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50+的有趣生活 NO .9---2019
01
“严父慈母”家庭
和好友薇闲聊,她说起她老爸,一脸无奈。她说“我坚决反对“严父慈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后遗症太多”。
他们家两儿一女,她是唯一的女儿,夹在中间。爸爸以前在工厂是个领导。在她的印象中,她爸大多忙于工作,回家除了吃饭、睡觉外,就是“训人”;
当然对象主要是他们三个孩子,从学习到生活日常,没有他满意的,大多“掉个脸”,永远能找到你做的不好面。
所以,他们兄妹三个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爸爸去上班”、“爸爸多加班”;
爸爸回来了,就是“旧社会”“恐怖世界”;
爸爸不在家,就是“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
其实,他家三个孩子都挺出息,都上了大学,家庭事业也都挺好。这些功劳已经被她爸现在引以为豪,认为是小时候“管教严”的结果。
现在的问题是,父母都80多岁的人了,养老问题凸显。两兄弟家现在都不太乐意老爸上门,只欢迎老妈。除了“严父”的童年阴影外,80多岁的老父亲依然要扮演“严父”、“一家之主”、"大家长”角色,在儿子的小家庭指手画脚,在第三代的教育问题上和儿子冲突不断。
第二代“被批评,不被认可”的心理阴影还没治愈,第三代直接给父母说“不喜欢爷爷”。
她想接来吧,老爸还“封建思想”,坚决不找保姆,坚决不住女儿家。她郁闷死了。
看来50+的危机中,曾经扮演“严父”的老爸们也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原生家庭曾经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种的草”,可谓影响深远。
02
80+老爸的失落
前几日,回家看望爸妈,妈妈一如往常“全都好着呢”,爸爸也一如既往“基本还好,就是那那都不太舒服”。
随即,爸爸又说:“我感觉我这个爸爸很失败,两个女儿只关心妈妈,不关心我,一想到这些,半夜都睡不着,掉眼泪……”
“一打电话,就找你妈”;
“回家也只围着你妈叽叽喳喳”;
“出门总是搀扶你妈,没人管我”;
“尤其是你,已经看不起老爸了,总顶撞我”……
80+的老爸倍感失落,伤心。
我无语、也心塞。这样的抱怨,爸爸不是第一次说,说得多了,我们也都不太当回事。
可现在“老爸真的伤心、失落了”。我必须要正视,不能让80+老爸带着“失落”“伤心”过日子吧。
03
“小白兔用心爱的胡萝卜钓鱼“式给爱,孩子领情吗?
我在想:“为什么会这样?”
对我们这些50+们,“严父慈母”家庭是我们那个年代大多数家庭的构成。
我爸爸始终扮演“唱白脸的严父”。在我的印象里,爸爸永远是严肃的,妈妈总是开朗的。
每当考试没考好或犯了错,爸爸都会关门“教育”,声音不高,从不吼叫;
但责备的话语是入心的,让你“羞愧不已”;
“恨铁不成钢”的眼神是凌厉的,让你“沮丧万分”。
每每都在心底生出“我是笨小孩,怎么也不会让父母满意”的绝望感。
我家有较为严格的家规,走路、说话、坐姿、用餐、物品放置等等,爸爸都会规定,必须照着做,他有股“必须矫正你”的韧劲。
我恰恰是那个从小好自由,抗拒管束的孩子,所以和爸爸的“较劲”最多,受到的惩罚自然也比乖巧的妹妹多许多。
爸爸少有夸奖,有点进步,也至多是被告诫“不要骄傲自满”。“表扬、认可”几乎不可能。
我和妹妹面对爸爸的时候,基本是敬畏,小心、一本正经,不敢和他亲近,更不敢放肆。
爸爸回家前,远远传来的专属爸爸的“咳嗽”声就是“一级警报”,我们立刻停止一切“不被允许或可能不被允许的活动”,飞速按“家规”把物品放置好,然后正襟危坐,等待爸爸回家“审视”。
而孩子的天性是释放的,自动靠向对自己有利的“唱红脸”方。所以我们和开朗、随和的妈妈更加亲近些。在妈妈面前放松随意,十分自在,而对总是“唱白脸”影响自己心情的爸爸避之不及,疏远起来了。
我们不知道该怎么亲近,感觉到了他面前就紧张,怕自己做错了什么会被责骂,甚至不敢肯定自己到底做的是对还是错。
即使是我们行至中年,每次回家,也都随时做好“被教育,被批评”的准备。带着一份“小心”进家门。
说实话,这个总是“被教育,被批评,从不被认可”的方式,我是极为抗拒的,小时候,忍气吞声恨恨幻想“将来一定要远离这个家,离开他们远远的”
大了后,会不由自主反击,有时候那种反击超出事情的本身,有时会反映强烈,为什么?
也许是童年阴影在内心的空洞在发酵,在释放。有时候,像个刺猬,爸爸刚开口,我就断然打断,先入为主评判,抗拒。
为此爸爸很伤心,很失落,感到他的家庭主导权威被挑战,被轻视,他的爱没有得到应有回馈;
过后自己也后悔,但那一刻自己就像是瞬间被拉回“幼时被责备”的现场,心底的“那个反抗的小孩”骤然跃出,一点即燃。
这样的场景,相信如我相当年纪的、“严父慈母”家庭或被原生家庭“种过”“这类草”的许多人,会和薇、我一样的感受,郁闷、抗拒、无奈、回避。
现在,80+爸爸们老了,50+的我们也行至中年,绝对有力量抗衡他的“控制”了;
而他的“失落”,又是谁之过呢?"严父们”该为之受过吗?
相信大多数父母无论做出过多少无意伤害孩子的事,都是基于“爱”。天底下最深沉、最不计回报的爱。
只是有的爱,用了“小白兔用心爱的胡萝卜钓鱼”的单方面给爱方式,没有考虑孩子需要怎样的爱?喜欢怎样的方式?才会出现双方“爱而不得”的困局。
和父母的和解,是我们此生必须完成的命题。无关年龄。自己也要和“心底的那个小孩”和解、放下。越早越好。
安抚爸妈,释放自己。
怎么和解?如何安抚?
窗外春光甚好,到阳光下撒会而儿欢吧。
随后继续。
喜欢的话,请在文末点个赞。
作者/编辑:陈昕 50+的午后茶 专注50+的有趣生活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均由来自网络。
***如果喜欢,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