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孩子做事有板有眼,有始有终,把自己照料得妥妥当当;而有的孩子却丢三拉四,虎头蛇尾,总要老师、父母跟在后面操心。这便是最常见的“秩序感强”和“秩序感弱”的表现。
“秩序”在现代汉语中的解释是: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而“秩序感”是指:个体对事物的顺序,包括时间的先后、空间事物排列摆放,以及对环境中的规则、要求的感知,并在行动中能合理安排顺序、自觉遵守规定的能力。
秩序感发展好的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怎么做,谁先做、谁后做;而秩序感发展不足的孩子会东一榔头、西一棒,需要不断督促和提醒,生活混乱无规律。秩序感发展良好的孩子长大后能轻松规划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快乐、有效率;反之则会荒废光阴,影响生活质量。
“秩序感”对个体来说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呢?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曾经说过:0-4岁是秩序感发展的关键期。由此可见,“秩序感”也是自小开始,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培养的。
一、培养孩子秩序感从最细微处着手
俗语说:“细节决定成败”,秩序感的培养落到细微处,实际上就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例如2-3岁的小朋友,在他们还不太会照顾自己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进行秩序感的培养了。如:午睡时,你帮他脱下衣服,告诉他:脱好的衣服放在脚边,鞋子并拢摆在床脚。他便知道,鞋子和衣服不能乱放,而是有固定位置的。小班了,幼儿渐渐学会了穿脱衣裤,这时,孩子不仅要能将鞋子、衣服放在指定位置上,还要让他们知道,午睡和起床时先脱(穿)什么,再脱(穿)什么最方便。如:先坐在床上脱鞋,再脱裤子,这也是一种“序”。及至中大班,孩子穿脱衣服已经比较灵活时,可继续增添要求。如:走入寝室(或走出寝室)第一件事该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一段时间的梳理以后,幼儿就会形成关于“入睡”(起床)的这种“序”。
其实在生活的每件事情当中无不渗透着“秩序”的因素。比如:饭前洗手的几个步骤(拧开龙头、冲、擦肥皂、冲净、擦手)是一个“序”;锻炼后进入教室做什么(入厕、洗手、喝水)是一个“序”;离园时该怎样整理(收玩具、架椅子、道别)也是个“序”。 如果引导孩子把生活中这些细小的“秩序”管理好,那么班级的纪律也变好了,孩子的安全也有了保障,我们平时所说的“抓常规”,不就是在谈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吗?
二、培养秩序感要赋予孩子知情权
每个幼儿园都有作息时间表,为孩子制定了有规律的生活时间,这对培养孩子的秩序感是大有益处的。但在某些时候,这些规律常常会被打乱。如:突然阴雨,室外活动进行不了;或节日前编排节目时,孩子会出现骚动、混乱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老师们往往会说:“太兴奋了”。其实这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一套“序”被打乱了,而新的“序”又没有建立起来。
生活总会有变化,规律也不是铁定不动的,打破前面一个秩序再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生活规律是经常要发生的事。遇到这种情况时,可提前几天告诉幼儿原因以及新的计划;就算是突发性的改变,也要告知孩子临时的方案。朝令夕改,遇事三变,会令孩子茫然不知所措。只有让孩子做到心中有数、给他们心理准备期,情绪才不易受到影响。
幼儿园的孩子还不认识课程表,因此在每天早晨,老师要口头告知幼儿这一天的活动安排。形成习惯后,幼儿都知道星期几要上什么课,早早把学习用具准备好,课前准备变得十分轻松。
给孩子知情权,给孩子透明度,是帮助他们建立新“秩序”的关键。
三、培养秩序感要给孩子创设整齐有序的物理环境
如果前面所讲的两点均属于“时间”上的“序”,而这点就是“空间”上的“序”了。
“空间的秩序”是指什么呢?
教室内,一切物品的摆放都是有固定的位置的。数学区、美工区、音乐区、表演区每个区域相对隔开,而区域内的物品也都在自己的“家”里。另外,教室内的墙饰或悬垂吊饰,也需要按规律和顺序布局。每个区域可供几人玩,该区域内物品数量大致有多少,这些平常列为游戏规则的规定也是“空间秩序”的一部分。物品的摆放一旦定下之后,就不要轻易变动,给孩子固定的印象。如果有改变,要及时告诉幼儿。
小班时,可先让孩子们参观教室,了解东西摆放的位置,通过“送玩具回家”等巩固幼儿对物品摆放位置的认识;中班时,不仅让幼儿送归物品,还让孩子帮老师一道整理;到了大班时,值日生不仅送回物品,而且要整理清点。
那些丢三落四的孩子尤其需要这方面的练习,让他负责管理一些东西,这种责任感会督促他思考,有助于促进孩子秩序感的发展。
四、培养秩序感要求教育者预先心中有数
这是培养孩子秩序感的前提。无论是家长或老师,在要求幼儿做事时,都要心中有数。即:细化要求,分步骤进行。如:让孩子把图书收拾一下,不仅仅是说“你去把图书理齐”就行的。首先要细化:“小书归小书,大书归大书”;其次要给孩子一个操作步骤,如:“先把图书都摆出来,然后小书和小书归在一起,大书和大书归在一起,最后将书抓起镦一下。
又如:进餐后要求孩子做3件事:漱口,放碗,擦嘴。但这只是交代了一个步骤,具体怎么做还要细化。例如漱口(放小半碗水,喝一口,在嘴里漱漱,吐掉;再喝一口,嘴里漱漱,再吐掉;漱3、4次就可以了)。
虽然这些细化的要求使幼儿园的工作显得很琐碎,但在孩子建立秩序感的初期却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秩序的“网络”内化在孩子心里之后,班级的管理就变得非常轻松。
五、培养秩序感要让“秩序”从孩子中来
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生长、发展规律,每个个体也都有自己内在的秩序感。过多的要求和干涉都会影响孩子自身秩序感的生发。因此,培养孩子秩序感时不能只是成人教幼儿做,而是通过和孩子的谈心、讨论,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建立自己认可的秩序。如:孩子刚从户外活动回来时,往往兴奋不已,说说闹闹,不知该做什么事情。通过和孩子讨论:进入教室应该做哪些事情?哪件先做?哪件后做?为什么?孩子经过思考后,知道了按一定的次序做事情,既节约时间又方便,而节约下来的时间可以做“好玩”的事情。由于这个“秩序”是幼儿自己认可的规则,在执行这个要求时,孩子就比较顺从,因为那是从他们自己来的。
这是一个让幼儿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以及下次再遇到这些事情时该如何做的过程。也就是让孩子“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讨论后再帮孩子提炼要求固然麻烦,没有老师直接要求那样来得快,但这为幼儿提供了一条思路,以后做事时,他们还会沿着这条思路考虑开去。教育者所授的不仅是“鱼”,而应该是“渔”。“渔”即是一种方法,做事的方法、思考的方法。
六、培养孩子秩序感要求教育者有恒久的耐心
“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话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但从一个行为到一种习惯,这中间是个漫长的过程。幼儿一次能把东西放回原位很容易,但要孩子一直把玩具归放得整整齐齐、做事细心周到则比较困难了。有的研究说:一个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但在实际观察中,却发现习惯的养成远远不止这个时间,“21天”后的反复很大。如果不经常提醒,幼儿很容易回到以前的“老习惯”上去。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这个习惯,过程中需要教育者坚韧的耐心。
环境的秩序也需要每个成员共同的维护。蒙特梭利教室中,秩序无处不在,孩子们在秩序的环境中,自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会逐渐融入这个秩序的环境。蒙特梭利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帮助孩子快速适应这个秩序的环境,并建立孩子自身内在的秩序感。
出于安全的考虑,我们规定幼儿在教室内不许疾跑。但对于有些好动的幼儿来说,遵守这个秩序很困难。于是,在孩子每次犯规的时候,便提醒他重走一遍,再犯,就再重走一遍。一旦发现孩子有些厌倦了,可仍旧遵守不了规则的时候,便要采用一些艺术化的方法了。如:在地上贴上小脚印,每次踏一步,提醒他们小心慢行。最后,幼儿终于能够记住并且自觉遵守这个规定了。
其实,“秩序感”,既是一种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能力,也是一种处理事情的思路,又是一种规则意识的养成,还是一种人和事物关系的建立。
人格是个整体,各种品质间相互交叉、互相制约又共同成长。培养幼儿一种品质时,实际上已经和其它方面通融起来。抓好一点,不断细化深入,由点及面,一个健康、有秩序的孩子就培养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