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八月十三日,皇后及王公以下上表,上尊号为应天神龙皇帝,改玄武门为神武门,玄武楼为制胜楼。宗楚客又率百官上表请愿,加皇后尊号为顺天翊圣皇后。皇上全都批准。
12、
当初,右台大夫苏珦调查太子李重俊党羽,囚犯中有口供牵涉到相王李旦的,苏珦秘密为之申理,皇上于是不再过问。自此安乐公主及兵部尚书宗楚客日夜密谋陷害相王,指使侍御史冉祖雍等诬奏相王及太平公主,说“与李重俊通谋,请逮捕下狱。”皇上召吏部侍郎兼御史中丞萧至忠,让他调查。萧至忠哭泣说:“陛下富有四海,还不能容下一弟一妹,而使人罗织陷害吗!相王当初为皇嗣,坚决向则天皇后请辞,把天下让给陛下,为此绝食数日,这是全天下人都知道的。陛下为什么因为冉祖雍一句话,就怀疑他呢!”皇上对弟妹一向友爱,于是将此事搁置。
右补阙、浚仪人吴兢听闻冉祖雍之谋,上疏,认为:‘自文明年以来(武则天夺权之年)以来,唐王朝的命脉,就像一条线一样,勉强维持没有断绝,陛下龙兴之后,寻访皇族血脉,把他们从深山老林、天涯海角都要找回来,接到皇宫,亲自接见分封。何况相王是一母同胎的至亲,天地间再没有第二个人,而贼臣日夜连谋,想要陷害而置他于死地;祸乱之根,将由此而始。只要授给他权力,就算是血缘疏远,也举足轻重;而一旦夺走他的权势,就算是血脉至亲,也轻如鸿毛。自古委信异姓,猜忌骨肉,以至覆国亡家的,已经多少人了!何况皇家枝叶,已经所剩无几,陛下登基还没多久,而一个儿子以弄兵受诛(太子李重俊),一个儿子有罪流放远方(李重福,见公元705年记载),就剩下一个弟弟朝夕侍奉左右,尺布斗粟之讥,不可不慎,《青蝇》之诗,也可畏也!”
相王一向宽厚恭谨,恬静好让,所以经过武则天和韦皇后之世,竟然也能幸免于难。
华杉曰:
尺布斗粟之讥,出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一尺布,一斗谷子,形容数量很少,以此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青蝇》,是《诗经》中的一首诗。劝戒当政者做恺悌君子而别听信谗言:
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13、
当初,右仆射、中书令魏元忠以武三思擅权,经常愤恨郁闷。等到太子李重俊起兵,在永安门遇到魏元忠的儿子、太仆少卿魏升,胁迫他跟随自己,太子死,魏升也为乱兵所杀。魏元忠扬言说:“元凶(指武三思)已死,就算把我扔进大鼎里烹死,又有什么关系!只可惜太子陨没而已!”皇上因为他有功,并且为高宗、武后所重,所以放过他,不问罪。兵部尚书宗楚客、太府卿纪处讷等一起作证指控魏元忠,说他“与太子通谋,请夷灭三族。”皇上不许。魏元忠惧怕,上表请求解除官爵,仅保留散官身份回家。八月二十一日,皇上手诏批准解除仆射职务,以特进、齐公身份退休,仍在每月初一、十五入宫朝见。
14、
九月二日(原文为丁卯,根据柏杨考证修改),任命以吏部侍郎萧至忠为黄门侍郎,兵部尚书宗楚客为左卫将军,兼太府卿纪处讷为太府卿,并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于惟谦罢为国子祭酒。
15、
九月五日,赦天下,改年号为景龙。
16、
宗楚客等举荐擢升右卫郎将姚廷筠为御史中丞,指使他上奏弹劾魏元忠,认为:“侯君集是社稷元勋,等他谋反,太宗向群臣乞求留他一命而不得,竟流涕将他斩首。其后房遗爱、薛万彻、齐王李祐等为逆,虽然都是皇亲国戚,也依法处决。魏元忠论功勋不如侯君集,论身份又不是皇亲,与李多祚等谋反,儿子加入逆徒行列,应该满门抄斩。但有朋党饰辞营救,以惑圣听,陛下仁恩,也想替他掩盖罪行。臣之所以犯龙鳞、忤圣意,正因为此事关系着宗庙社稷。”皇上颇为认同。魏元忠因此被关押,之后贬为渠州司马。
宗楚客令给事中冉祖雍奏言:“魏元忠既犯大逆,不应该再到渠州做官。”杨再思、李峤也附和赞同。皇上对杨再思等人说:“魏元忠为国家效力多年,朕特别宽容他,制命已行,岂能一改再改!处置轻重,权力由朕掌握。卿等频频上奏,很不合朕的心意!”杨再思等惶惧拜谢。
监察御史袁守一再次上表弹劾魏元忠说:“李重俊是陛下之子,尚且依照国法加刑;魏元忠非勋非戚,怎能独漏严刑!”九月九日,又贬魏元忠为务川(在贵州省)县尉。
不久,宗楚客又令袁守一奏言:“当年则天皇后在三阳宫身体不适,狄仁杰奏请陛下监国,魏元忠密奏说不可,这是魏元忠怀逆日久,请加严诛!”皇上对杨再思等人说:“在朕看来,人臣事主,必在一心;岂有主上一点小病,就请太子知事!这是狄仁杰要树立自己的私恩,并不能看出魏元忠有什么过失。袁守一想要借一件旧事来陷害魏元忠,这样可以吗!”宗楚客于是停止。
魏元忠走到涪陵,去世。
华杉曰:
难得李显这么有主见,姚廷筠的奏章,非常雄辩有力,但是李显还是把魏元忠保护下来。袁守一翻旧账,李显也一眼洞穿。李显软弱,但是善良,借他的权力贪赃枉法,比较容易;要借他的刀杀人,就比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