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成瘾”看来访的潜意识,用吃的行动,把内心的野兽压抑下去。吃东西是希望管住自己。要关注的不是问题带来的坏处,而是孩子们从中可以获得什么好处,这个好处可能没有不能从其他方面获得,减轻了他们的痛苦,获得了暂时的平静、掌控感,但是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在对抗、应对生活中的什么问题。也就是一个人为什么痛。每个人都又最原始的心理需求,就是肯定、奖励、鼓励基本的需求,假如现实中得不到最基本的需要,爱、家庭、掌控感、又营养的链接等,得不到的话就以自己的方式努力获得,比如在网络中得到安慰、精神寄托,给我片刻的身心的安慰,都会刺激大脑的多巴胺的分泌,奖励机制。
所有的成瘾行为都有创伤的经历,不是所有创伤都有成瘾行为。
老师公开在班级讲述农村孩子的现状,要求大家关照他,大家就刻意低关心他,这件事给他的打击很大。生活中的事情让他不愿意扮演的时候,就形成了成瘾。
一切心理问题都是客体关系的问题。缺少关爱的人很容易出问题,渴望亲密关系,不能有空巢期,恋爱中不断受到伤害。
活在别人眼里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追求是什么,必须拿出过人之处获得别人的支持,但并不快乐,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他们在这个过程十分辛苦,不敢浪费一点时间,甚至跟朋友的互动也是浪费时间,强调“我只能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意义是学习的事,跟让别人肯定、显示优势的事情。学习是多种生活滋养的,这类人总有力不从心的一面,绝对优势受到挑战的时候,还是受到打击,更多的时候获得不了如此的水平,网络就是最好的慰籍。
寻找归属感的人。干掉一个人最有利的武器是边缘话,没有朋友没有群体,找不到归属感,对一个孩子伤害最大。青少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朋友的认同。伤害他们最大的就是同学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挑战了安全感、团体归属感的需要。网络上虚拟的关系也可以给人以心理的安慰,还不用担心做错事说错话,归属需要被满足。
缺乏成就感的人、低自尊的人、掌控干的需要、乐趣的需要等。
帮助:从建立关系做起,看到他们自我救赎的力量,体现自我价值的渴望、现实中关系的不够。
父母访谈主要内容:
1、近期搜集到的资料诊断,一为强迫,强迫是种焦虑。明明不想做,但还是控制不住,或者做了以后就后悔。二为恐惧症,与现实不切实际的恐惧,同样也是焦虑。她所做的一切都是防御焦虑,不断打电话,不断洗干净。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比如获得赞美、比如打发时间。或者逃避什么?不打电话干什么呢? 家里发生什么事情让她不安全?
2、了解成长史,成长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事情,包括家长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