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看过一篇文章,大概说是母亲与女儿的战争,当时只是粗略的看了一下,然后还自信满满的想:我和女儿是不会发生战争的,如果会也是在很久之后。没想到“战争”很快就到来了。朵朵六岁半,追求自己的个性、讨要自己的权利,不喜欢受人干涉、不喜欢被人支配。我常常被她一句带有不耐烦的口气的话语“我知道了”回应着。我也常常意识到,也许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仇恨”从此开始累积了吧。我也知道父母给孩子好的教育就是减少干涉、减少唠叨。可是往往看到她现在“biebie”的样子,有时真忍不住想抽她几巴掌以解心头之恨。
晚上临睡前,我给朵朵讲故事《蟾蜍和青蛙》,其中一篇是我们之前讲过的《一颗丢失的扣子》,因为是之前讲过的,所以我读了标题的前五个字,想请朵朵说出后面的词,可朵朵说:“我不想说,你说。”我说:“这是我们讲过的,你说一下嘛。”朵朵边转过身背对着我,边说:我才不说。我的无名火上来了,也陷入了执拗中,你不说我不讲,僵持了一会朵朵说:你快讲嘛。我想:你让我讲故事,还这个态度。于是我把书放到一边,躺下,说:我不讲了,我瞌睡了,你睡的时候把灯关了。就这样我假装睡下,有十分钟之久,而朵朵也一直坚持睁着眼睛躺在旁边不去关灯。
这十分钟也是互相冷静,让僵持积极暂停的十分钟。我在想:我作为妈妈这是干嘛呢?为什么要强迫孩子做她不愿意做的事情,明明睡前故事是我们每天的“特殊时光”,我却因为要“考问”她,而变得这么不愉快。于是我起身望着朵朵,问她:还想听妈妈讲故事吗?朵朵点点头,我把她扶起来揽入怀里,开始给她讲故事。
故事真是舒缓情绪的良药,慢慢的朵朵有了笑容,而我在讲的过程中,也全身心投入到了故事情节中,讲完故事我亲亲朵朵,然后对她说:妈妈爱你!
第二天睡觉前,我请朵朵一起来整理沙发上的垫子,因为让她关掉了电视,朵朵带着不满的情绪,整理沙发垫子时,不情愿的样子感觉让她做了一件很难的事似的,半天也没有铺展,于是我的火又冒上来了,忍不住往她的小屁股上狠狠打了一巴掌,朵朵先是惊恐的看着我,强忍着泪水。我拉着她进卧室,让她躺下睡觉,然后离开去洗漱。在洗漱的过程中,我偷偷的忘着她,看见她委屈的样子,我也充满了愧疚。
等我洗漱完进入卧室,我微笑着望着朵朵,朵朵向我伸开双臂,给我一个紧紧的拥抱,我羞愧的对朵朵说:妈妈为刚才没能忍住发火而向你道歉。朵朵说:我想哭都能忍住你为什么忍不住。是啊,在情绪控制上我还没有孩子做的好,真是很惭愧。于是我对朵朵说:对不起,下次妈妈发火了,你提醒妈妈。妈妈这两天脾气不好,总是对你发火。朵朵问:你为什么生气呢?我学着朵朵整理沙发的样子和表情,然后告诉她让我生气的原因,朵朵看见我学她的样子,也笑的不得了。然后我又示范了,怎样快速的整理沙发。朵朵还和我聊了好多她们在幼儿园整理被褥的事情、睡午觉的事情。我们在开心的聊天中入睡了。
周志建在他的《拥抱不完美》书中写到:所有的孩子,永远在等父母两句话,一句是“我爱你”,一句是“对不起,请原谅我”。相信我,世间没有完美的父母,纵使你再爱你的孩子,一定也曾不小心伤害过孩子,只要简单的一句“对不起”,就可以为受伤的孩子带来极大的疗愈,孩子其实是很容易原谅父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