真实存在过。
从我国儒家经典《孝经》起,说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只是说一个人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哪怕一个头发丝都应如身体器官一样珍贵,我们要认真对待。而清朝满族人却将头发当作和一种象征,逼迫汉族人留辫子,经过三百年来的习惯,千百万人将这种习惯形成了强大的势力。
鲁迅从留学日本时通过自己剪辫子,受到反动势力的抵制,在这件事上与他们发生的摩擦与矛盾,无论是在日本的清学生眼里,还是回到中国,在旧社会统治的眼下,都受到了歧视,被人当作不齿的事。鲁迅受到重重的阻力,却也在不停地影响着他的学生。他的学生慢慢地也学起了鲁迅,开始剪起了辫子,再后来形成了新的风气、新的习俗。这就可以看出,鲁迅的改变是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不知不觉中带来的改变。从一开始的不适应,不习惯,改变的人多了,改变的次数多了,也就没有谁会在意是谁带来的改变,是谁在不断磨砺中悄悄将这些渡过。
头发上吃过的苦、经历过的波折,都是鲁迅将其在无声无息中将人们所影响,就如他用文字、用精神来影响着每个人。这里面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符号,他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笔调,纪念那些被世人忘掉的先驱者,激起动荡年代迷茫而痛苦的人们的思想。
“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
这句就是鲁迅对人们忘却先驱的严厉讽刺,写出了革命都们的落魄孤独,借由先生之口抒发自己对愚昧民众的强烈不满。其实兴,百姓苦,亡,也是百姓苦。那作为下层民众更应该团结起来,不然只有被压迫的命。
“我于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们骂得更利害。”
从头发到服饰,当时社会的舆论方向开始变了。可却是由服饰看出的改变,这就同头发一样,这些在平时是各人喜好的事,那时却能改变一个社会的风向。
这就如同一根手杖,指哪就变成哪。这手杖掌握在统治阶级手里,提示了他们的丑恶嘴脸。
“再见!请你恕我打搅,好在明天便不是双十节,我们统可以忘却了。”
本篇全文都流动着愤激的情绪。民众为什么忘却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呢?那景象又确实让人觉得痛心。N先生不免为那些在革命中牺牲的故人们而深感悲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