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闺女,啥时候回家?我让你爸去接你。”
“妈,我学校有事,不回去了。”
“妈,你有在听吗?怎么不说话?”
“哦,听着呢,那你在学校好好吃饭,钱不够了说一声。”
这样的对话不止一次,往后,也许更多。
我走的路越来越多,爱的人却越来越远。
1
前天风尘仆仆地赶回老家办理一些手续,办完已是下午五点。原想坐夜车赶回学校,后来架不住爹妈在电话里好言相劝,还是在当地住下了。
昨天一大早就起来坐车,绕过了父母在的洛阳,直接回了郑州。
我不是叛逆到死活不着家,只是最近,我的状态不适合见他们,怕我会忍不住哭。
生病也好,失恋也罢,每次委屈了,我都特别想家,特别想抱抱老妈,想告诉她那些我不敢告诉任何人的事情。可是我又不能,我怕他们担心,怕他们骂我不听话不争气。
2
想起小时候,有一次打雷闪电,我刚要进厨房拿东西,走到一半,一个炸雷凭空响起,我吓得大叫,立马折回去,躲在老妈怀抱里低声抽泣。她抱着我,轻声哄着,温柔至极。
后来,我大了,慢慢地不再跟她那么亲昵。老弟出生,也占据了她怀抱的位置。
偶尔,她会眉眼温柔地看着我,说:“来,坐我腿上。”可彼时我已是十七八岁的大姑娘,开始注重私人空间。
今年我二十岁,不常回家,思想、行为也变得越来越独立。老妈有一次叹气:“你大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你亲了。”
3
今年寒假我独自北上,第一次过年未能回家团聚。
于很多人而言,过年即为团聚,我则在大家围在一起热热乎乎吃年夜饭的时候身在异地。
刚提出去北京时,老爸老妈同时极力否定。
“人家过年都回家了,你却往外跑。”
“爸妈又不是养不起你。”
……
沉默良久,老爸又改口说:“想去就去吧,过年嘛,也就是一起吃吃饭,在哪儿不是吃?”
于是那天迎着大风,冒着几十年难遇的冷空气,他们目送我走进车站。我猜老妈那么感性的人,当时肯定眼睛湿润。
4
盼归,盼归。
十多年前,是儿女坐在家门口,看夕阳西沉,数着时间,想等爸妈回来一起吃晚饭。常常竖起耳朵听远处的动静,听得多了,竟真的能准确分辨出他们的车声、脚步声、咳嗽声。
老家还有个传统,老爸出门在外,不知他什么时候到家,可以问家里的小孩子。问小孩:“爸爸什么时候到家?你摸摸头看看。”要是摸的是后脑勺,那说明还远,摸到了前额,说明很快就到家了。
可如今,角色换了,是他们坐在门口数时间,抱着电话等儿女回家。
5
我的车票越来越多,车票背后延展的越来越长的路,就代表着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
老爸向来支持我出远门,他说:“你越大,就离我们越远,总有一天要离开我们。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拖你后腿,让你放心去闯荡。可你要记住,有事了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们,不管好事坏事,爸妈总要比你会处理。”
老爸总能说得我热泪盈眶。
在家的时候,我常跟在老妈身后喋喋不休,她进厨房我也进厨房,她进卧室我也进卧室。老妈嘴上说我烦,可她的语气、眼神里满是宠溺。她总希望我在家多待一会儿,因为她也知道,女儿大了,迟早有一天要离开。
这些年,我一个人走了很多路,走得多了,爱的人也慢慢远了,可我不得不继续走下去。直到某一天,我在另一个地方安家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