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喜欢看书,但书难得。一是因为没有读书的条件,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也沒有可借之处。另一个原因就是没有读书的环境。在那个温饱都无法解决的年代,小伙伴们除了上学看课本,放学后,节假曰就是相跟着去地里挖野莱,喂猪,喂兔子,拾羊粪,兄弟姐妹多的还得帮父母看孩子,或者编草帽辫换钱。
我是众多小伙伴中的幸运者。虽也得挖野菜充饥,编草帽辫换钱,但偶尔也能有报纸看看。因为我妈是小学老师。说“偶尔"是因为村小,报纸本身就订得少,学校里的公办老师是小学校的领导,总是把报纸据为己有。同在学校当老师的民办老师看看报纸都得隔一段时日找个借口,才能要上几张。妈爱看书报,总是珍惜好不容易得来的书报,三番五次,不厌其烦。在她的影响下,我也挤时间看。被我们看过的书报总是被翻得破破烂烂。有一次我读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语句后就问妈妈:“咱们把书报都读破了,怎么写不出好作文呢?"妈冲着我笑笑说道:“读吧,长大后你会明白的。″
带着对读书的渴望,也带着不解的疑惑,升入县城中学。这里读书条件相较村里小学好多了。学生有借书证可到图书室借书看。因为学校大,同样书的存量不多,照着书单去借书,往往被告知没了。不甘空手回去,就打听同学谁借到好书了,然后巴结讨好,央求同学开恩,再从同学那里转借来看。
那时流行看的是英雄故事,《小兵张嘎》、《红岩》、《铁道游击队》都是同学们的最爱。一人借上,大家排队看。上课时间不能看,各科老师都追着学生要成绩,把看课外书视为“闲书”,被老师抓住,轻则没收,重则毁掉,故文化课上是没人敢偷看的。只在上体育课,自习课,老师不在教室时偷偷看两页。有时禁不住情节的诱惑,下自习躺被窝里打上手电,蒙头看个够。这时看书虽大胆,但看得久了,直接影响笫二天上课的精神状况。久之,成绩下降,家长责备,老师批评。从此改“邪"归正,痛改前非,课外书就束之高阁了。
工作以后,阅读条件更好了。但阅读的时间却没有了,外出培训,参与课改,养家糊口,子女教育,陪伴老人,各种应酬,忙得焦头烂额。心想,等孩子长大,我一定要多看看书。现在孩子大了,工作换了。读书的条件更优越了,每天身边有大量的书刊报纸可读,现在的我,也可以用“坐拥书城″来形容,但我的读书效率却太低了!眼花,记忆力减退!严重减退!!!
愿有志读书的人牢记, 岁月不待人!且行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