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比如:塞德西尔感觉心烦意乱,觉得自己的时间太少,而要去做的事情又太多;肖恩感觉手头拮据,有永远都还不完的账单。在现代诸多的社会问题当中,我们都能看到稀缺的存在。这些社会问题发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经济环境河政治体制中,但都逃不开稀缺范畴。
稀缺俘获大脑
稀缺会俘获大脑。就像饥饿的研究对象日思夜想食物一样,当我们经历任何一种形式的稀缺时,都会对稀缺的事物全神贯注。我们的思想会自动而强有力地转向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比如饥饿需要食物;忙碌需要时间;孤独需要陪伴。稀缺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因为拥有的太少而感到不悦,而是因为它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强行侵入我们的思想之中。
稀缺感觉的来源
实质性的限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限的存款、欠下的债务、等着完成的工作。稀缺不仅仅是实质上的约束,也是一种心态。当稀缺俘获了我们的注意力时,他就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对稀缺的感觉会萦绕在我们的大脑中挥之不去,从而影响我们所关注的事物,影响我们对选择的权衡,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并最终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
稀缺的影响
一.专注的“得”
紧迫的时间要求会令人头脑集中,迫使我们将之前积累的努力浓缩成即时产出的成果。比如所有的会议讨论一开始可能都是没有重点的,而讨论的内容也非常抽象,离题甚远,但是到会议的一半时,当人们考试担心会议的结束时间和会议进度时,就是“进程大幅跃升”的起点。再比如写作,课程作业、论文.....
专注红利
无论是有关工作还是娱乐,只要时间有限,我们都会尽量将其利用得淋漓尽致。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专注红利,也就是稀缺俘获大脑时产生的积极成果。各种类型的稀缺都会产生专注红利,而不仅仅局限于时间稀缺,比如快用完的牙膏,美味的巧克力的最后几块,假期的最后几天。
专注红利来源于我们提出的核心原理
稀缺俘获大脑。俘获这个词形象的描绘了事情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超越了我们的控制范畴。稀缺能帮助我们做成一些凭借自身力量难以做到的事情。但是佯装稀缺是很难做到的。之所以会产生“专注红利”,是因为稀缺会将自身的影响强加于我们,稀缺的影响超越了意识控制的范畴,这也是为什么迫近截止日期会使我们能义无反顾的避开干扰和诱惑的原因。
二.专注的“失”
管窥改变的是我们的决策方式,比如某天早上,你因为迫在眉睫的工作而放弃了去健身房锻炼,你可能权衡了下多去一次健身房能给你带来的利益以及完成工作的迫切需要,最后放弃了健身,但是却忽略了健身能带来的长期的收益。
专注于某一个事物就意味着我们会忽略其他事物。但同时也意味着将其他事物排除在外。所以我们可以说稀缺令人“专注”,迫使我们专注于迫近的重要事情上;也可以说稀缺导致我们有了“管窥”之见面——只能一门心思的专注管理手头的稀缺。
目标抑制是在管窥现象背后动作的机制。稀缺创造出了一个强大的目标——应对紧迫的需要,而这一目标会抑制其他的目标和想法。抑制作用限制了分心的想法,使得人能够专注于某一项事物,但同时也限制了我们本该投以关注的事物。
管窥负担
管窥负担是因没有对管窥心态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评估而产生的心智负担与不利影响。管窥的一个表现就是忽略“管子”之外的东西,另一个表现就是我们会因此做出同时处理多想任务的决定。比如开车打电话,吃早餐。管窥会令人们想要同时做几件事情,因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这是在“管子”视野之内获得的收益;而节省时间的同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则处在“管子”视野之外。
稀缺带来的带宽负担
若仅仅把稀缺现象视作压力和担忧的结果,那就是忽略了深层次的影响因素。一方面,稀缺会导致人们的认知能力下降,削弱人们的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稀缺会导致人的执行控制力下降,削弱他们控制行为和控制冲动的能力。带宽是我们计算能力、关注能力、英明决策能力、坚持计划能力和抵制诱惑能力的衡量
一.噪声VS内源性思考
哪些干扰我们、占据我们思想的事物,不一定来自外界,反而常常是我们自己产生的,而他们往往比真正的火车更能打乱我们的思绪,任何时候,一个快速的动作或者突发的声音都能将我们的注意力从正在做的事情上吸引过来。大脑处于休息状态时,默认网络会将我们的思想从正在做的事情上拉走,而我们根本意识不到。“神游”名副其实,即在意识的控制之外,我们的心神会四处游走。稀缺会直接减少带宽——不是减少某人与生俱来的带宽容量,而是减少其当下能用得上的容量。
认知能力
它是我们解决问题、获得信息、进行逻辑推理等能力背后的心理学机制。认知能力最突出的就是“流体智力”,即在进行抽象思维和推理时候,在无需特定学习或体验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执行控制力
其作用存在于我们管理自身认知能力的过程中,包括计划、关注、发起并抑制行为和控制冲动等。
一些实验举例证明带宽负担影响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
二.稀缺VS压力和焦虑
稀缺的体验一定是有压力的。但是压力不太可能是诸多行为的主要驱因素。有些与带宽负担相关的现象,与稀缺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如长期压力会对人造成不同的影响,而稀缺的效应是即时的。若将所有这些现象视作压力和焦虑的结果,就会忽略深层次的原因。带宽负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研究结果,它根源于与专注红利或塑造选择的管窥之间相同的核心机制。仅将关注点放在压力上,就会忽略这些深层次的联系。
稀缺不仅仅会令我们入不敷出,不知如何分配资源,而且还会让我们在生活的其它方面手足无措。稀缺会使人变笨,变得冲动。我们不得不在流体智力和执行控制力被减弱的情况下,依靠更为有限的脑力去勉强度日。
三.装箱、余闲和权衡式思维
稀缺会改变我们花每一分钱、度过每一个小时、吃掉每一分食物的方式。稀缺会给我们一个不同的结果,装出一个内容不一样的行李箱:大行李箱总是装的随心所欲,还剩下不少空间,小行李箱却总是装得十分谨慎,慢慢当当。
权衡式思维
它是由稀缺引发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稀缺状态下,因为所有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俘获了我们的大脑,以至于我们开始对之念念不忘,开始产生决策难题。比如当你吃食物的时候你会考虑价钱、热量价码、健康价码、对之后进食的影响....同时可支配金钱和物品大小存在联系
余闲
我们在拥有很大空间,不存在稀缺心态时的产物,也是我们在资源丰富时进行资源管理的特定方式。但他不是我们刻意预留的空间,而是因为“装箱”时空间充裕而产生的“副产品”。比如在我们工作顺利、收入稳定的时,并不会仔细到1元钱都计较的份上;选择度假产品时只要在心里价位左右就不会去考虑银行存款。这种心态就是“充裕”的一个特点,而余闲便是其结果。
四.借用
借用:当人们面临资源稀缺时,就会通过借用相应的时间或金钱来应对突发事件。之所以去借用,是因为我们有了管窥心态。而当我们借用时,就是给自己的将来挖下了更深的坑。也就是说,今天的稀缺将造就明天更大的稀缺。
处于稀缺状态下的人,不仅现在有这样的体验,一般之后也会持续生活于这一体验中。但人们还是会窥探他们当下的稀缺,就算你知道下个月会饿肚子,这种认识也不会像今天饿肚子的现状这样让你全神贯注。即刻到期的账单摆在你眼前,会激发你的危机感,但两个月之后到期的账单则完全不会引起你的重视。明天的稀缺注定不会像今天的稀缺一样俘获你的注意力。
当今天的资源,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能在当下为你带来比未来更大的利益时,借用就是行得通的做法。而当我们有了管窥之见时,借用就会超越得失均衡的限度。当面临稀缺状况时,我们的借用,从长期来看通常是不合理的。
借用与管窥心态
借用不过是管窥心态所引发的后果而已。
现时偏见
我们会将未来的利益作为代价,过高的估计即刻的利益。这就是为什么坚持储蓄、去健身房锻炼、提早报税存在难度的原因。
联系重要性和紧迫度四象限
繁忙的人会将时间用在即紧急又重要的事物上,这就是在截止日期前埋头赶工的意思。当我们为了紧急而重要的事物辛勤工作时,工作成效就会突飞猛进。这就是专注红利。然而另一方面,他们容易忽略哪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会等到所有紧急事务都处理完毕后才会做这些事情。就算现在做这些事情能为今后带来很大的好处,人们也常常不愿意在现在就付出这些努力。
上面都是有关时间的借用,其他方面比如金钱同理。
五.短视
管窥心态最基本的含义: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当然,研究也显示,规划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问题,而稀缺则令这一问题变得更为严峻。从当下脱离出来向前看,你需要具备宽广的视野和一定的认知资源。你需要考虑下个月到期的账单、其他可能的收入来源和有可能接手的新任务,所有这些都需要你的认知能力拥有一定的余闲。当大脑专注于当下的稀缺时,向前看的能力就很有可能因管窥负担的存在而丧失。
稀缺问题会给当下的我们带来压力。明天,我们可能依然贫穷(无论时间上还是金钱上),但那时明天的问题,可以留到明天再去解决。俘获我们的稀缺,就存在于当下,它所产生的管窥负担,令我们带着短视的眼光做人做事。
六.稀缺陷阱
如何发挥作用?
如果长时间地经历这种“最后关头”,我们就会一直处在所谓的“杂耍”状态,也就是持续从一项紧要任务转移到另一项紧要任务的状态中。杂耍是管窥的必然结果。当有了管窥心态时,我们就只能局部地、暂时地解决问题。我们可能会在当下尽己所能,但到头来却会出现新的问题,我们只能在最后关头接住球,然后再抛入空中。
落后一步和杂耍这两个特征清晰地定义了稀缺陷阱。生活在稀缺陷阱中你拥有的就会比实际的少。这种生活总是需要我们紧赶慢赶,在每个球就要落下的刹那开始应对,结果就在匆忙间织出了一张乱七八糟的补丁图。
所有这些问题大部分都是我们处于稀缺状态下所采取的行动的后果,而这就引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我们为什一直不断重复这样低效的资源管理方式。
为什么陷入其中?
首先需要逃离陷阱制定计划,但是在稀缺心态的控制之下,我们很难集中精力去做到这一点。做计划需要退后一步审视自己的生活,而杂耍却让我们始终注意当下;其次对未来进行计划需要带宽,而稀缺则是带宽的沉重负担;雪上加霜的是杂耍和稀缺陷阱形成了由各类责任拼凑而成的凌乱的补丁图。从中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最后就算制订了计划我们真正执行起来还是会有难度。
所以逃离稀缺陷阱需要的不是偶尔表现出来的警觉,而是持续、永恒的警觉——一种在任何时间里都能抵御所有诱惑的能力。
稀缺陷阱的根源
稀缺陷阱会让人们产生一种错觉:只要再多一点资源,救能逃脱这个恶性循环。但其实任何一点小小的不稳定因素都会威胁到生存于稀缺陷阱边缘的人,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余闲去吸收这些不稳定因素,只能任其影响自己的生活。不是说一次性给予大量的资源就能解决问题,重要的是建立缓冲机制确保每次越到稀缺都能有足够的资源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