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中,给《逝去的武林》做了超简单的不算介绍的介绍…… Orz
以及,书中提到的,为人处事的道理。
而这一期,就给出另外一部分,教学篇。
如果说上一期,摘录的是师父对徒弟人品的要求;
那这一期,摘录的就是师父对徒弟学习态度的要求。
上一期用了「人品与拳法是相辅相成的」来做开篇;
而这一期,就用一个小情节来做开篇好了:
尚云祥在拜李存义为师的时候,李存义问:「学,很容易,一会儿就学会了,能练下去就难了,你能练下去吗?」
教学篇
• 李存义论拳中人品:
夫习拳艺者,对己者十之七八,对人者,仅十之二三耳。拳艺之道,深无止境。得其浅者,一人敌;得其深者,何尝不万人敌耶!习拳固宜虚心、谦谨,非多年历练所熟复而无间断,未足以致极境。能致极境者,一由于虚习,一由于恒心,设辄作辄止,安能望其深造耶!
• 师徒间要坦诚相见,当倾心相授时,却还抱着「偷学点什么」的心态,这种人是不堪传授的,否则有了武功将做不可收拾的事,反而是害了他。
• 得师父的东西容易,自己有东西就难了。
• 尚师总是要求徒弟多读书,说文化人学拳快,一个练武的要比一个书生还文质彬彬,才是真练武的。古书里的上将军,多是一副书生样。练武的也一样,一天到晚只知剑拔弩张,练不出上乘功夫。因为拳谱上许多意会的东西,文人一看便懂,武人反而难了。
• 尚云祥注重实际,不为古传歌诀所约束。其实古传歌诀是怎么来的?也不是先有歌诀,而是根据实际来的。学拳之悟,不是悟古歌诀,也不是悟老师的口诀,而是借着歌诀、口诀,有了契机,悟出产生歌诀的东西。
把握住了根本,自己编两句口诀又算什么难事,大海中溅起点水花而已。所以尚云祥说,能创拳的人才是能练出来的人——这不是玩笑话。
• 旧时候学武,总是讲拳的多,说功的少。学到拳的是学生,学到功的是徒弟。
• 有的时候师徒感情太好了,也不行。规矩越大越能教出徒弟来,人跟人关系一密切,就缺乏一教一学的那种刺激性了。拳不是讲的,要靠刺激,少了这份敏感,就什么都教不出来。
所谓「练武半辈子,一句话教给徒弟」,并没有一句固定的话,指不定哪句话刺激到他,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就是禅吧?
• 学武还是要重身教,也正因为重身教,所以有些行为与禅相似。
禅宗有「话头」,就是突然一句话把人整个思维打乱,就开悟了。这个「话头」从书上看,没有用,得真人对真人地冲突。尚式形意也就这种「给句话」,这句话本身可能有意义,可能没意义,就是为了刺激。
• 武术这东西是很系统的,就算你是一下悟进去的,还是要一点点练出来。否则只知有一,不知有二,只抬脚不迈步,是不行的。
• 要珍惜时光,真正练进拳头里去。得点智慧,人生就有了改观。
• 找师父就是找个人把自己脑子化了。化不了脑子,干着急,这辈子等于白练了。练武的多,化脑子的少。化脑子的人里,得甜头的多,化完的少之又少。
• 传拳不传意。技术可以传授,经验没法传授,顶多能感染一下。
• 李仲轩老师回忆当年学艺,对于尚云祥「要练功,不要练拳」的话印象深刻。尚云祥嘱咐他:「你要学会在脑子里练拳,得闲时稍一比画,功夫就上身了。」
• 我第一次见薛颠,一见他的状态,就知道是个跟尚师一样的人,一天到晚身上走着拳意。他轻易不说话,一说就是大实话。
比如他送我一对护手钢构做见面礼,见我很喜欢,就说:「使双沟的窦尔敦也就是在戏台上厉害,能赢人的是剑棍刀枪,这东西没用。」我觉得特逗,哪有这么送人东西的?
但只有这种人才能练到武功的极处。
• 学武得整个地学,练功夫的时候,一个动作,什么都练在里头,比武的时候也要整个地比,什么都带着,管它用的是崩拳还是劈拳,一出手就是整个形意拳——这是练武人最终必须达到的。
• 不能自悟自修,只会跟着师父,今天听个好东西,明天听个好东西,好东西是听不完的,这样没出路。大部分佛经都是阿难写的,他跟着释迦牟尼,今天听个好东西,明天听个好东西,结果释迦一涅槃,释迦的徒弟里,只有他一个人没有成就。孔子夸他一个徒弟能举一反三,不是夸夸就完。「举一反三」是学会一个东西的唯一方法。
好啦~
《逝去的武林》这一期算是完全结束了。
但值得说的是,我认为这本书是「不同人看了会有不同触动」的书。它不像001期中写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全书枯燥,但提炼出来摘要,就能即插即用。
《逝去的武林》一书中,故事、历史、武术以及武术家精神是融为一体的,个人觉得只有在看全书的时候,整个体验才是最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