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很多天花板。
1
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创始人说过,认知是人与人之间最基础的差别。有人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比人和狗之间的差别还要大。认知层次的不同,就是鸡同鸭讲。
我们慢慢发现以前的好朋友再也聊不起来了,我们身边的 圈子越来越小,你与你朋友之前的聊天正如一句俗语,尿尿尿不到一个壶里。
用文艺一点,你和他/她之间渐行渐远。
人活在认知的变化中,认知的天花板的不断前行的关键因子。
你会发现你身边的一个家伙遇到问题马上就能分析的头头是道,并快速提供解决方案。
你好好佩服他、每次遇到问题都想找他帮忙咨询解决和解惑。
他的认知就是你的天花板。注定他是你的导师。
认知的天花板决定专业程度、在圈子里甚至在社会属性上的地位。
2
职业也有天花板的。
同事才才36岁就部门副主任,做事一板一眼的,缺乏激情,之前的他不是这样的。
自从有一天有人神叨告诉他,35岁以后至多提拔到部门主任,此生职业封顶了。
他把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文件仔细研究下,果真是这样的。
算了,我还那么努力做什么的?我做好本分,慢慢等着升岗,混吃等死。
好吧,再说说我,我也是一眼看到10年后自己的工作情况,熟悉的工作、熟悉的流程、重复的动作,每日的通报、烦透的领导,絮絮叨叨的回忆……
算了,想不下去了,实在不忍想下去。
其实不用想自己如何,看看身边的人就知道10年后什么情况了。
说不定更加糟糕。
想想心冷,彷徨无措,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3
有人说,认知有天花板,我好好读书、好好学习,通过努力去改变。
有人说,职业有天花板,我努力学习知识,我跳槽。只要努力就有希望。
话对,但是我想说的是,努力本身也有天花板的。
一个快递小哥,在努力一天送200个快递,人就说要废掉了,200件就是他的天花板。
一名优秀的讲师,线下讲课,讲的特别好,一年有300天都在讲课,很牛了吧,毕竟还要休息、还要路上的时间,我们可以说这300天就是他的天花板。再努力也是300天,按线下讲课的方式创造不出超出天花板的效应。
一个作家,才思如泉涌,一天写1万,一年365天不休息,一年写365万字,质量还不能保证,365万字就是他的努力的天花板。
我们的努力是有天花板的,用人力去做的事,终究有一个尽头,而这个尽头就是我们的舒适区的边缘。
4
在《上位》这部电影中,樊娇凤问罗臻:“我要怎样,才能更上一步?”
罗臻告诉她:“你必须改变你的做事方式。”
怎么改变?
罗臻说:“提升你的努力质量。”
5
所以,如何突破天花板?
第一,努力是要有方向的,有方向的能力才有可能突破天花板。
有人呆在舒适区挺好的,比如我们说的那位副主任,他就没有想到通过努力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或许拓展社会圈子,找到另外一个企业,重新定位天花板,然后再去突破他。
很多人跳槽越来越好,就是不断突破天花板,换一个新的平台。
实际上,跳槽就是一个方向的选择。
有的人方向选对了,就能坚持下去做的更好。
有的人方向错了,一切重来,或者很差。
跳槽的勇气是面对未知和不确定的担当,更是方向的选择勇气。
一个姑娘就想以后进入证券行业,她梳理下了自己欠缺了几个能力,然后再选定几个在金融行业的单位,每个单位可能对哪个能力拓展较好,就去应聘,在单位不断学习,待学习能灵活应用了,辞职去下一家,继续学习成长。我把这个故事分享给同事,同事说这个姑娘不地道。
我笑了笑,这就是认知的差异,现在人才流通较快,企业和个人各取所需而已,一辈子呆在一个企业的人,要么是愚忠,要么是庸人出去没有人要的。我与他聊聊后我觉得他的认知天花板是企业文化的毒害。
我深深的相信这个姑娘的未来一定很棒,只要她坚持。
第二,多做点有目的的努力,减少无意义的努力
要突破天花板,不管是认知的还是职业的,一定要有方向,要有明确的目的。目的性很强不是贬义,反而是对生命的尊重。
拿我们朋友说的同事案例来分析,他的同事每天都特别忙,但是不知道要忙什么?
简单说,就是目的性不强,东一榔头西一棒,干了三年也没有干出个所以然。三年后的他与三年前的他的整个能力感觉没有太大的变化。
很多人的努力中只有汗水,没有成绩,目的明确努力,就是要剔除那些与目的无关的事,每日三省,反复筛选自己的工作和认知,避免瞎忙活。
我就有一个朋友每天都在计算数据、反复的算,感觉很对,算出来后就通报结果,周而复始,通报的内容大家都知道问题所在,如同皇帝的新装,当时没有一个解决方案、甚至有了方案每次都一样,根本就不管推进的效果。
这就是缺乏目的的努力,没有意义的努力。
第三,要把眼界向外看,跨界或许有更多机会
我们重视在行业内或者公司内部看自己的成长,实际上,走出公司、到大行业、到外面看,自己的成长算不上生啥。
世界那么大,我们多渺小。
读书要读一些哲学的,少看小说;学习要多与高人沟通。空下来看看如何写小说、如何做演讲等等,都不错,很多知识是关联性的,不仅知识之间要关联,而且要与自己的实际关联。
我在讲专业课程,我经常用阿德勒《自卑和超越》、《知道做到》等等与专业看似没有关系的知识来诠释,就是一种跨界方式。
还有一种跨界方式,就是多接触其他行业或者自己去兼职、去交朋友、去辞职体验。
只要你想,总有一种方式适合自己。
个人建议,适当的调整行业对认知突破有很大帮助的。
第四,做好自己,坚持下去。
很多人希望活在朋友圈中、朋友圈就是虚拟世界的自己,如人喜欢重构记忆一样,朋友圈的自己其实都是经过包装的自己,是希望别人看到的自己,这样的自己有意思吗?
突破你的天花板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理解你的人不看朋友圈也会默默支持你,不理解你的人,你发了也没有用。
我的一个朋友特别喜欢说自己的加班的,写了3年朋友圈的努力,现在还是赚取可怜的薪酬,不是嫌弃,就是觉得没有成长,至少现实生活中看不到他的成长。
或者朋友圈的成长更重要吧。
6
天花板是个坑,我们跨过去,不仅需要努力,更需要有方向的、有目的的、跨界补充的、做好自己的努力。
世界会狠狠奖励用对方法的人,下一个天花板的你会更加应对自如,是不是?
文/蓝胖2017.09.24
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真的可以转发出去,更多的人看到!
根据简书运营的安排,部分文章已整理为连载,今后蓝胖原创文章分为付费和免费两种,不管是哪一种,我都会极其认真的写作,不仅为了分享,对自己更是学习,只是,付费的内容会是精选中的精选。另外,订购付费连载,赠送价值百元的电子图书一套,还有入VIP群分享的体验,一起玩呗。
如有兴趣可看以下链接。 我是蓝胖,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