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顺的国民必须感觉自己有罪。负罪感始于失败感。精明的独裁者为大众提供了大量走向失败的机会。
《沙丘》系列的完结篇——沙丘之子,是让人遗憾的终篇,相较惊艳的开篇,出色的中篇,最后一部的阅读体验最差。整个系列故事带有浓重的宗教、政治、哲学色彩,它借用科幻的外壳,讨论社会学的事情。《沙丘》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展现,《沙丘救世主》描绘英雄如何借用信仰统治帝国,《沙丘之子》则讲述信仰的推翻与重建。《沙丘之子》的故事简单且落于俗套,若不是还有一些哲思式的语句,大概整本书就要垮掉了吧。
作者弗兰克·赫伯特更像是写科幻文学的思想家,他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多于对科幻世界的设想。门泰特是小说中的一个被创造出来的物种,他们拥有精密的逻辑分析判断能力,作为为主人服务的合格门泰特,他们分析局势、提供建议、精于各类技能,是优秀的辅佐官。
"总的来说,门泰特必须是一个博学家,而不是专家。让博学家来审查重大决策才是明智的做法。专家只会迅速地把你引入混乱。他们只会挑剔一些无用的东西,在标点符号上挑挑拣拣。相反,门泰特式的博学家能给决策过程带来符合常理的建议。他决不能把自己与宇宙中的大千事物割裂开来。门泰特式的博学家必须理解,在我们这个宇宙中,任何能被辨识的事物都只是一个更大现象的组成部分。专家向后看,他看到的只是狭窄的本专业;博学家向前看,他寻找的是可以运用于实际的规律,而且清楚这种规律总是在改变,总是在发展。"
现在很多时候,不论网上还是网下,“专家”二字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权威,“专家”经过“专业分析”提出的建议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常让人啼笑皆非,其中原因,科幻小说早已点明。狭窄带来限制,思维受到束缚,弗兰克告诉我们,把重大决策交给专家是危险的。
在《沙丘》系列中,作者对宗教的特性和影响力用了不少篇幅进行刻画,保罗利用虚无缥缈的传说打造个人的英雄神话,他打败对手并掀起宇宙圣战,关于他的宗教信仰传遍各个星球。神话在创立之初激发了人们的热情与追随,是帝国扩张的兴奋剂,但它也是毒品,民众依赖他,星球失去原来的生命力,保罗被奉上神坛。要想恢复生机,需要打破束缚,被上帝迷了眼,好像并不比被魔鬼恍神高明多少,所以保罗的儿子雷托二世让父亲走下神坛。
"所有宗教都包括一条虽未言明却至为根本的戒律:你们不应该怀疑!但是,我们怀疑。我们当然要打破这条戒律,因为我们为自己制定的任务是解放想象力,利用想象力来触发人类最深处的创造力。"
“时间”,是科幻小说的永恒主题,遇见未来和回到过去对人类有无穷的吸引力,《沙丘》系列讨论的则是“预见”。所谓先知,预言者,“看见未来”让普通人产生敬畏,对未知的恐惧,催生对先知的拜服和顺从。但如果仅仅这么简单,这个系列小说可能无法脱颖而出。事物时刻变化,运动是相对的,即使有某个法则,也可能不是唯一。未来有多种可能,每一个当下的动作决定你将走向哪个未来,保罗看到的幻象让他自己恐惧,从而遏制住进阶的步伐。我们希望自己能预知未来,而《沙丘》系列则说,拥有这个能力并不是让人欢欣鼓舞的事,幻象干扰思考、引起焦虑、恐惧和无力感。
《沙丘》里的所谓未来,存在在多个平行宇宙中,还是要自己决定去往哪一层。
终篇的故事情节乏善可陈,其实还蛮可惜的,作者对生态学的构建并没在最后一本书里呈现出完整理念,对于社会、政体、宗教的讨论也没有被推向更高的视野。但不管怎么说,《沙丘》系列是别具特色的作品,它给后来的科幻小说和电影打开一扇透光的大门,成为重要的奠基作品,书中那些具有启示性的文字,比故事情节值得玩味和誊写。
"每个文明都有其主导性的、不为人知的法则。它拒绝改变,抗拒变化。于是,当宇宙发生大变化时,人们总是手足无措,无法应对。在充当妨碍变化的障碍物方面,所有法则的表现都是类似的——无论是宗教法则、英雄领袖的法则、先知救世主的法则、科学技术的法则、自然本身的法则——通通如此,概莫能外。我们生活在一个由类似法则定型的帝国之中,现在这个帝国正在崩溃,因为大多数的人无法分辨法则和他们所生活的宇宙本身之间的区别。你明白了吗?法则就像是魔道,它总想控制你的意识,让它自己出现在你的一切视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