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缘起
在2016年之前,我绝对不会看此类厨房菜谱类书籍。那时的我自认为“厨房里的烟火气”与我之间隔着10个精斗云。但自从上了年纪,尤其是搬到了湖边这等世外桃源后,生活饮食不得不依靠自家的三尺小灶台后,从被迫到主动,我渐渐地喜欢上了做饭。虽然依旧还是入门级水平,但有天当我对家里的大厨(我小姨)说出,“其实食物本来的味道其实挺好的。”这句话时,我自己都被自己惊到了。我觉得已经初步开窍,有望将“做饭”上升为一种“美学”。
前段时间在读台湾作家詹宏志《旅行与读书》的时候,詹先生推荐了太太王宣一写的《国宴与家宴》。这本书到来的时间刚好契合了我发展一下“饮食美学”的心声。买回来后,薄薄一本小书,读起来很有味道。除了阅读时脑补做菜的场景和频繁吞咽口水以及对江浙菜的想念外,更大的收获在于让我对做饭,对请客,对生活的仪式感有了新的认识。
3-4年前,一个大V公众号发了一篇有关“仪式感”的推文,引起大众对这个词的高度关注,至此这个词就开始高频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自己日常的对话中也常常会用。看完这本书,我却“颠覆”了:「生活真不需要仪式感」。因为我们常常看到的仪式感,是点个蜡烛,倒上红酒,吃个牛排。
书中描写的在日常的饮食中,母亲和一家人所倾注的用心巧思,强烈引起了我的共鸣。于是用只言片语写写我所看到和理解的宴客哲学和美学,也算另一种对仪式感的解读吧。
认真请客
请客,最开始是“所得重分配”的社群精神的体现。经济上“过得去”的人有义务要请经济上较艰难的亲友,但后来原始的救济形式却慢慢演变成了一种双向的“礼尚往来”。你的努力真诚带来另一个真诚努力的“回报”。平日我们相互请客,联络感情,危难时刻这就变成了一个相互接济的“社会安全体系”了。
“认真请客”其实是向宾客与朋友传递一个讯息:我真心真情,尽我所有与所能,希望你得到一个美好的对待,回家也津津乐道,不会轻易忘怀。宴客的成功关键,并不是依赖有高贵食材、罕见佳酿(有当然更好),而是主人奔走之热忱与投注之心力。比如,在菜式中,如何体现对宾客的关注。客人的兴趣与阅历是什么?他们对这个请客有什么期待?在上菜顺序、器皿摆盘、搭配酒款等方面如何体现等等。
为了认真请客,学习一切从原料做起,尽量不用现成食材或半成品。将宴客变成一场一场的惊奇之旅,不只对客人,对主人来说,也是一种学习与摸索的旅程。
这样认真对待食材、认真做菜、认真请客的态度,才是真正的仪式感。
类似的,在父辈这一代的生活里,其实很多生活细节就是仪式感。比如每到节令或者特殊纪念日,就会有些特殊的安排。拿我们家的情况来看,记忆中的一件小事,放到现在来看,就是满满的仪式感:每个月必须要换一次家具的摆放。
小时候,基本上每个月爸爸就会把家里的家具调整一下摆放。有的是从一个房间挪到另一个房间,有的是从房间的东面挪到房间的北面。后来长大了,要参与帮助搬家具了,多少觉得有点累,就问老爸,为啥老要搬家具。老爸说,“搬搬家具,打扫一下,最重要的是这一搬,是不是感觉住新家了?”这个观点我认同,确实每回搬完,对家又有了新鲜感。(我喜爱新鲜感的性格是不是与这个有很大关系呢?)在经济实力不足的那个年代,这个举动也是一种对生活和家的热爱吧。精心过日子的人,日常就有仪式感。
不要为了创造仪式感而生活。如果我们每天认真吃饭睡觉,认真工作,真诚对待自己和他人,日常生活的点滴就是一个个生活仪式。认真的态度和劲头就是真正的仪式感。
所以,认真的生活真不需要仪式感。
P.S. 我最想尝试书中的一道菜是:红烧牛肉和蹄筋,但真的好需要心思和时间呀。放入今年的心愿清单,一定要尝试一下。
2019年7月7日于湖畔听语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