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在变,有些没变,但是现在国内的生活成本也越来越高了。
2018年8月7号,我从塞维利亚逛了一大圈之后,便乘飞机回到我伟大祖国的首都。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欢迎了我。同样欢迎我的还有那天上扬的股市。那天,雨很大,城市的肠道似乎也很难下咽。所以机场巴士堵了三个多小时,很多时候寸步难行。巴士上倒是很清静,只有司机,一对老夫妇和我。老夫妇在中途便下车了,他们也许是海外的归人,也是刚送别的离人。车上只剩下我和司机师傅了,看来路途还远,我便打了个盹。直到下午1点左右,我才被司机从睡梦中叫醒,我到家了。
北京对我,本身不是什么特别熟悉的地方,来过无数次,去过数不清的大街小巷,公园小店,熟悉的怕也是那些地铁站的名字吧!
几天之后,我便从北京西站坐车回到了老家。老家变化很大,高铁通了,大楼一栋一栋地立起来,但是树林没了,庄稼也没了。那些世世代代在田地里耕耘,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失业了”,他们世世代代“失业”了。他们有的去外边务工,有的真的就什么不干了,拿着拆迁款能逍遥一天是一天……年级大的人还会像往常一样坐在一起聊聊家长里短,扯扯国事野史,年轻的基本都是躺在家里刷刷手机。有时候,觉得挺悲哀的,五六十岁的人还在外边努力挣钱,年轻的十几二十几的大小伙子在家里躺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真的是宠了一辈子。现在该成家了,老子赚钱挣彩礼,儿子躺着娶媳妇。这能说啥呀!
我到家没多久,有邻里亲戚就跑过来问“还念书呢?啥时候赚钱呀?”“是的。我现在一年也有XX 万吧!” 他们很惊讶,他们想知道的是“我就是一个书呆子,就知道读书,读书那么多干啥,而且读书是一件很花钱的事情。”他们不晓得国外读博是有工资的,更不懂得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除了工资之外还有其他收入来源。然后,他们转头问,“有对象吗?结婚了吗?都这么大了,不结婚,钱就是给别人赚的。”这都是什么逻辑呀!他们总是能找到方法来证明自己的优越感,如果找不到,他们就会不理你,就开始恨你,直到有朝一日,有事来找你。求你,帮或不帮,怎么帮,都是问题。我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小时候,听父母说,我生病了,要借两块钱看病,这些邻里亲戚都没人借,最后只能去到比较远的外公家。这些邻里亲戚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什么叫“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更告诉我“贫穷是人最大的原罪”。我喜欢我的家乡,尤其是以前有树林,有庄稼,有河流,有群山,但我一点都不喜欢我家乡的邻里亲戚。家乡是承载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的地方,但她一直在变,我怕那一天,我回来,只有家乡这个名字没变,其他的都变了。
看了看老家的庙会,我便去了天津,当我漫步在海河两岸的时候,我甚至都觉得这样走啊走啊,走啊走啊,会走回天大,走回课堂。天津,我一直认为最美的便是海河两岸了,中西古今,尽收眼底,从世纪钟到天津之眼,从解放桥到永乐桥,一桥一景,一景一故事。
国内真的很美好,有自己熟悉的亲朋好友,有自己美好的记忆,但是真的感觉国内的生活成本真的是与日俱增呀!我在这几天,恰好赶上了寿光大水灾,菜价暴涨;蛋壳自如等中介,哄抬房租。其实,看看我那些生活在北京上海的同学朋友,现在生活成本远超过在国外的我。
另外,我的好多同学朋友,都在准备结婚或者已经结婚,甚至有的都已经生了二胎,我内心是极其复杂的。我现在这个年龄段,是该到了结婚生子,担负家庭重担的时候,所以看到他们,我内心还是很羡慕的,但是也感觉相当地无奈,他们有不少已经开始为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考虑。有个朋友房子卖了,但是由于是新房,孩子也不一定能上附近的公立学校。有个朋友跟我讲“即使你在北京有三套房子,没有贷款,你的孩子没能考上大学或者好的学校,你也别想在北京过上好日子,所以很多人才拼了命地买学区房,报辅导班。”等到以后养老也是问题,越往后想,越是细思极恐,都不敢多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