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顿瑜
今天我们演讲的主题是清净,在演讲之前,我想先请问大家一个问题,您认为我们这个世间什么最清净?您首先一定会想到水,对不对?您会说水很澄澈所以显得清净。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说有慈悲心和智慧的人都是喜欢山水的。水为什么能得仁人智士的青睐和独爱呢?因为他的清凉,除人热恼;因为他的清澈,涤人尘虑;因为他的清柔,怡人身心;因为他的清淡,宛如知己。所以老子曰:上善若水!
所谓净者,静也。清静跟寂静应该有相当的联系吧!水因澄静而令他更显神韵。作为一个佛弟子,我们所谓的修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不正是要孕育这份如水一般不共世间的寂静和调柔吗?我们因该以戒和威仪的清净,来绽放我们定慧的法身光芒。那么,戒,到底是戒心还是戒境呢?一行禅师日记中有一段话非常经典,他说:如果我们内心充满贪嗔痴烦恼,即使你到了极乐世界,你忍心在彼佛国度清净庄严的金地上,留下浊恶不堪的脚印吗?这是值得我们念佛人乃至四众弟子,所应深思的一个课题。佛陀告诉我们,色心是不二、没有差别的,意思是说心跟境界是相辅相成的,佛法的清净证相,慈悲及智慧、尊贵与庄严是要靠我们清净的身口意来表现的。在《净行品》《律藏》《入菩萨行论》等诸多经律中佛陀强调了戒和威仪的重要,也给我们制定了作为佛弟子行住坐卧的威仪和轨则。依之修行,久之,自然烦恼寂灭,尘劳冰消,诸根调柔,道业自成。古代禅师说得好,道在哪里,道在日常生活的穿衣吃饭睡觉当中。如今这个所谓科技昌隆,物欲横流、思想飘浮的时代,佛法在急于应付时代需求、与时俱进的同时,对于我们是否能够坚持戒的根本,维护佛法清净的幢相,似乎是一个极强大的考验。佛陀临涅盤时再三垂训:毗尼住世,则正法久住;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之所住处,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又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儒家也讲本立则道生啊!
佛陀时代,有位马胜比丘,持戒精严,威仪第一。常能以威仪摄化众生。当时的舎利弗尊者,在没出家之前,就已经通达了当时全印度的一切世间学问,以智慧第一自诩,自认为天下无人能及。一天经过王舎城,看到马胜比丘,从远处走来,他举止安庠、威仪端庄,就被他这种寂静调柔的威仪震撼了,心想,我学了这么多学问,这么庄严的法,竟然一无所知,于是就上前请益:我见你威仪寂静,诸根调柔,能以清净自娱,所学之法一定超出一般,您是追随哪位老师学习的呢?马胜比丘回答道:我这只是平常的威仪,我师大沙门,释迦牟尼佛,智慧广大, 威仪寂静,诸根调柔,一千个太阳合集起来恐怕都比不上我师长功德庄严的万分之一。随后就为他方便宣说了世尊的教义,带他参见了释迦牟尼佛,最终为释迦世尊所度化,成为释迦牟尼佛座下真正智慧第一的弟子。释尊在《华严经》中告诉我们,如说修行是真供养。您难道说这不是在住持佛法、弘扬佛法么?
据说狮子之乳只能用琉璃器去盛装。你如果把它倒在瓦器、或者玻璃器上,这个器皿就会马上爆裂。世间之物性相感尚且如此。作为佛子,倘若我们内无戒以养法身,外无威仪以摄众,悭贪嗔恚盈心,愚痴嫉妒满腹,汲汲于名利,追逐于声色,身心不调柔,则道器不成。佛法清净庄严尊贵稀有的功德法乳,怎么可能出生并安住于这样烦恼深重,浊恶不堪心性当中呢?作为四众弟子,我们承担的是在家、出家菩萨的重任,既然已经发起了菩提心,要修六度万行,以四摄法饶益众生,在我们心的相续当中,缺少一份如水一般清净调柔的心性,可以吗?所以我们在急于将佛法迎合时代的同时,是否更应注重从自身建设的根本开始呢?
作为我们年轻一代的佛子(佛弟子),曾经发下了负荷佛法,承载众生的心愿。我们既然已经有了这样极其清净最为伟大的初发心,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依奉世尊清净的教法,说清净语,守清净心,行清净行,用我们的行动将佛法正觉平等,清净庄严、慈悲喜舍、寂静安隐,智慧解脱等芬芳,宛如香风甘露般散洒到四方,让五浊恶世的每一个角落,开遍清净怡人,超胜广大,微妙庄严的圣妙宝莲華。此即《法华经》所谓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行如来事。如此方不辜佛恩,不负己灵。是男儿就应当有这个气魄,大丈夫就理应有这份承担,不是吗?
古代有一位读书人在一个阳光明媚春晨去寻访一位隐居的高僧,见他茅舎周围开着异香芬馥的兰花,一条竹子劈开做成的曲折的水笕引来山谷深处的清泉,便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样一个诗句,现在借以奉献供养给大家:“怀若竹虚流曲水,气同兰静临春风”。是说我们的胸怀要像竹子一样,空掉自己的心结,不管多山路多曲折,路途多遥远,都能将清泉法水自在无碍地引到我们心田当中,此即古人所谓的,引水种清莲;我们的道德品格,如果能像兰花这般馨幽静雅,就能临沐着柔和的春风,将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五分法身的妙香吹溢到四方,你既怡悦了他人,也怡悦了自己。
倘若真能做到这一点,大家一定会赞叹你是世间第一清净的人,释迦牟尼佛,一定会给你摩顶授记说:善哉!佛子,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我的佛法将来由你大兴于世。老子见了,一定伸出大拇指赞道:奇哉,奇哉!稀有,稀有!真乃世间“上善若水”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