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三周,每周两节作文课,连起来上,共100分钟。评评,改改,讲讲,议议,写写,虽说不上多么科学,多么成型,但总有些心得。这些心得十分散乱,也容易丢失,一瞬即逝。于是,尝试着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雁过留痕”,微不足道的行动也着实让自己心中欢喜。
第一周:主题词,过年。
之所以选择“过年”这一主题词,是因为刚开学,师生还多多少少停留在“年”里,无论心情还是行动。还因为,寒假作业中有一项学习任务也是记录过年的点点滴滴,选择作文主题“过年”也有检查作业完成度的一种考虑。两者结合,第一周,一起写写“过年”。
“年”,每年都过,程序大致差不多,就拿“串门子拜年”来说吧,有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段子——
A:大娘过年好啊!B:好,好!嫩娘和嫩爹都好吧?快来屋!坐下啊!哈点水,吃糖!吃瓜种!A:大娘,你甭忙活,俺都将吃了啊,大娘,夜来后晌几点睡啊?B:忙活完了就不早咧,惬下木睡一沙沙就起来供养天爷爷连。A:俺大爷呢?上哪起了?B:嫩大爷出去连。嫩娘算是熬出来连,这回享福了,嫩看看,嫩弟兄们都不孬,都急好啊!这过孩是谁家来啊?我年纪大连,不认人连!…… 走了航,大娘
你仔细看看,是不是那些说了几千年的“台词”?
程序化的“年”,该怎么写,才有味道。
苦苦思索,想到了三篇文章,老舍《北京的春节》,梁实秋《过年》,斯妤《除夕》。三篇挺有特点,第一篇以时间为线索,主次分明,语言幽默;第二篇把过年的情感蕴含在事情之中,语言颇精彩;第三篇重在写除夕全家人吃团圆饭时的诸多表现,人物刻画十分独特。三篇,都有可学的点,可借鉴的点,而且三个点各有不同,各有显著特色,互文性特别强。
定好了自学的篇目。制作课件,设计一个问题,准备上课。
1.聊年,交流“年”中自己经历的故事,说说自己的感受。(孩子们聊的很欢畅)
2.读文。三篇,找找共同点和不同点。尤其是不同点,三种侧重,两种情感。同时,寻寻有意思的语言,关注以下可以模仿借鉴的语言形式。
3.简单小结,可以模仿,也可以不模仿。如果模仿,主要侧重点和表达方式,合理利用那些有意思的语言形式。不模仿,写完后带给同桌听,他们的意见很重要。
写作指导真的不用太多,因为孩子在实际写作中,并不能真正的领会其中之要旨。他们需要在一次次练习中,揣摩,体味,试错,反思,再运用,这才能逐渐内化成自己文字的骨肉和精髓。一切,慢慢来。
妥当之后,大家开始作文。45分钟,大部分同学完成,两个同学没有完成。作为各学科学习“老大难”的学生,作文对他们而言,如天书。四年级,一句话也写不清楚,别人读起来更不明白。一切,还得慢慢来。
第二天,讲评。不能拖太长时间,热乎劲过去了,什么也就没了。
讲评前,我大致翻阅了一下。重点评了两位同学的作文。“评改”作文,是块“硬骨头”,全批全改,批改三分之一,等等,有五花八门的要求,效果几乎为零,老师疲于应付,学生也不重视,红色的三言两语,“书写要工整、中心再明确、结构再清晰、语言再生动”,诸如此类,应付的了检查,却提高不了学生的能力,激发不起学生的作文热情。尤为可悲的是,它还在“嚣张”的“持续”。
张中行在《作文杂谈》一书中曾提到这样的建议,每次作文,全班重点改两三份,精细批改,重点讲评,其他孩子可以作为参照,有意识的修改。每次两三份,每次人员都不同,一个学期下来,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了老师的一次详细的面批机会,都能有或多或少的提高。老师的时间节省了下来,学生也都有一些收获。大家不妨一试。
话题有些偏。继续。
先上两幅图——
第一幅图,也就是第一篇作文,红色字一部分是我的评讲,一部分是学生改后的文字。整体看,明显是模仿梁实秋的《过年》,写自己不喜欢年及原因。就因为模仿,失去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失去了自己真正经历的“年”。总起来看,主要问题有二,一是纯碎应付之作,病句,错别字,不可谓不多,实属写作态度的问题。 开学初的作文,首先强调写作态度要端正。二是内容上的不合理。第二段最明显,小作者写自己睡觉后听到妈妈的叫声。试着想一想,睡着了,怎么又听得见叫声,何况又能分辨出是妈妈的叫声。“先入为主”,不合情理的地方不少。分析看,也许小作者表达的是“那个意思”,可写出文字后,读者一理解,却成了“那个意思”。两个“那个”完全大相径庭。
第二篇,则罗列了过年所有可能的活动,一个活动一小段,无数段,每个活动“浅尝辄止”。就拿“放鞭炮”来说,小作者只用“一语”带过。课堂上我曾问过他,这是他最感兴趣的。就是这“最感兴趣”的,到了作文里,变成了“可有可无”的文字。后来,他自己做了简单的修改。在我看来,不尽如人意,可就他自己的能力而言,只能如此。
以上两个例文,一是写作态度出问题,二是写作能力出问题。都是大问题!如何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有基本的写作素养,值得伏下身子,细细研究,默默行动。
评讲结束之后,是孩子们自己修改。修改的要求挺简单——
你觉得哪些段落需要改,换种表达。标准是让读者更清楚明白,更喜欢你的文字。
大家开始进入二十分钟的修改。
我不知道在这二十分钟里,孩子们的脑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们的整个修改思维是怎样的。这一点,我很想了解,可我不懂。唯一能展示孩子们思维方式的是他们自己的修改作品。
翻看这些不加修饰的,未作任何加工的“修改作品”,有的真令人吃惊,“修改文”变成了另一种风格,较之原文,内容上,语言上,都有了不少的提高。可,老师并没有做多少指导呀,为何在这样短的时间内,“修改文”成了另一番模样?背后的“秘密”是什么?这对我们的作文教学又有何种价值?
好了,口说无凭,来一篇学生作品吧——
小作者:宋安琪,作品:《过年》
原文:到了姨妈家,姨妈把五百元给了妹妹,两百元给了我,我喜滋滋的拿着钱,连说了三声“新年快乐”,才把这一大笔钱放起来。又走了几家走的比较近的亲朋好友,就回家吃饭去了。
修改文:说到压岁钱,我就打心底里高兴,数着新出炉的百元大钞,就忍不住的开心。都说拿压岁钱要叩头,可大人们却说,男孩拿钱要叩头,但女孩说声“谢谢”就可以了。每当看到表哥叩头,我就会甜滋滋地想:幸好我不是男孩!
原文:烟花在空中展开仿佛一只美丽的蝴蝶在夜空中飞舞,闪着五颜六色的光。炮竹在地上跳起来舞蹈。喷泉似的花在地上喷出了火花,好像一条火龙喷出了火。
修改文:“砰!砰!”夜空中开出了几朵五彩缤纷的花朵,闪烁着,与月亮,与星星,一起舞蹈,在乌黑的夜空中为人们添加色彩,就像在失落的时候,一只小精灵跑出来鼓励我们。这活泼而优雅的烟花,一个个都落进了人们的心中。
小作者:段月双,作品《过年》
原文:奶奶一共生了六个孩子,我爸是老三,我有四个爸,二个姑。每年,我们都是聚在一起的。
修改文:今年爷爷不再了,过年觉得没意思。每年,爷爷和我们坐在一起吃饭,今年老天爷从我的手里把爷爷带走了,我不想离开爷爷。我永远忘不了爷爷和我的每一件事。每年我都会和爷爷一起放鞭炮,今天却不能了。今年爸爸没给我买鞭炮,每天都是爷爷给我买鞭炮。爷爷不在了,我也不会放鞭炮了。
小作者:李梦琳,作品《过年》
原文:到了人家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叩头,叩上三下头,听见“咚咚咚”三声,老人便会从袋里拿出红包,接过红包,一下深鞠躬,说声:“谢谢您!”再坐下唠会家常,这家的年才算拜完了。一天下来,累得浑身腰酸背痛,直想躺床上歇歇。
修改文:到了人家家里,先打声招呼,然后叩头。叩头是必要的,不管什么地,都要跪下来,“咚,咚,咚”的叩三个头。老人见了,便会从口袋里拿出红包,大人一定要阻拦,一面嘴里说着:“不行,不行!”一面用力把红包推回老人手中。但,最后,常常是老人赢,孩子们总能得到如愿以偿的压岁钱。大人和老人总要坐下说会儿话,而孩子总是不耐烦地对大人说:“走吧!”大人在孩子的再三催促下,才离开。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额头通红,直想躺床上歇歇。
原文和修改文,我都在班里读给了孩子们。一听,他们便知道了哪是原文,哪是修改文,哪是他们最喜欢的。
没有多少指导,是什么促成了这三位孩子在表达上的提高?二十分钟的修改时间,到底在孩子们的脑中发生了什么?值得考虑,值得思量。
也许你会觉得他们的“修改文”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孩子们所呈现的表达结果告诉我,只要水分充足,温度适宜,土壤肥沃,空气自由,每一个孩子都能成长为言说的“天才”!
附作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