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忘了自己为什么杠上写作,又是从何时开始喜欢文学与文化相关的内容,如果真要追溯那么一些些的缘分的话,所能记起的,大概是因为偶像的力量吧。
小时候从乡下转到市区附小上学,班主任是语文老师,每每见她皆姿态优雅博文广志,板书流畅而顿挫宜当。曾经有一次出去博物馆参观,跟在她后面,闻着她身上淡淡的香气,便恍恍惚惚地想,将来要像她一样。我的这个执念就是当时种下的一颗小小种子,在时光的琢磨中,缓慢生长着。
关于诗经,初中有接触过,但仅限于几篇著名的诗篇,如关雎、桃夭、蒹葭等,引用的多,见得多,自然也就熟识起来。那时候也没什么零花钱,屯书癖把经典古籍的蓝皮本一本一本慢慢买回来,诸如《吕氏春秋》《易经》《金刚经》都收了,但都没仔细看,那时候一本也就三块多,只有原文+翻译,并不详细,没悟性还真是读不出太多味道。
《诗经》也包括在其中,然而读得多,忘得也多,特别是近来记性极差。当年读她的时候,带有一些心气的躁在其中,除了有名的几篇,很多我都认为特别没意思,甚至可以说无聊,怎么会花文笔去写这些呢。
《硕鼠》便是当时我觉得特别无聊的一篇。一个人好端端在家跟老鼠说上话,让它不要再偷吃粮食,也能成篇章,还一咏三叹,仿佛话唠,抱怨甚多,不知所云。而且因为只有翻译,古老的文言很多作为助词语气词的句子,有时也一知半解,读音也不甚了了。那时候读,大概也是存着一种炫耀的小九九,老师同学都会夸才女耶,捂脸。
高中时候,流行安意如的书,通过对古诗词的深入解读,敷衍出有情节,有血肉感情的文章,而且词句细腻优美,一不小心就叩动了少男少女的心思。虽然后来她涉嫌抄袭,但在带动古风创作,古诗词解读这方面,我觉得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大多数人还是很喜欢读故事的,青春期的就特别爱唯美悲伤的。然而现在想来,安意如对这些的解读是掺杂了很多个人的臆想在其中的,为了迎合情节,可能并不是其本来面目,属于过度解读的,不可当考究的古诗词著作来看。她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认识到诗词的鲜活,结合个人情感体验,或许会是一番不同的天地。
上周收到《流沙河说诗经》,一开始看不上它的封面,总觉得诗经是美的,就应该配上美丽的插图,结果是棕色黄色交织,更偏向暗色系。不过后来读了书中的内容,却也觉得挺相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