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黄磊、海清领衔主演的《小别离》以轻喜剧呈现亲子关系、升学压力、留学教育等话题,引发了一群妈妈的焦虑。
时隔3年的姊妹篇《小欢喜》以高考作为切入点,细腻而尖锐的真实剧情再次将中国父母的焦虑深入蔓延。
作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人生转折点,高考是家长眼中当之无愧的首要战场,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成才路径。毕竟高考曾经让无数普通人完成阶层跃迁,成为城市中产和行业翘楚。
在“一考定终身”的焦虑下,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困境,在无形中被放大了数倍。但率先进入紧绷状态的往往不是高考的考生,而是孩子们的爸妈。陶虹和海清在剧中扮演的妈妈就是焦虑和歇斯底里的典型代表。
小欢喜对应的是大焦虑,这个焦虑来自每个家庭的未来——孩子。 ——原著作者鲁引弓
“你不要叫我妈,我不是你妈,我为什么要生你啊。你现在高三了,不是高一高二,学习学习不灵,打架打架门清。”
因为这句台词,海清扮演的童文洁被网友们戏称为“我妈本妈”。真实,带来观众的共鸣。《小欢喜》锋利地拍出了中国家长和孩子之间相处的真实困境。
困境一:爱之深责之切下的语言暴力
家里家外一手抓的女强人式母亲,加上老好人父亲,“虎妈猫爸”是当下不少家庭的标配。《小欢喜》中的方、童夫妻就是这一种类型。
方一凡的母亲童文洁是一个典型的女强人,面对调皮捣蛋、学习不好的儿子,她的处理方式简单、直接、粗暴——组合式言语打击+撸袖子直接上手。“猫爸”的那套“快乐成长”教育理念被强力压制。
得知孩子在学校打架,生气的“虎妈”对儿子疯狂开启了吐槽模式,刀刀捅上儿子的心窝子以刺激儿子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样的妈式吐槽法在我们的家庭中太太太常见了,借用网友的话就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同样的语调和对话“。当然,我们都能看出童文洁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这样的“爱之深责之切”,熊老师着实无法认同,这样做效果也不会很理想。一味地批评打击,孩子不但难过、感受不到妈妈的爱,甚至还会产生怨恨,亲子关系被妈妈的打击竖起一道鸿沟。
正确的亲子沟通都是非暴力的。当孩子做错事时,不要急于对孩子的行为下定义,“你怎么又打架了,天天不长记性是吧?”,可以先客观地寻问孩子原因再做下一步的引导,千万不要急于发泄自己的情绪。如何与孩子进行和谐的亲子沟通,熊老师推荐各位父母可以读读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一书,里面对亲子沟通有详细的阐述。
为人父母,多一点耐心去倾听,春风化雨的教导,更能让孩子幸福成长。
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并不能影响孩子学业的好坏,父母与孩子交谈中使用的语言才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父母的语言》
困境二:“我都是为了你好”中的控制欲
方、童这一家是典型的中产家庭,这是当下中国社会最为焦虑的阶层,因为他们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也希冀着下一代通过高考来保住阶级地位。
“咱们家就是个普通家庭,爸爸妈妈没有任何背景,你必须自己通过高考鲤鱼跃龙门,爸爸妈妈这么拼为什么啊,还不是为了你的未来。”
“我的人生才刚开始,怎么就终生遗憾了呢。”
最终,两人的对话,因为妈妈的一句“我们都是为了你”,无疾而终,方一凡也继续活在妈妈对分数的焦虑中。
相比于童妈,宋倩对这句话诠释的更加深刻。“单亲家庭”+“丧偶式育儿”+“把自我价值完全托付于孩子”就是这个家庭的现状。如果说童文洁的焦虑来自于孩子的成绩,那么宋倩的焦虑就是她对孩子全方位的控制欲。对此很多观众反应:“她太可怕了。”
为了女儿乔英子可以多记20个英语单词,让乔英子生吞海参;为了孩子专心学习,让孩子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不让孩子见父亲,客厅安装“监控玻璃”。以“为孩子好”为理由剥夺他们的兴趣爱好,算是大多数父母的想法和做法。
但这些打着“我都是为你好”的旗帜,倾注在孩子身上全身心的付出,有时反而会成为孩子的负累,让双方的关系剑拔弩张。几乎每一集这位母亲都要歇斯底里的爆发一回,虽然乔英子是个学霸,但在这样的压力下长大,难免不会造成心理问题。从预告中就能看出,乔英子总是心事重重,已经被压力搞的“苦不堪言”。
中国式父母总是“以爱为名”,习惯性地为下一代安排好一切,并把人生的所有希望都压在下一代身上。希望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前进的家长绝非少数。所以好好的一个家就变成了“我爱你,所以我要干涉你,孩子却说你爱我,但我恨你。”
看到《小欢喜》这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这种爱恨交织,熊老师不禁感叹,父母的这种控制欲下的爱,有时候真的是一道比高三数学题还要难解的压轴大题。
高三的女儿压力大,养育女儿的母亲压力更大,她们都缺乏一个沟通的出口,她们都不知道如何令对方安心。其实,真正对孩子好,不是给孩子指定一条铺好的路,而是要跟孩子一起去探索一条适合他的路;不是以爱为名为孩子做选择,而是因爱为名为孩子做选择。
这份爱里不应该包含“为你好”式的亲情绑架,而应该包含足够的保护、尊重与理解。哪怕有时候孩子的想法幼稚、不成熟,但这都是孩子独立思考的表现,父母可以否决孩子的选择,可以给孩子建议,但是不要强行代替孩子做决定。
有时候以爱为名的后果,我们无法承担,就如同《死亡诗社》里的男孩尼尔一样,如果尼尔的父亲可以给他一个发声的出口,或许尼尔就不会走入极端。
我从未把她当作孩子,我把她看成是一个有思想、有秘密、有人生的人。我们之间彼此是独立的个体,我不想把我的意志强加于她,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黄磊
困境三:“你对不起我”中的“牺牲感”
在一次冲突中,乔英子悲愤地反抗:“你的原则是原则,我的原则就不是原则了吗?”宋倩声泪俱下:“我为了你,放弃了多少我自己想做的事,你知道吗?”
面对母亲的拷问,乔英子无言以对,只能默默哭泣。多么熟悉的一句话,每个家庭成长的孩子似乎都有过类似的经历。父母擅长用“道德绑架”,以迫孩子就范,亲子之间的平等交流总是被这种强压碾碎,孩子们只能被迫听话。
家庭教育中,最可怕的就是父母对孩子有了“牺牲感”,一旦父母有了这种想法,潜意识中就会觉得自己特别伟大,觉得孩子亏欠了自己,觉得“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就得听我的。”这种“牺牲感”更是为父母的控制欲提供了借口。
这个暑假补习班花了3万,你分数还上不去,你对的起我吗?
我辞职在家给你洗衣做饭,你还跟我顶嘴,放假了不在家去什么KTV?
我天天晚上陪你到凌晨,早上还得给你做饭,你好意思睡懒觉吗?起来学习!
当我们父母感叹自己付出太多时,是否有考虑过有些付出孩子其实并不需要,有些爱,孩子也无法感受到。我们每天为孩子准备吃喝,讲究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或许孩子刚提一句想吃猪肉,就被我们的一句“赶紧吃,给你做就不错了。”给怼回去了。有时候,孩子连表达自己简单的诉求都做不到,他怎么感受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
聪明的父母都会以退为进,良好的亲子关系从与孩子平等对待开始,不会以爱孩子的名义左右孩子的思想,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拥有完整的自我,不要将孩子仅仅作为父母生命和意志的延续。相较于审视孩子,父母们应当更注重审视自身。
《小欢喜》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家庭亲子关系中的一个个典型矛盾。熊老师希望大家在看这部剧的时候能抱着批判与学习的态度,因为我们都将会是父母,或是已经成为父母。
“中国普通家庭里有万千个方圆和童文洁,《小欢喜》关注着当下普通人的生活。”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放下焦虑,欢喜应对人生每一场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