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叫纯粹的爱情?要下一个定义,我们才能回答剩下多少的问题。
从古今中外对爱情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定义,这里就不一一剖析了(因为各人理解不同)。就我的认识和理解可以用一首诗来概括“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抛开主观和客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更偏向于这样的观点,“爱情三角理论”。三角理论就是说明其实爱情里面含括着三种成分:
第一个成分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激情,在年青的阶段,刚刚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对异性的渴望和对身体接触的欲望,这是荷尔蒙决定的。
第二个成分就是我们所讲的亲密,也就是既是没有了对性的渴求,你还是希望跟对方能多一些交流和沟通,坐在一起看看电视,一起手牵手散步,一起买菜做钣,彼此有一些分享,享受彼此亲密无间的感觉。
第三个成分就是很重要的成分,就是一个承诺,我愿不愿意对这段感情忠诚,我有没有和对方白头偕老,共同面对种种困难的决心。
我们来看一下,第一种成分说白了,就是荷尔蒙激发的一种本能现象,所谓血气方刚,血气十足,对未知世界都充满好奇和探索,包括对异性的思想、身体(生理构造)等等。第二种成分更多的是对情感的一种需求,人是群居动物,各种喜怒哀乐总希望对人倾诉,总希望有人倾听。第三种成分所说的承诺就是你深思熟虑以后的一个主动的理性选择,我选择要不要跟这个人风雨同舟的走下去。
经过这样的论述得出了这样的论点,第一种激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消退的,特别是人到中年剩下的激情就不多了(这恐怕就是目前许多家庭离婚率比较高的原因之一吧,容易被外面世界的各种激情所诱惑)。但是亲密和承诺是不会随着时间而消退,甚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会上升的两种状态。
所以,在你的婚姻生活过程中,是激情消失而亲密和承诺加深还是激情没有了,而亲密和承诺也动摇了。如果是后者,那么可以这样肯定的说,恭喜你,你中枪了,你的爱情剩下已经不多了。
理解了什么是爱情的好处在于:我们不会简单的把爱情等同于激情,也不会因为有一个新鲜的异性吸引自己对他(她)产生冲动,然后对自己说“哇,我又遇到爱情了”。爱情其实是比激情复杂的多,广泛的多。
在这个上了床也不一定有结果的年代,劈腿出轨的成本越来越低,人心越来越浮躁。
一纸婚书,海誓山盟,听起来像是莫大的讽刺。
爷爷105岁,奶奶100岁,他们在读大学时认识并结为夫妇。结婚80年来,一直相濡以沫。
奶奶已经丧失大部分语言能力,只能说Hello(你好),爷爷对着床榻上的她深情地说:“我爱了你80年,好长。”
这世上有三种东西无法掩饰:咳嗽、贫穷与爱。
若故事从头,我爱你依旧。
你在身边,你就是世界;
你不在身边,整个世界都是你。
老伴信心满满地对奶奶说:“不要担心,有我呢!”
幸福就是,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恰好都在。
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我如此爱你,我怎能忘记。
“好久没见老伴了,我想再看她一眼”。
当两张病床挨在一起的时候,两个人深情对望,手也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老人颤抖地对老伴说:
“老太婆,这辈子没法再照顾你了,
你一个人要好好的…”
叫一声老婆容易,叫一声老太婆太难。
今生牵了你的手,来世还要跟你走。
老爷爷深爱着妻子,63年婚姻,从未跟她分开过。
妻子在世时,两个人经常光顾这家餐厅。
如今阴阳两隔,老爷爷也没有停止对亡妻的思念。
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她的照片带在身边。
“我爱你,宝贝,真希望你能跟我一起回家。”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你走了,但爱还在。
真正细水长流的爱情,从来不会高调地出现在网络热搜上。
它是坚守是承诺,是数十年如一日的默契与深情。
岁月如梭两鬓风,流年胭脂眉间红。 再捋青丝浓雪染,不悔经年此相逢。
老一辈人的爱情很简单,没有车子房子作保,没有钻石鲜花铺垫,但牵了手就是一辈子。
或许当我们人到暮年,才会真正懂得:
怦然心动只是刹那惊艳,柴米油盐、一蔬一饭,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愿无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内心,无问东西。
祝福所有有情人和老去的父母安康吉祥,也包括我的父母。
由此我感悟出这样一个信念:
“我宁愿为一生纯粹的爱情而哭泣,不会为失落的婚姻而惋惜“
——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