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万千细节,在和孩子相处的每个细节中都有教育,所以成人应该时时关注自己的潜台词。把潜台词说好了,并不是说每句话都要小心谨慎,都要去设计;而是要不断观察孩子,经常反思自己,从观念上提升自己。因为潜台词经常不是理性思考的一个结果,而是下意识的表达。意识提升了,话语自然也就到位了。——《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之前有过两天写关于回家作业“免做卡”的话题,今天一早上把这两篇文章就推送到大女儿的kindle上给她阅读,并让她提提意见。当然,原本我说的“提提意见”,不过是一句表示客气的话,是不指望一个小学四年的孩子在这方面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然而,事实再一次证明,任何轻视孩子思考力的认知都是错误的。孩子尽管还小,对问题的思考尽管还不够全面,但却足够有价值,关键是她对“免做卡”的感受是最直接和最真实的。
她在看完文章后,尽管认同我的文章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马上指出我对于“免做卡”获得途径的认知和对小孩子在具体使用“免做卡”的时机判断上都有很大的错误认识。
她说,“免做卡”不是一次考试成绩好就能获得的,而是首先要在校园内有良好表现,比如帮助解决同学遇到的困难、课堂上专心听讲并积极回答出了问题,考试中获得了好的成绩等等,每次良好表现可以获得1颗“星”,用这样累积起来的10颗“星”才能最终换取一张“免做卡”。一张“免做卡”的价值不仅在量上稀有,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获得门槛较高而让小朋友一般不会轻易使用,这就使得“免做卡”本身的形式意义更大于了其所可能承载的内容。
而且,她还说:“你太小瞧我们小孩子了!我们可不是仅仅为了偷懒才去使用‘免做卡’的。”在随后听她的解释中,我基本形成了这样的理解:“免做卡”其实是让孩子获得了一次免做自己已经会做的回家作业,尤其是当这些会做的回家作业量比较大的时候,从而就节约出更多可以由孩子自己支配的时间,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读一本自己喜爱的课外书,比如“可以和妹妹玩上半个小时”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把这些节约出来的时间花在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不是用在做一遍已经会做的作业上,那是一种奖励,奖励的是一种自主权,让孩子获得更多的自由。
听着女儿的话,让我再一次感慨,对同一种现象、同一个问题,由于观察角度的不一,由此产生的理解也会发生很大的不同。而这也从另一侧面反证,孩子有时确实是可以做大人的“老师”,由于他们的单纯和天真,他们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不是我们大人可以简单去揣度和理解的。
因此,作为父母,还是要多和孩子相处、和他们交流,学会蹲下身子去用孩子的视角重新观察这个世界;要向孩子学习、更要感谢孩子,他们让父母再次拥有了近距离去触摸孩提时代单纯和天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