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卫军
我以为,作文教学应该是一个真实而完整的过程性活动。真实,是指作文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符合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要符合作文教学的一般规律;真实还强调作文的教与学要我们师生扎扎实实去“真做”,杜绝作文教学的虚假现象。完整,是指作文教学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必须一同参与写作活动的全程。事实上,目前的作文教学是两个半拉子工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是脱节的,似乎教师的任务就是命题和批阅,学生的任务就是写作。过程性,是强调作文教学是这一完整活动,既要关注其起点,也要关注其终点,更要重视中间的这一“过程”。这样的过程,是看得见的教的过程,也是看得见的学的过程。宏观地说,教师要树立作文教学的完整的课程意识,从计划的制订、内容的选择,到实施的推进、评价的构建,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江苏省特级教师作文教学研讨活动,是以常态化的作文教学为研讨起点的,所呈现的三节课带有鲜明的“常态特质”。用常态课作为写作课堂研究的范本,更有其针对性,更能帮助一线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其反思和审议自身的日常教学。
问题一:好作文是老师教出来的吗?
这一问题背后的潜台词是,作文不可教。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这样的论调似乎找到了铁一般的论据。作文真不可教吗?我以为,不可教只是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上不作为的一种托词罢了。沈健老师“追求选材的‘新’境界”,潘晓露老师指导学生“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这样家常味很浓厚的课,告诉我们作文不仅可教,而且大有可为。
我们班级的常态是怎样的呢?大多数班级的学生作文能力呈“两头尖”的情形:有这么几个总是很优秀,我以为不仅不需要你教,反而更需要你去欣赏的;有那么一些是压根儿就不会写,不具备基本的文字表达能力;剩下的呢,会写,但写得不够好。这样,我们的着力点就在帮助那些会写,写得不够好的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让那些不会写的学生,逐步会写,写得像个作文,能完整表达。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文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作家;我们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知识,通过训练帮助他们形成一定的写作能力,养成一定的写作习惯。
从班级常态构成的角度去把握,《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基本任务中哪些是可教的,哪些是不可教的。比如说,潘晓露老师关于景物特征的描写这一课题,写景的基本方法、写景的基本顺序等是可以让学生找到一些规律的,在规律的指导下去尝试,去训练,有很明显的、看得见的效果。沈健老师更多的是从技法的角度和学生一起探讨新的路径,通过梳理,把那些似是而非,看似模糊的选材求新的方法变得可感可行了。
从学生作文的现实去分析,学生日常作文中所暴露的问题也许具有特殊性,但是我们通过梳理,解决个别的特殊问题带有普遍的意义。在梳理中,我们可以形成有教学价值的话题,构成作文教学的专题。
问题二:这样的表达是这一堂课老师教出来的吗?
像大多数作文公开课一样,在潘晓露老师上课结束后,很多老师心生疑惑,学生如此精彩的表达是这一堂课老师教出来的吗?客观地说,学生这样的表达不全是这一课的作用使然,倘若认为就是这一课的作用的话,那自然也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一般教学规律的。认为完全与这一课无关的人,显然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潘老师围绕“景中有物、景中有序、景中有情”的序列,展开教学,尤其是从词到句到段的训练中,学生写景的轨迹得以显性化了,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学生的写作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很显然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原有的学习积累、阅读积累,把已经积累下来的遣词造句的经验活化活用到课堂的片段写作中,小组合作完成,生生之间相互启发,智慧共享,达成了表达的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