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点杂书,却有了与书本主题无关的额外收获。
如同,生物老师的一句无心之语,让我明白了一个物理的道理。
打个比方,得了胃病,又不太相信医生的,为了治病,到处去搜集相关信息,最后自己成了半个胃病专家。
这情况,不是没有,但不多,而且顶多对自己管用,换个人,就未必了。
这么做更常见的结果是,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固化了自己的认知,外加社会环境中陌生信任的普遍缺乏,往往会拒绝来自专业机构更为专业的治疗方案,如同当年马车夫觉得确保运输效率的重点是马的体力和状态,他们不会相信那些铁家伙会在运输上更有效,甚至会用敌意的目光去评判和自我防卫。
当然,受这种认知方式伤害最深的,是自己。
比如说,原本国家用于推广心理咨询行业的准入资质考试,落地时成了遭遇心理问题人群的自我救助方式。结果呢,考证人数不断增加,靠谱有效的专家还是寥寥。那些考了证的,对自己的问题,常常还是无解,而对专业的机构和人士,也就更不相信了。
我觉得,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这样面对问题的方式不是不可以,但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甚至可能会是个坑。
还是用原来的例子,如果一个人觉得胃不舒服,正确的解锁方式是去了解哪些食物对胃不太友好,或者哪些是比较友好,哪些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合自己,或者尽量避开哪些不健康的,等等,而不是去了解胃病形成的机理和应对,那些表面的信息容易获取,背后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而且掌握不完全的信息,往往比一无所知更容易害人。
病,常常是长年累月生活习惯带来的结果,以前最常规的解决方法是直接针对结果下手,这常常需要非常专业的长期训练,不是一时半会就能会的。虽然那些内行的“动作”你可以秒会,可以照搬,但背后的机理,在不同时空环境下的不同应用,不太可能秒懂。换句话说,大多数情况下,没必要为了偶发的问题把自己培养成这方面的“专家”,除非,那就是你这辈子的方向。
推而广之,如果把问题的出现当作一系列运作的结果,除了钻到“问题”里面去找办法这条路,我们可否从“问题”的外围入手,另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