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狐假虎威》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根据《战国策·楚策一》进行了改写。本单元围绕“相处”这一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这些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角色个性鲜明,让学生从中感受应该如何与人相处。本课讲述的是一只狐狸如何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逃脱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故事。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低年级在阅读教学中仍然应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并遵循低段识字的特点,借用动作、形声字、字理图片、生活经验等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识字,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更多的识字方法。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以识字写字为重点目标,以互动游戏和词语表演为载体,设计了有层次的教学环节,归类写字示范指导来落实低年级语文学科素养,突破教学重难点。
一、本课亮点
(一)关于识字
1.追根溯源,字词积累中感受文化内涵。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掌握生字规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如:第一课时时我用换偏旁识字、加偏旁识字、比较识字的方法学习假、威、扯、嗓等字,进一步掌握汉字的规律,特别是形声字的特点,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2.梳理字词,培养识字能力。通过多形式识字,梳理学过的字,拓展汉字的生活空间。如学习多音字“转、闷”,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读音,再据词定音,归纳多音字的读音规律,把汉字学习与生活相联系,提高识字能力。
3.动态演示。通过对汉字溯源,可以拓展汉字的文化空间。课堂上动态演示演变过程,探究“兽、神”等字形变化,理解示字旁的意思等。在语言文字的积累和梳理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文化内涵,体会文化魅力。
(二)创设情境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与形象的独特魅力,表达自己的思考和体验。《狐假虎威》是一个寓言故事,情境性很强。课后第一题旨在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课后第二题通过描写狐狸和老虎不同表现的词引导学生表演,进一步体会角色,感受故事形象。课前谈话时带孩子走入情境,奠定本课的基调,然后以第一段引入故事,并感知全文,初步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学习课文时,通过分角色朗读,在语言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狐狸和老虎的形象,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评价必须侧重于过程性,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故事理解词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东张西望。让语言文字在使用过程中变得更加生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表演后进行思辨,深入理解狐假虎威的意义。
(3) 互文阅读,传承中华文化。
文学阅读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文学品味,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必须进行形式多样的文学阅读实践。本课根据《战国策·楚策一》的内容进行改编,因而在学生学习课文之后,把原文和课文进行互文学习,初步感受古文,进一步深化寓言,让孩子喜欢小古文,增强文化自信。
二、不足之处
在理解五个词语,把词语带到课文中去读的时候,应该先进行教师示范读课文,一是起示范作用;二是培养学生边听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发现老虎和狐狸说话的语气和声调,之后再要求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乐趣。
一次历练,一次成长。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不忘“识字”初心,字理为本,多法施教,让随文识字在教学中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