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打心眼儿里喜欢孩子。不知是女人天性使然,还是我的内心本就不成熟,心里始终住着一个孩子。
记得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特别喜欢抱邻居家的孩子。那时在磷肥厂大杂院住,邻里之间经常串门,关系处得非常好,像个大家庭。院子西南角小李叔叔家刚搬来没几天,我就和姐姐天天往他家跑,因为他家有个刚出生几个月的小婴儿。我喜欢看她娇小柔弱的样子,细细的手指蜷缩着,小小的脚丫还没我的手掌大,睡着的时候小嘴巴还咂吧几下。真真的是个会动会哭会闹的洋娃娃。
妈妈说,女孩儿家天生喜欢孩子,学着抱孩子,是为以后当母亲做准备的。这话是有道理的。女孩儿的基因中可能有着先天的善良,温柔,友爱,悲悯,奉献,有耐心等特质,这正是做母亲所需要的。
我后来想,之所以喜欢孩子,除了女孩儿的天性使然,再就是那时家庭拮据,物质匮乏,根本没有自己的玩具。不比现在的小女孩,哪个没有熊仔玩偶和十套八套芭比娃娃?那时的我就把别人家的小婴儿当成自己的玩偶,一有空就去摸她,逗她,抱她,以满足作为女孩子在儿童时期做母亲的欲望吧。
后来,慢慢长大,上了学。还是喜欢孩子。舅舅家的表妹小我8岁,经常在我家住,我最喜欢给她梳头了。她那头稀稀拉拉的黄毛,被我折腾来折腾去。抓个冲天髻,不行,拆了;换个双马尾,还不行;又辫一头小辫子,终于把她折腾烦了,哭着不让我再摸她的头。表妹在那时更是充当了我的洋娃娃。
后来工作了。由于当时初进单位年龄最小,同事们的孩子都愿意跟我玩儿,天天跟在我屁股后面,追着我喊“小秦姨”,吵着要我给他们讲故事,跟他们做游戏。我成了“孩子王”。我哄他们玩儿的密诀就是“折纸青蛙”,很简单的手工,折好画上眼睛,对着青蛙屁股短促有力地吹气“噗~噗~噗~”,纸青蛙会“扑、扑、扑”地跳,直蹦到地上,惹得孩子们惊羡不已。这几乎成了我的拿手戏,也是我取得孩子信任的“不二法宝”。直到现在,我还常常拿出来哄孩子们玩,乐此不疲,很奏效。
那时,单位隔壁幼儿园正招老师。牛姐家儿子亮亮对他妈妈说,小秦姨咋不去幼儿园当老师?在他眼里,我就是个幼儿园老师吧。二十多年过去了,同事的孩子们早就成大了,有的还做了父母,有了自己的孩子。可他们见到我还是很亲热,还是亲切地喊“小秦姨”,一直没有把我忘记。
再后来,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更是母爱泛滥。除了在生活上对孩子细致入微地照顾,还坚持写育儿日记,记录儿子成长的点滴。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放低自己的心态,放下做家长的架子,用孩子的视角看待事物;学会了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和孩子做朋友。
平日工作繁忙,单位离家又远,每天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很短。但孩子的童年却从未缺少我的陪伴。晚上下班回来,我从没看过一眼电视,而是陪他写作业,读书,听他讲奥特曼,陪他上演一场拯救地球的大战;周末,我们去公园,一起打羽毛球、放风筝,一起探讨为什么花儿会五颜六色,冬天为什么会下雪;或者在家像模像样地来一场辩论会,说说是知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辩辩乖孩子是不是好孩子,正方反方各持观点,激烈争辩;过年了,我们一块儿策划家庭迎春晚会,拟定节目单,制作道具,做一个盲人贴鼻子的游戏,比赛谁的成语接不上来……一块儿傻疯一块傻乐。
我和儿子,是母子,又是朋友。我们互相陪伴,共同成长,共同度过美好时光。
如今,我又有了一个新朋友——李小妮。妮儿是我表妹家的孩子,刚三岁,是个小能豆儿。每次来我家玩,第一个开口喊的,就是我这个舅妈。我若不在家,她会伸着小脑袋四处寻找,嘴里还不停地问:“舅妈呢?舅妈去哪儿了?”看见我,便欢天喜地地扑过来,拉着我的手兴奋地说:“舅妈,咱们玩儿游戏吧?”我们每次都会玩儿得不亦乐乎。捉迷藏,画画,讲故事,扮演故事角色,花样繁多,充满乐趣。玩儿石头剪子布,谁输了刮谁鼻子,她还不懂玩儿的策略,小小心儿里却明白输赢的规则,每次我故意输给她,她就会高兴得蹦起来,认认真真地刮我鼻子。我成了她不折不扣的小伙伴。我也真切地感受到她对我的信任和依赖。
我真的打心眼儿喜欢孩子。喜欢看孩子瞳孔流露出的那种单纯,那种天真,那种无邪;喜欢和孩子沉浸在纯真的世界里,这片世界没有欺诈,没有谎言,没有险恶,这是一片精神的净土,纯净得像高原的湖水,像晶莹剔透的冰花,像山涧奔流的清溪,像一碧无云的蓝天。倘佯在孩子们的世界,让我不曾泯灭那颗童心,不曾丢失那份童真,不曾忘记那个童年。孩子的笑脸,像花儿一样绽放,开在我的心里,让我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本真。
愿我心中永远住着一个孩子。