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人对于面食的情有独钟不亚于当年酒仙李白,不同是的是酒仙酒后有流芳百世的诗文,而关中人饭后只有个性张扬的大老碗。李白若没了酒也许没有那些飘逸的诗文,关中人若没有大老碗也许就彰显不出黄土地上的那份粗犷与豪迈。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面食是关中人的主食,我们户县人把biangbiang面称之为——软面,一日三餐若没有软面陪伴,就好像三天没吃饭。据多方考证,没吃面的主要症状为——面容憔悴昏昏欲睡,若是此时来一老碗软面,最好辣子多放点,时令蔬菜多来点,末了再就上几瓣大蒜,只需几分钟,那人定会精神抖擞容光焕发。
吃货的春天莫过于大快朵颐,春回大地的季节,关中人厨房里最亮丽的风景莫过于菜面。和蜜友闲聊说起菠菜面,便想起艾叶想起艾面。红红的辣椒油拌上翠绿的艾叶面,再加上猪肉臊子、煮好的豆芽菜,既筋道又清爽。保准您见了,哈喇子二尺长。
馋猫遇着馋猫,一拍即合。说好有时间先去野外瞅瞅艾叶长势如何。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整晚,手里怀里满是艾叶,梦里梦外竟是那诱人的艾面。想得不得了,那种想念如同无数个虱子在你发间辛勤耕耘,让你坐卧不安。
心病还需心药治,去田野去看看朝思暮想的情人——艾叶。
过了雨水,田野里处处是风景。小草嫩嫩的,麦苗绿绿的,田里的荠菜仰着头和电线杆上的燕子说着悄悄话。春风带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蓝天含情白云含笑,路边的小树在春风中扭着身段,做着健美操……
和蜜友有一搭没一搭说着笑着,初春的田间小路,两个瓜女人的笑声此起彼伏。
井台边一丛丛艾叶吸引着我们,急不可待地奔去,小心翼翼地拨开蒿子秆,和蜜友异口同声惊呼:哈,我们有艾面吃啦!
摘下一大把,从头到脚满是艾叶的味道,洗净放入开水锅里,在悠悠的文火中让艾叶成为美丽的少妇,案板上只需一阵叮当响,面盆里便有了春的颜色。
很久没擀面了,在蜜友巴掌大的案板上大显身手,蜜友惊叹:好手艺啊,该申报吉尼斯了!我大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便向蜜友讲述了自己第一次擀面时的趣事。
话说在关中平原的一个小镇上,一个碎女子坐在屋檐下,托腮对着辛劳的蜘蛛发呆,一圈两圈三圈……碎女子默默数着,瞅着头顶上的太阳,肚子便开始咕咕叫起来了。
饿的滋味不好受,起身跑进厨房四处找,看有没有可以填饱肚肚的。东翻翻西望望,除了馒头还是馒头,怎办呢?怎办呢?碎女子想起了用大老碗调得令人垂涎欲滴的户县软面,常言道:要得可口,自己动手!嘿嘿,想到这,碎女子便开始了人生第一次“觅食”。
凭着以前在锅台边偷偷学艺的印象,便开始和面。取盆取面粉舀水,左手倒水右手快速搅动面粉。坏了,水倒多了,续面!坏了,面多了,倒水!战战兢兢地和好面,虽说没达到舅婆所说的三光——手光盆光面光,但也算是自学成才了吧。一边揉着面团,一边想着爸妈回家后赞许的目光,有点儿沾沾自喜。嘿嘿!
揉好面,取出擀面杖,撒上面粉,便踏上人生第一次厨艺快车。,一边唱歌一边擀面,快乐溢满小屋。
因为面软,擀好的面上满是小窟窿,怎办呢?怎办呢?碎女子对着面案上的面发愁。天无绝人之路。忽地想起女娲补天的故事,碎女子便灵机一动,信手在面的厚沿上揪了一小块,在手掌间团起小面球,用力在掌心压平,然后再把小面片补在面饼的窟窿上。一个两个三个……眼瞅着工程就要完工,妈妈和大姐回家了,看到碎女子的杰作,笑得直不起腰来。
从那后,擀面的故事有了一句笑谈:古有女娲补天,今有NZ补面。
蜜友听罢,胃口大开,艾面半斤,面汤半瓢,美名曰:咥面灌缝子,原汁消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