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
做什么事都没有热情,做什么事都觉得无聊,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了。特别羡慕那些有梦想、有目标的人,即使每天奔波劳碌、即使很累,但总感觉他们心里是快乐的。
在五年前,我就是这样的状态。
工作一成不变,热情消耗殆尽,上班有活儿干活,没活儿就刷刷微博上上网,到点下班回家看片,周末要么跟朋友约个饭,要么家里蹲当宅女。
当时特别羡慕微博上一个叫休闲璐的女生,不管遭遇到什么每天都热烈地生活,就像在废墟上肆意绽放出的一朵花。
相比之下,我的生活就是一团渣,苍白之极。可怕的是,我明明对这种状态不满,却还是日复一日在这个自己都厌倦的轨道上爬行。
经常临渊羡鱼,从不退而结网。时间,就在纠结中慢慢溜走了。
02
后台看到一段长长的留言,应该是位新妈妈。
她说,不知道是不是对现在的工作产生了厌倦,但是心里又惧怕改变。每天都不能静下心来去做事,心里面对现在状态不满意,又无力去改变。
她还说,很怀念以前在大学的时候,为了排练一个小品每天都在琢磨,和同学一起沟通。那时候心里面像燃烧了一把火,很有冲劲,但是现在找不到那种目标了。特别是有了家庭孩子以后,好像每天都在维持心中的一种平衡感。
我好像看到了五年前的自己,唯一的差别是,那时候我还没当妈。
03
从一个已经熟悉的轨道跳出来,是需要勇气的。
眼前这条轨道,虽然风景不怎么样,但目的地很确定,你甚至知道车会开多快,会在哪一站停。
换一条轨道,风景好不好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不清楚,你会跟谁同路更是个未知数。搞不好,还会脱轨。
但是,你不能为了一个看起来确定的未来,就忍受当下并不满意的人生。
自己都不愿追求,就一定得不到想要的美好。
04
从下决心改变到真的做出努力去改变,我花了半年的时间。
那半年里,我就干了一件事,把【想】变成【做】。
因为我意识到,人生大部分的不如意都是在给又懒又怂的自己找借口。
要么懒得思考,只会四处去问【我该怎么办】;
要么知道该怎么做,但是临到那一哆嗦就犯怂,脑子里百转千回,始终迈不开行动的那一步。
就像一只青蛙蹲在井里,盯着头顶的那片天空,长吁短叹:哎,我什么时候才能看看外面的世界啊。
第二天,它仍然坐在相同的地方,保持着相同的姿势,连蓄力一跳的意思都没有过。
05
有的人会说,我确实想跳出那个井,只是苦于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不知道从何做起。
分享个自己的故事。
我当初决定从事业单位辞职的时候,并没有特别清晰的目标,只是按照常规的职业发展路径,开始在企业里找品牌公关的职位,准备跳槽。
搜了一圈下来,发现大事不妙,人才市场上没什么竞争力,就开始想办法弥补背景和能力的短板,选择了回炉学习。
之后的发展也是完全出乎意料,直到春节前,我的职业目标才逐渐清晰,方向才更加确定。
我们又不是神仙,掐指一算就知道该走哪条路,该上谁的车。
方向选择确实比盲目努力更重要,但是提升选择准确率是个需要刻意练习的能力。
你只有通过实践、通过小规模试错来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验证自己的判断,才能慢慢具备预测能力,也才有可能画得出一张足够精准的人生地图,指引自己前行。
井外又不是诛仙台,先跳,就对了。
就算是诛仙台,搞不好你跳完就飞升上神了呢?
06
一帆风顺只是个美好愿景,一旦你开始试错,就会遇到个巨坑:负面情绪。
表白却被十动然拒的尴尬、挫败;
日更粉丝反而负增长的失望、纠结;
精心准备的方案被驳回的沮丧、自我怀疑;
跳槽结果跟新团队格格不入的懊恼、郁闷;
……
每一件不如意的事儿,或多或少会产生负面情绪,这些情绪都有可能成为刚刚鼓起勇气、决定做出改变的你,停步不前的理由。
说服自己去改变,可能需要100个理由,而放弃改变,一个就够了。
07
我们的日常行为会受两种主要力量的影响,一个是情绪力量,一个是理性力量。
这两种力量很少和平共处,大多数时间都处于对行为控制权的争夺状态。
理性力量占主导权的时候,我们可以很好地处理各种日常事务,作出相对更优的决策。一旦情绪力量太强大,理性力量直接就缴械了。
有一句话人人都知道,冲动是魔鬼。如果任由情绪力量控制自己,就等于放弃了理性思考的能力,成为了情绪的奴隶。
但是这样不对呀!
我才是自己的主人,情绪是为我感知这个世界服务的呀!
那为什么还会被情绪控制呢?
因为情绪源自人性本能,是一个舒适区。
就像孩子们看到彩色的糖果就会笑,你把糖果拿走了就会哭。孩子根本不会考虑拿走糖果的人是什么目的,糖果是什么牌子,原材料是不是安全,是不是对身体有益……
相反,理性思考得跳出舒适区,认真思考一些问题,才能作出最优决策。这也是个需要刻意练习的技能。而每个人都知道,刻意练习是很累的。
但是再累也要明白,每一次失败都是淬炼预测能力的绝佳机会,放纵自己沉溺在负面情绪里,是前行的大敌。
08
从负面情绪里爬出来的方法很简单,六个字
察觉
移情
行动
前几天看到一篇管教孩子的文章,里面说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有一个方法,让他开始思考,因为一旦开始思考,原先缴械的理性力量就会被唤醒,重新掌握主动权。
正好我家有个叛逆期的小娃,可以用来现学现卖。
昨天晚上,小家伙因为看动画片的事儿跟我撒泼打滚,我拿出来他最喜欢的那个绘本问,你想先看恐龙的故事,还是先看牙齿大街的故事?
他愣了一下,看了看绘本,含着眼泪说,牙齿大街。
要不要看动画片这个环节就这么跳过,我们直接进入了讲故事环节。
迪士尼有一部动画片《头脑特工队》,拿了奥斯卡最佳长片,讲的是在大脑里有五个情绪小人来决定人的行为,特别形象地展示了情绪的产生与变化过程。
我们可以把情绪力量和理性力量也看成两个小人,当察觉到自己被情绪小人控制的时候,就召唤理性小人蹦出来,提个问题,让自己开始思考,然后把情绪转化成行动的能量。
工作中犯了错误被批评,丢人、挫败、失落。
等等,为什么会犯错误?怎么弥补损失?下次怎么避免?
丢了钱,生气、埋怨、沮丧。
等等,为什么会丢钱?怎么弥补损失?今后怎么避免?
失恋了,伤心、郁闷、失望。
等等,为什么会失恋?怎么修复伤痛?下一段恋情怎么做更好?
嘿,你发现没有,这是个套路。
觉察情绪--三个问题--开始行动
强行把情绪的戏份换掉,一开始会有点难,很有可能你开始问三个问题的时候,情绪小人会拼死反抗,“别想把老娘赶走”。没关系,你可以继续问,直到把这个自称老娘的家伙烦死,你就赢了。
随着情绪控制能力提升,你很快会发现,咦,决策水准也跟着进步了。
09
坐在井底的青蛙终于开始试着往上跳。
一开始,他的身体根本不听使唤,不是撞在井壁上,就是重重摔在井底。他有点沮丧,觉得自己这样很苦逼,坐在井底每天笑看云卷云舒不是挺好的么?
理性小人马上蹦出来连抛三个问题,为什么会撞上,怎么避免,下次该如何做。
慢慢的,青蛙的跳跃动作越来越标准,每跳一次都离井口近一点。
有一天,青蛙照往常一样蓄足力气纵身一跃,眼前突然大亮,有个声音对他说,
Welcome to the new world。
10
写在最后的话
今天去参加【超级个体】的巡讲,古典老师说,每个人都可以成长为自己的模样,他用了一个词:Make yourself,这意味着成长是一个主动控制的过程。
前几天和莎丽聊天,她觉得我现在状态不错,生活很充实。
站在当下往回看,鬼知道我都经历了些什么,才能写出这么长的一篇文章。
幸好,我还挺喜欢现在的模样。
你呢,喜欢自己现在的模样吗?
—END—
▼
我是张小桃
2017
MAKE YOUR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